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晋祠《华严石经》经柱之一(晋祠博物馆藏)
在晋祠博物馆浮屠院展厅内,矗立着百余通刻石,这就是始刻于唐代武周时期的晋祠《华严石经》。
此《华严经》由武则天主持翻译并亲自作序,于武周证圣元年(695)至武周圣历二年(699),在神都洛阳由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等译成。武周圣历三年(700)至长安四年(704)在北都晋阳(今山西太原)镌刻完成。原石经共160石,现存130余石,大部分呈方柱形,少数为五棱、六棱、八棱柱形,文字顺时针刻于石柱各面,亦有少数石柱顶部刻字。原藏于风峪沟风洞之内,1940年移入晋祠保存。
《大方广佛华严经》通称《华严经》,为大乘佛教经典,被誉为“万经之宗”“诸经之王”。《华严经》先后有三种汉译本。一是东晋时期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卷本《华严经》,也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二是武周时期实叉难陀主译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又称《新译华严》或《八十华严》;三是唐代般若所译四十卷本《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或《四十华严》。目前《华严经》保存有多种版本的刻本,而以石经形式保存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在全国仅存晋祠一例。
《华严经》于武周圣历二年(699)译毕,即在武则天故乡开始镌刻上石。几乎同时,太原西南20里处的天龙山上,开凿了天龙山第9窟摩崖造像。上层为高7.75米的弥勒坐像,下层是以十一面观音立像为主尊,文殊、普贤胁侍的西方三士像。开窟造型以弥勒崇拜为主,符合武则天宣称其授命于佛陀,为弥勒降生“现女身为自在主”的说法。
一经一佛几乎同时在古城太原镌刻,是否由武则天亲自组织并不重要,即使是地方官员或民间发起,也是为表达对武则天的敬仰与效忠。
晋祠《华严石经》大量使用字径约2厘米的小楷书刻石,少量题识部分使用隶书刻石。一些碑刻中楷、隶并存,或行、楷并用,在通篇楷书中参以隶、魏笔意,体现了唐代书法形成初期的过渡痕迹。在书写和镌刻过程中,不论文字的多寡,每卷经文都被巧妙地满镌于大小、尺寸各不相同的两块石料之上,文字书写或稀疏或细密,每块刻石均安排合理且匠心独运。
晋祠《华严石经》前五卷的内容中,使用“武周新字”共14字。“武周新字”也被称为“则天文字”,是指武则天时期(武后时期和武周时期)创制的汉字的总称,一般认为共有18字,包括最初由宗秦客献给武则天的十二字和后来陆续颁行的六字。
武则天(624-705),并州文水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从唐显庆五年(660)武则天代高宗执政起,至唐神龙元年(705)唐中宗李显复位,武则天前后执政达45年之久。执政期间,政治上知人善任,号称“君子满朝”;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促进农业发展、人口增长;文化上发展“科举制度”,开创科举“殿试”和“武举”。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武周之治”。
晋祠《华严石经》体量庞大,保存基本完整,始刻于武周时期,是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实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石经保持了初译时的面貌,刊刻时间均早于现行的刻本,是校勘后世大藏经版本的重要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版本价值;石经所载译经人员32人,职司名称10种,是盛唐时期译场的最直接反映,是研究唐代佛教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石经中的华严字母,是研究我国古代音韵学的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晋祠《华严石经》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是初唐、武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象征和重要物证,也是中国众多石经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