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深入感悟革命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8月8日,山东农业大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征途少年说”社会实践队赴山东聊城,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红色主题研学活动。师生们先后参访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聊城革命烈士纪念堂及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在革命热土上接受精神洗礼。
在庄严肃穆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实践队员在讲解员引领下,凝视着反映孔繁森“两次进藏、十载艰辛”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尤其是那张他在风雪中慰问藏民的照片,令在场所有人动容。当被纪念馆工作人员问及参访感受时,队员李华李美婷动情地说:“孔繁森书记从繁华都市扎根雪域高原的无悔抉择,让我真正理解了何为‘人民公仆’。他用生命诠释的奉献精神,是我们青年一代必须扛起的时代担当。” 这番肺腑之言,道出了队员们共同的心声。
随后,师生们来到聊城革命烈士纪念堂。在镌刻着无数英烈姓名的纪念墙前,气氛凝重。那些为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面庞,许多牺牲时不过二十上下,其青春之壮烈令队员们深受震撼。当解说员讲述无名烈士长眠于此的故事时,实践队员自发列队肃立,集体默哀,向不朽忠魂致以崇高敬意。
在范筑先烈士纪念馆,这位聊城保卫战中“誓死不渡黄河南”、与聊城共存亡的抗日英雄事迹,让队员们感受到齐鲁大地上不屈的脊梁。馆内陈列的范筑先将军亲笔书信、抗战遗物,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中“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的铮铮铁骨。范将军殉国前那句“良心抗战,良心救国”的呐喊,穿越时空,在队员们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此次“三下乡”红色研学,实践队员们不仅将书本上的历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坐标,更在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谱系中汲取了丰厚滋养。正如队长张晓菲在活动总结中所言:“英烈的血从未冷却,它在我们身上奔流。我们追寻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坐标——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奋力跑好属于我们这一棒!”(张晓菲)
责任编辑:李 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