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汉末年,三大阵营中,以曹操阵营的人才最多,文臣武将应有尽有,而曹操的武将中有两大家族式武将,一是夏侯家,一是曹家。曹操本姓夏侯,与夏侯惇、夏侯渊是堂兄弟,而曹操与曹洪,曹仁有共同的曾祖父曹节,因此曹操麾下也聚集了很多亲戚将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曹操麾下的那些曹姓将领与曹操是什么关系。
1、曹仁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县人,出生于东汉灵帝永康元年(168年),曹操的从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仁私下集结了上千青年,投奔了曹操,被任命为别部司马。投奔曹操后,曹仁常常担任先锋,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
赤壁之战后,曹仁被留下来镇守江陵,抵御东吴周瑜的进攻,最终惨败,弃城而走。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仁跟随曹操参加了渭南之战,击败了马超。襄樊之战,曹仁率部抵挡住了关羽的进攻,最终在徐晃等人的支援下击退关羽。
曹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魏王爵位和丞相之职,曹仁被拜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加食邑两千户。
黄初二年(221年),曹仁被拜为大将军、大司马,执掌军事大权。黄初四年(223年),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惨败于吴将朱桓,郁郁而终,时年56岁,谥号忠,配享曹操庙庭。
2、曹洪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县人,曹操从弟,初平元年(190年),曹操率兵讨伐董卓时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期间惊慌落马而董卓的部队追的又紧,曹洪见状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曹操,并对曹操说道:“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您啊”。而后步行跟随曹操到汴水便找到一只船回到谯郡。
此后,曹洪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因功升任扬武中郎将。建安元年(196年),曹洪奉命率军西迎汉献帝,迁都到许昌后被授为谏议大夫。官渡之战时曹洪被留下来守卫大本营。汉中之战时,曹洪率部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
曹洪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即位后,曹洪被封为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增加食邑一千户,位特进,后又徙封为都阳侯。
曹洪虽然位居高位且家境富裕,但是为人却十分吝啬,当年曹丕曾向他借钱,但是曹洪却不借给他,曹丕对此事也是耿耿于怀。黄初七年(226年),曹洪门客犯法,曹丕借此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决定将其处死,群臣劝谏,曹丕也没有改主意。最终在卞太后的干预下把曹洪贬为庶人。
曹叡继位后,曹洪被拜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太和四年(232年),曹洪逝世,被追谥为恭侯。
3、曹纯
曹纯,字子和,沛国谯县人,曹纯从弟,大司马曹仁的弟弟。中平六年(189年),曹操逃到陈留,曹纯跟随曹操到襄邑募兵,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建安十年(205年),曹纯率领虎豹骑跟随曹操攻打南皮的袁谭并斩下袁谭的头颅。建安十二年(207年),曹纯跟随张辽北击乌桓,曹纯所部的虎豹骑士兵抓获了单于蹹顿,迫使胡、汉二十万众投降。战后曹纯被封为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户。
曹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纯跟随曹操南征荆州,追杀豫州牧刘备,抓到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并缴获了辎重,收降了刘备军的离散士兵。赤壁之战后跟随曹操返回谯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纯病逝,年仅40岁,曹丕继位后追谥其为威侯。
4、曹真
曹真,字子丹,曹操的养子,沛国谯县人。曹真力大勇猛,曹操让他率领虎豹骑,在讨伐了灵丘的贼寇后,被封为灵寿亭侯。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的汉中之战,曹真以偏将军的身份率部参战,后相继被拜为中领军、征蜀护军。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位后,拜其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曹真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前,遗命曹真与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共同辅政,曹叡继位后,曹真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真力挫诸葛亮,战后因功被增加食邑,加上之前的一共有二千九百户。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太和五年(231年),曹真病逝,被追谥为元侯,配享太祖庙庭
5、曹休
曹休,字文烈,曹操的族子,也就是曹操的侄子,曹洪的亲侄子。初平元年(190年),天下大乱,曹休投奔曹操,曹操对左右说道:“这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啊”。并让他与曹丕共同吃住,后来曹操更是让他在虎豹骑中担任宿卫一职。
曹休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大败吴兰。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曹休升任领军将军,追录前后功勋,封东阳亭侯,大将军夏侯惇薨后,曹丕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接替夏侯惇屯驻汝南郡召陵县,负责抵御孙权。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驾崩前,遗诏曹休与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共同辅政。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曹休进封长平侯,迁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
太和二年(228年),曹休病逝,谥曰壮侯。
6、曹彰
曹彰,字子文,曹操第三子,曹彰武艺过人,曹操曾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因其胡须为黄色,所以曹操称他为“黄须儿”。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彰被封为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北征乌桓时,曹彰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曹彰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位后,曹彰与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黄初二年(221年),曹彰晋爵为公,黄初三年(222年),曹彰被封为任城王,黄初四年(223年),曹彰暴毙于府中,追谥曰威王,享年三十五岁。下葬之时,朝廷赐他銮辂龙旗、虎贲勇士一百人。
7、曹爽
曹爽,字昭伯,大司马曹真的长子,曹操的孙辈。年少之时以宗室的身份出入宫廷,自小与曹叡交情很好。曹叡继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待郎,后迁任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再转任武卫将军,特别受到宠爱。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并将太子曹芳托付给他和司马懿。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与司马懿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
曹爽原本谦虚谨慎,朝中大事事事与司马懿商量,后来曹爽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起居自比皇帝,并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控制都城洛阳并解除了曹爽的大将军之职,不久曹爽被加以谋反的罪名被屠灭了三族。
小结:
这七位曹姓将领,曹仁,曹洪,曹纯和曹操是同辈,他们都是曹操的从弟,曹休、曹真和曹彰是曹操的下一辈,曹彰是曹操的亲儿子,曹休是曹操的侄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爽是曹真的长子,曹操的孙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3: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