• 我的订阅
  • 财经

夯实中国经济复苏基础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6-27 05: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专家谈宏观政策如何发力——

夯实中国经济复苏基础

本报记者 熊 丽

2023年中国经济即将走过“上半程”。随着前期各项政策措施发力显效,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延续恢复态势,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市场对宏观政策加码的预期升温。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波动与前景?下阶段宏观政策发力的方向、节奏、力度应怎样把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怎样表现?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3年中期论坛上,多位经济学家交流了看法。

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消费和服务业增速大幅反弹,逆转了去年四季度的加速下滑态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表示,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性力量支撑和低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同程度缓解,呈现出触底反弹的特征。

论坛发布报告认为,经历3年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需要3个阶段。一是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阶段,以供给和需求各方面实现恢复性增长为主要特征;二是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以企业利润、居民就业、财政收入全面改善为主要特征;三是常态化扩展阶段,以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重归潜在增速为主要特征。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认为,应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复苏态势的基本面,无论是从一季度还是四五月份的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运行还是处在复苏向好的状态。餐饮、住宿、零售、旅游、文化娱乐等聚集性、流动性消费迅速反弹,实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服务业的较快增长拉动了生产的增长。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外汇储备四大宏观指标总体稳定,粮食安全得到保证,能源实现稳价保供,从生产投资看,产业链、供应链保持了稳定和韧性。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经济复苏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出现一些指标的微调和预期波动是一种常态,对于当下一些指标的回调不宜过度解读,中国经济依然在复苏进程中。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的产出缺口有望在下半年进一步缩小,就业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居民收入和企业绩效有望逐步改善,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逐步修复,带动信心和预期的改善。”刘晓光认为,也要看到,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向扩张性增长的转变,中国经济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需要在改善微观基础、市场预期、运行模式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

恢复基础尚不稳固

尽管经济呈现恢复态势,专家认为,恢复基础尚不稳固,经济恢复不平衡,尤其是微观层面,生产经营仍面临一定困难。

刘晓光表示,当前宏观经济的回暖向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的传导、向企业绩效状况的传导、向市场信心的传导还存在明显的时滞和阻碍,2023年上半年呈现出典型的“宏观热、微观冷”的特征。

经济恢复不平衡的现象需要高度重视。宁吉喆表示,在消费领域里,住房、家电等大宗消费的恢复滞后于聚集性、接触性、流动性的消费,投资的恢复滞后于消费,民间投资的恢复又不及大项目的恢复,工业的恢复不及服务业。

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0.6%,企业应收账款、企业产成品库存持续增长,企业成本上升。宁吉喆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坚持宏观调控的方向、明确宏观调控的重点、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恢复,促进经济增长回到正常区间。要将解决经济恢复不平衡的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比如,进一步促进消费特别是恢复大宗消费;对民间投资、民营企业的方针政策要尽快落地;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重要位置。

精准施策推动回升向好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宁吉喆表示,要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在节奏把握上,出台宏观政策宜早不宜迟。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提醒,要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来谋划宏观政策的配置格局。宏观政策配置要做成本效益分析,宏观政策成本的天花板和红线是“安全”,不能危及或触发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要坚持力求精准。

刘元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与以往的周期性复苏有着本质性差别,如果采用传统的逆周期调整方式,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简单应对,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内生动力不扎实等问题可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需要有一个短期和中期兼顾的方法。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中国经济处在发展阶段转换长周期和疫情影响短周期叠加的状态,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泛在新动能的出现。短期政策可能成本加大、边际效应降低,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获得泛在新动能,保持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解读中国经济的当下与未来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年,面临国内外的诸多挑战,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韧性,这一趋势不仅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可见,更在一系列引领性图书中得以深刻体现。今年一
2023-12-29 09:44:00
思特奇“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11月12日,中国电信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期间,思特奇“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生态”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思特奇副总裁王昱出席本次发布会并演讲,分享了思特奇近年来在数字经
2023-11-15 12:37: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主线无比清晰,那就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前进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高质量发展,既
2022-12-18 16:21:00
业界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讨会2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举行。本次会议吸引来自中国经济金融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会,共同探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6月22日,世界金融论坛2024青岛峰会暨20
2024-06-23 09:14:00
...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目标等成为韩国媒体关注焦点。韩国多位专家指出,中国经济恢复将为全球经
2024-03-12 10:20:00
数据赋能实体经济 多国人士期待与中国在数字贸易领域加强合作
...合作,推动国际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多国人士: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动能强劲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与会多国人士表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动能强劲,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期待与
2023-11-24 15:17:00
...府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事实证明,中国经济优势多、潜能大,将从科技、产业等多方面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持续释
2025-02-23 22:27:00
(经济观察)中国基建“下半场”:要“硬”和“快”,更要“新”和“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刘亮)随着中国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除了“硬”和“快”,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场”亦要注重“新”和“软”。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
2023-07-05 21:52:00
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点:CPI低通胀、PPI通缩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特点:CPI低通胀、PPI通缩近期,最受中国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是通货紧缩问题。当然,按标准定义,中国可能并没有进入通货紧缩阶段,但一系列数据已然表明,中国至
2023-07-21 22:1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小红书获得支付牌照
近日,支付机构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均退出,新增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股东
2025-11-06 13:48:00
国投电力增资至约80.04亿元
近日,国投电力(600886)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74.54亿元增至约80.04亿元,增幅约7%。企查查信息显示
2025-11-06 13:48:00
中国太保、中际旭创等新设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出资额15亿
近日,国泰海通中际旭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昆山)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
2025-11-06 09:48:00
荣耀成立智慧科技开发新公司
近日,深圳荣耀智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荣耀
2025-11-06 09:48:00
阿尔特等在芜湖成立动力科技新公司
近日,芜湖阿尔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6.7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阿
2025-11-06 09:48:00
太钢矿山事业部 实行集约管理 全面扭亏为盈
11月5日从太钢获悉,太钢矿山事业部紧紧抓住经营重难点及扭亏单元实行集约管理。9月份,其亏损单元太钢鑫磊公司石灰氧化钙优质比例较8月份提升了65%
2025-11-06 07:11:00
浙江秋假研学团又火了,企查查:现存研学旅游相关企业1.52万家
据央视财经报道,浙江多地11月新增中小学“秋假”,围绕秋假,浙江各地旅行社推出“秋游”短线产品。其中研学类线路尤为火爆
2025-11-05 14:12:00
姜凌波:若市场缩量持续则可能出现阶段回调
周二,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震荡过后均走弱下行。午后两市延续回落,市场风险偏好收窄,尾盘虽然出现反弹但总体幅度不大。截至收盘
2025-11-05 14:31:00
宠物也能做针灸了,企查查:宠物医疗相关企业存量超2万家
宠物也能做针灸了。据媒体报道,随着国内宠物行业的繁荣,“中兽医”正悄然回归大众视野。尤其是针灸疗法,正凭借其在临床中的独特优势
2025-11-05 15:36:00
矿井进风井安全出口堵塞,中国华冶科工集团被罚3.9万元
据信用河北官网,近日,因矿井中进风井安全出口被物料堵塞不畅通,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冶科工集团”)被承德市应急管理局罚款3
2025-11-05 16:20:00
海垦集团注册资本增至约152.89亿
近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88亿人民币增至约152.89亿人民币,增幅约73.73%
2025-11-05 17:00:00
伯特利等成立驱动科技公司,含智能机器人业务
近日,芜湖伯特利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伯特利(603
2025-11-05 17:00:00
贵州习酒成立供应链新公司
近日,贵州习酒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强,经营范围含农作物种子经营、酒类经营、食品销售、豆及薯类销售、谷物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
2025-11-05 17:00:00
惊了!ST中迪连续13个“一字”板
ST中迪(000609)股价继续高歌猛进。今日,近期A股“连板王”ST中迪再次收获涨停,拿下“十四连板”,其中连续13个是“一字”板
2025-11-05 17:02:00
牧原集团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绿色升级
大河网讯 11月2日,主题为“行稳聚共识 经验同分享 创新谋发展”的2025生猪产业发展大会在广东省召开,来自政府部门
2025-11-05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