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09: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起南唐后主李煜,很多人都认为他的词作是从被俘北上之后才得到了升华,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等等都是他北上之后所作的词,读之让人潸然泪下。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但其实,李煜的词并非只有亡国之后才有水平,南唐国破之前,李煜的词作同样让人读之感伤,比如本篇文章要欣赏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赵匡胤称帝后,宋朝一度崛起成中原地带最强大的国家,五代十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小国纷纷纳贡以求太平,南唐也不例外。

开宝四年秋天,后主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一直对南唐虎视眈眈的宋朝被扣留在汴京,未能归家。

开宝七年,李煜上书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李煜与李丛善感情很好,弟弟被扣留后,李煜非常想念他,因而作下《清平乐》一首表达相思之情。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春天已到,所谓“最是一年春好处”,在这百花齐放的日子,本该轻松愉快,可李煜的目之所及都是悲伤,这里是他与弟弟生活的地方,每一处都充满了与弟弟一同生活的回忆,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想起弟弟。

尤其是那纷纷扬扬落下的梅花,就像鹅毛大雪一样无穷无尽,落得遍地都是,落在身上拂之不去,就像萦绕心头的愁丝,怎么也剪不断。

“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交代了时间,又利用久立花下所见的景致表达了离愁满怀的情绪,是暗含着时间长的意味,想表达一种“离别已经这么久了,可你依旧没有回来”的烦乱。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那是为什么而愁呢?因为鸿雁没有带来思念之人的消息。弟弟,北上已经三年的时间了,三年里局势瞬息万变,越来越强大,南唐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

当此之时,自己又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面对弟弟北上未归之事?请求是不被允许的,亦是没有办法诉诸武力的,各种事情堆积到一块,好似一团乱麻一样淤积在心里,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能做的好像只有一边烦躁一边等待。

这一片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对情感的奠基,将景物与感情融合的天衣无缝,以落花的纷扬暗指内心的烦乱。

写完了景物就该写情感了,所以下片是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烦乱的情绪的解释。

古时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汉朝时,苏武被困匈奴,匈奴人谎称苏武已死不肯将他放回,汉朝使臣知道苏武未死,便称苏武将自己的遭遇系在大雁腿上带回了汉朝,最终成功将苏武救回。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所以“大雁”代表的就是消息,可雁来音信全无,大雁已经南飞,但却没有带来任何关于弟弟的消息,李煜不知道弟弟现在处境如何,兄弟二人无法相见,只能祈求在梦里再与弟弟相聚。

可是汴京距离金陵太远了,就连弟弟已经回家的梦都没做过。

路遥归梦难成,见不到弟弟也救不了弟弟,李煜痛苦又无力,在生机盎然的春天也感觉不到温暖,是有无边无际的哀愁萦绕着他。

他来回踱着步,思念越来越重,离恨越积越深,就像那遍地滋生的春草一样蔓延在各地各处,春天摆脱不了生长旺盛的春草,李煜也摆脱不了思念。

更行更远还生,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思念比作春天的草木,密密麻麻,无穷无尽、有增无减的感觉,将抽象的思念具象化,让人一读就能切实地感受到他的哀愁有多浓,进而感受到他与弟弟的感情有多深。

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思念之情的千古绝唱

这首词堪称千古绝唱,催人泪下。以通俗易懂的手法将离恨渲染得十分到位,这是李煜擅长的白描,用十分自然的手法,用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通俗易懂的同时又表达得十分透彻,将李煜的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煜的词读起来总是悲伤的,这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在那样一个动荡年代,面对比南唐强盛无数倍的大宋,他无能为力,作为国主,他保护不了自己的弟弟,只能偷偷地思念,再将这份思念诉诸笔墨,可悲,可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也有写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等,写景抒情,融成一片。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使他词的
2023-03-08 21:52:00
李煜登基与南唐的命运
...煜?在一个暮春时节,李煜提笔写下了表达思念之情的《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金
2023-10-03 12:28:00
李煜: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千古绝唱《虞美人》背后的悲欢离合
前言李煜的才情与文学造诣达到了巅峰,他的一首诗竟然被誉为整首都是名句。这让人不禁疑惑,难道如此杰出的文学作品,却遭到了宋太宗的不待见?宋太宗看完李煜的诗却说不能让他活着,这是何等
2024-01-19 19:15:00
李煜的八首经典词作,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就是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重要原因。2、最思念的词《清平乐》李煜〔五代〕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
2023-11-09 07:51:00
南唐后主李煜一生有什么成就
...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
2024-07-05 15:04:00
北宋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可以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说起南唐后主李煜,人们的本能反应是这是一个不务正业,软弱无能的皇帝,多少年来一直作为历史上的负面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李煜政治军事上
2023-10-15 16:07:00
...欢快的生活之外,李煜还写了一些关于沉重的哀愁,像《清平乐·别来春半》,这首诗句描写的就是怀念其弟弟李从善,因为出使宋朝而被囚禁在宋朝,李煜十分担心弟弟的处境便写下了这首词。亡
2024-06-08 08:58:00
李煜十首经典词,其中一首被称为“宋初婉约词开山之作”
提到词,李煜可以称得上词坛中绕不开的话题,他并未出生在诗词高度繁荣的唐宋,而是在政权林立的五代十国时期,他被史学界称为“南唐后主”,他也被文学届称为“千古词帝”,后人对他的评价用
2023-05-12 08:10:00
李后主的词和他的一生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李煜画像。 图片来源图网络丁运明南唐后主李煜,年轻时作为公子王孙,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文章说他寻花问柳、荒淫无度,这其实是基于他的失败人生而下的结论。作为一国
2024-05-08 08: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