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三体》作者刘慈欣两年前的一段公开言论最近又刷屏了,他表示,人工智能会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陷阱。如果人类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丧失开拓精神和文明活力,最终可能被人工智能消灭。
AI是否会让人类社会慢慢失去创造活力?AI到底是不是所谓的“陷阱”?在经济学者盘和林看来,刘慈欣说的有道理,但不全对。他表示,AI是陷阱这个结论基于一个假设,即人类所有的创造行为都是被生活所迫,是被逼出来的。这种思想有一定道理,比如竞争的确带来创新,但这个道理也不是绝对正确。
其一,舒适的环境下会不会诞生更好的创意。随着AI的发展,人类不需要再为温饱发愁,有更多时间去参与创意和创新,教育体系也会随着人类工作重点的变化而变化。他举例,如果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那么人类的绘画风格会更加多元化。“而这种创造性的东西是AI无法给予的,舒适环境未必就不能诞生创新。”
其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是多元化的,AI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欲望需求,所以,欲望作为创新驱动力永远存在,不是消亡,而是会以新的形态出现。
“我不认为AI会是什么陷阱。”盘和林表示,在当下,AI仅仅是模仿人类,AI还没有聪明到替代人类的程度,在未来,即便AI真能够替代人类现有工作,人类也会诞生出很多新的工作。“未来,当我们不需要为粮食和物质发愁,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我们真正想要实现的理想。哪怕没有理想,做一条咸鱼也没什么不好。”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郑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7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