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我市举办第三次公益性海葬
10位逝者魂归大海
本报讯 (记者 周芸 通讯员 江瀚洋) 伴随着汽笛长鸣,轮船驶向大海深处。3月27日上午,在舟山海域,衢州的10位逝者(开化县6位,柯城区3位,龙游县1位)在此与海风做伴,枕浪长眠。
当天上午8点30分,19位逝者家属在沈家门码头举行了庄重的送别仪式,领取菊花花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登船。8点45分,“新天恒”号殡葬专用船驶出码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船程,10点05分,轮船停在莲花洋海域,这里是舟山海葬的定点海域,也见证了无数场告别。家属们依次来到甲板上,用绿丝带系住可降解的莲花造型的骨灰罐,缓缓放入海中,连同鲜花花瓣一起撒向大海。
龙游县第一例报名海葬的逝者是一位不到两周岁的孩子。母亲钟女士一说起儿子就红了眼眶,眼泪不断地涌出。
当天,钟女士和丈夫一起来送别他们的儿子。儿子是早产儿,身子弱,又遇到疫情染了病,去年10月不幸夭折。儿子去世时,他们商量决定将孩子生态葬。得知今年有海葬,觉得是生态葬中最有意义的,夫妻二人便报了名。
他们将骨灰罐放入海中,含着泪水向大海喊:“孩子,我们不会忘记你。有风有海的地方,爸爸妈妈就会想起你。”
这次参加集体海葬的家属中有一位是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她叫徐静,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徐静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安了家,在北京生活20多年,平时很少回衢州。
父母生前,徐静和他们聊过,父母对“身后事”并不看重。母亲去世时,按照她的遗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去年67岁的父亲去世后,徐静帮父亲选择了海葬。她觉得海葬环保,以后祭奠就在心里,或者到海边看看。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那样,“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自2021年以来,我市共有23位逝者选择海葬。今年是我市举办的第三次公益性海葬。其中,2021年衢州有2位逝者在舟山市普陀区莲花洋海域海葬。2023年衢州共有11位逝者在台州一江山岛海域海葬。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绿色殡葬,积极推广海葬、树葬、抛撒葬等多样化生态安葬模式。全市各地均出台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对实施骨灰撒散的,每例一次性奖励两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0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