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村魂”留住乡村的“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3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农村报

“村魂”留住乡村的“根”

“村魂”留住乡村的“根”

“村魂”留住乡村的“根”

本报记者 张恒 文/图

4月18日,记者走进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樊家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美丽的村道,独具特色的村文化馆和村史馆,错落有致的庭院风光,一幅村净、景美、人和、清新自然的“乡村振兴宜居图”呈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樊家村以产业富村,以人才活村,以文化兴村,以生态美村,以组织强村的先进做法成功入选我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先后被评为2023年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西安市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等。

1 纾困

4月18日一大早,王端婷就到村里的花卉大棚除草。今年68岁的她与老伴在家,儿子一家在外打工。

“家里就我们两个人,我在村上打工不耽误给老伴做饭。”正在大棚里除草的王端婷告诉记者,“在这一天工资70元,让我挣个零花钱补贴家用。”

与王端婷一样,正在打包鲜花的村民穆瑞马也受益于村上的花卉产业。今年60岁的他常年在村上务工,一年下来能挣3万多元。“在村里上班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而且活还比较轻松。”对于这份工作,穆瑞马很满意。

“我们村种植非洲菊,一年种植三年收益;种植向日葵花,从种植到采摘周期是两个多月,一株向日葵花好点的可以卖到八九元,最低也是两元以上。”穆瑞马说,“村上有了产业,对我这种外出打工很难找到活的来说,真的很重要,我现在不出远门也有活干,有钱赚,这就够了。”

“产业富村,村里立足资源禀赋,建成花卉大棚70座,建成樱桃大棚5座,形成生产、包装、销售一体产业示范园;建成10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一座,可带动村民就近就业65人,务工群众每月增收约2000元。进一步完善了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了村民就业有产业,挣钱不出村的夙愿。”樊家村驻村第一书记畅鹏飞介绍,村上还积极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种植大棚樱桃,养牛养猪,同时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开展康养项目建设,以解决村里及周边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与此同时,在乡村建设工作过程中,樊家村着重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修建污水处理站、更换饮水管网、更换智能水表490户,实现缴费一卡式的智慧水务系统。并建成5个主题广场,实现了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垃圾治理全覆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务工机会以村中脱贫户为先,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村960名困难户,10名五保户,24名低保户无一例返贫。

2 崇文

樊家村崇尚文化,推崇文明。在樊家村村史馆,老旧农器具、老家具、老照片等老物件,实物陈列,图文并茂,承载了全村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樊家村历任村干部及历届优秀的学子150余名、名人堂里名人事迹、善行义举榜等就像一面镜子,引导着村里的年轻人努力上进。

村史馆面积不大,但展示的都是人们曾经生活的印迹,诉说着樊家村历史的变迁。这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村史馆,留住浓浓乡愁。

“村史馆里的老物件,都是村民积极捐献的。”驻村干部王云说,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村史馆和文化墙、主题广场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不仅丰富村民文化知识,还提高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

走进樊家村精神文明馆,“最美樊家人”展示栏格外醒目,“好媳妇”“美丽庭院户”“星级文明户”等依次排开。他们当中,有人无怨无悔精心照料瘫痪老伴,有人不离不弃照顾患病丈夫十余载,而作为星级文明户的贺娟玲则是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家肯定。

在村文化广场遇见贺娟玲,她告诉记者:“5年前,公公意外去世,婆婆一时接受不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需要人贴心照料。我和老公年轻时在外打工,一直是婆婆帮我看孩子,现在她有需要,我得善待她。把婆婆照顾好,老公在外打工也就踏实。”

贺娟玲口碑好,勤劳热情又乐于助人,村上考虑到她独自一人照料婆婆不容易,让她给驻村干部做饭,给她一些补助。对此,她心怀感激,既照顾了婆婆,还能有点收入。

“你看,我们村子里里外外亮堂堂,人与人之间也都和和气气,谁都不想成为文明的破坏者。”贺娟玲说,村干部带领大家奔好日子,而且在方方面面都很公平,这让村民也很信服。

如今,随着“最美樊家人”的评选,村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好党员”“好婆婆”“好丈夫”……文明风尚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樊家村的每一个角落。

3 兼修

樊家村党支部书记杨养儒是土生土长的樊家村人,他曾经在外打拼,积累了一点经济实力,就想回村。回村后,杨养儒先是担任村上小组组长,2011年被大家推选为村主任,之后,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杨养儒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得先让村民有钱赚,生活有奔头。同时要用一些措施凝聚人心,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我们在发展产业让群众增收的同时,利用村中‘小喇叭’宣传国家政策和村规民约,每天三个时间段准时播放。现在,村民已经习惯天天有‘小喇叭’相伴。”杨养儒说,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村里每年重阳节都会隆重举办活动。去年,村上还特意请城里厨师给老人做饭,让老人看着歌舞吃大“席”。

“公心、公信力、经济实力,三者缺一不可。”杨养儒表示,樊家村坚持村级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事务公开议事、民主决策,健全完善樊家村《村规民约》,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创建表彰等系列活动,积极弘扬“荷和”文化,用好“枫桥+乡约”治理模式,“文明乡风”成为樊家村一道亮丽风景。

“文明能够影响文明。每年重阳节的活动,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那些远在异地的老人也都会在儿女的陪同下回村参加。”杨养儒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村上采取了“最美樊家人”评选、“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礼品等措施,村上的风气渐渐被各类先进带动和影响。村子发展好了,环境优美,乡风文明,更多在外打拼的村民返乡的意愿愈发强烈。

“乡村既要‘颜值’也要‘内涵’。目前,樊家村依托一朵朵非洲菊,形成集花卉观赏、樱桃采摘、插花体验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新产业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花卉种植面积,建造冬棚。同时,一如既往开展各类活动,让村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越来越有主人翁思想。”杨养儒说。

故乡就是自己的根,村魂在,乡思乡愁就有角落寄托。山水田园,诗意的栖居,人间最美是当下。春日的樊家村,“花经济”铺就致富路,大棚里非洲菊花开正艳,向日葵花长势良好,孕育着勃勃生机与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树文明新风 展乡村新貌
...环境的热情高涨。战家村村民讲堂只是普兰店区着力打造乡村新风貌的缩影。普兰店区委书记周振雷表示,近年来,普兰店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
2024-03-23 06:20:00
青神县推进村史馆建设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化介绍以及一件件承载记忆的老物件,呈现了一部鲜活的乡村发展史和乡村文化演进史。村民李丹在参观时表示,有了村史馆,村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祖辈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一部村
2024-04-21 07:15:00
...安日报提环境“颜值” 优人文“内涵”长安区共绘和美乡村画卷长安区南依秦岭、北接市区,山、川、塬、河皆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长安乡村的写照。如今的长安,正在上下一心、
2023-11-04 03:28:00
盐池县东风村:蹚出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东风”路径
...机械动作,记录着与这片土地的每次“互动”,更见证着乡村新的变化。近年来,东风村党支部深入实施“富民、强基、赋能、塑形、铸魂”五大行动,积极探索“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2023-11-04 10:24:00
这里的乡村有“颜”又有“料”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这里的乡村有“颜”又有“料”陕西省“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示范创建工作培训会在长安区举行四皓村的认养田园。(记者 高乐 摄)诗意与乡村碰撞、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大动能
2023-08-03 04:09:00
本文转自:陇东报镇原县乡村文化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通讯员 王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镇原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地
2023-08-13 01:46:00
温增堂:呕心沥血著村志 两鬓霜华绽光辉
...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历程的再现,延续着一个地方的乡村文脉,留存着其历史、温度和风骨。村志的历史和文化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在村志编写中,温增堂还把虎头村在外大学生和100多名
2024-01-08 07:40:00
安徽省政协委员赵飞:推动乡村建立“村史馆”留住美好乡愁
...设村史馆既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在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大乡村地区应当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着力打造一批以传统文
2024-01-23 12:02:00
一串“大赛” 赛出文明新风
...和20多名姐妹来到村活动中心,换上演出服装,排演为“乡村春晚”精心准备的最新舞蹈。欢快的音乐声响起,舞蹈队员们全心投入,每个动作都力求完美。“今年春晚线上看,节目不精彩没人看
2022-12-29 04:1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