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13 14:11:00 来源:新周刊

有不少媒体注意到,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中国宠物数量从0.59亿只猛增至1.89亿只,其中城镇宠物猫狗数量突破1亿只。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虽然内心渴望恋爱和婚姻,但现实困难重重,因此他们把宠物视为家人般的存在。

在新著《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版)中,首创“婚活”“单身寄生族”概念的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指出,“宠物家人化”等现象的出现,表明家庭的形式和内涵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再如,家人是否可以自行选择?能否以“断亲”这种形式单方面解除与家人的关系?“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

然而,希望有某种珍视自己、认同自己必要性的家庭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对家庭关系的渴望,却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山田昌弘写道。以下文章摘自《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一书。关于重新定义家庭并进行家庭形态重组,让我们看看来自日本的思考。

✎作者 | 山田昌弘✎编辑 | 谭山山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日] 山田昌弘 著,李燕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6

一方面是宠物家人化,一方面是虐童事件持续发生

为了解读社会面貌与家庭结构的变化,接下来先解释几个相关的术语。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近年来有关日本家庭构成比较有特色的两个极端现象——宠物家人化和虐待儿童。

所谓宠物家人化,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饲养的狗、猫等宠物看作家人;虐待儿童则指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遗弃孩子等,极端情况下甚至将亲生子女虐待致死。前者是将本来不是家人的动物视作家人,后者则是将本来是家人的孩子视作外人。这样两个极端的现象在近二十年中急速增加,可以说是当下日本家庭的特征。

我意识到宠物家人化现象,源于1985年听一个家庭裁判所的调查官员说,一位老妇人来咨询有关让宠物继承自己财产的问题。这位老妇人与儿子儿媳相处不融洽,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她饲养的一只宠物狗。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讲述漫画师小岛麻子(宫泽理惠扮演)与一只叫“咕咕”的猫的故事。/豆瓣

因担心自己死后宠物无人照看,她想将自己的所有遗产都赠予这只宠物狗,因而来咨询手续上的具体问题。对于她来说,比起有血缘的儿子,这只宠物狗更像自己的家人。

类似的例子相继涌现。国势调查显示,甚至有人到市政府咨询能否将自己的宠物视为家庭成员。我也曾听说离婚双方为争取宠物的监护权而诉诸法庭的事情。也就是说,围绕曾经共同喂养的宠物应该归谁的问题,原本的夫妻对簿公堂。

这样的案子并非个例,可以称其为宠物家人化趋势的例证。并非宠物数量增加了,而是将宠物视作家人的人多了。为宠物穿上漂亮衣服、庆祝生日、细心提供美味健康的食物,生病则带去宠物医院看病,死后有葬礼和坟墓。

甚至还有专为失去宠物的主人提供心理咨询的专家。宠物享受着如同家人一般,甚至比家人更好的悉心呵护,主人们心甘情愿为它们花钱,为它们的死悲伤无比,完全将它们视为无法取代的亲人。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日剧《咕咕是一只猫》截图。/豆瓣

如果说对于宠物家人化我们还可以不当回事,那么虐待儿童事件数量的逐渐上升就是一件只能用悲伤来形容的事情了。在虐待儿童的事件中,施暴者有的是养父母等,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然而,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施暴者为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母的虐待事件。

为什么呢?因为近代以来,我们的主流价值观里,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都是无条件的,这是一个家庭的基本信念。因此,养父母虐待孩子人们还能理解,但亲生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那就是一种有违人伦的做法。

人们对家人关系的普遍理解,应该是彼此互相关爱、血浓于水、不计得失的一种关系。特别是父母和子女,这种有着至亲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对彼此的爱意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因此,纵观现在报道的一些虐童事件,这种困惑可见一斑。这些报道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为何没能及早发现孩子被虐待的迹象,为何被虐待的孩子没得到及时的救助等,自始至终关注的都是些技术、理论层面的问题。

然而,对于亲生父母为何开始虐待自己的子女,却鲜有分析,连儿童虐待问题研究的专家也对此保持缄默。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日剧《母亲》截图。/豆瓣

如果说虐待儿童事件极少发生,或多数施暴者是养父母的话,可能不会动摇“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样的观念。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虐待儿童事件激增,2010年全年甚至达到4万多件(注:2012年达到66807件)。

其中由亲生父母施暴的事件数量同步增加。这恰恰印证了一个事实:亲子之爱也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进一步说明的话,例如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如果自认无法养育这个孩子,会将孩子放进一个盒子,以匿名的方式遗弃在医院——这一行为备受苛责,正是因为它抹黑了“亲子之爱与生俱来”这一神话。

此外,在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被广泛报道的同时,媒体不去追查子女遗弃父母的原因,而一味纠缠于政府为何没能及时掌握高龄老人行踪这类纯技术层面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想回避“亲子之爱与生俱来”的神话。

家人是否可以选择?

从宠物家人化和虐待儿童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的形式和内涵开始和传统观念相背离。所谓家庭的形式,一般认为是构成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夫妻等。家庭的内涵主要是指一些反映了家庭本质的关系,例如是否互相关心,家庭是否充满爱的氛围。

宠物家人化,主要是指从一般不被视为家人的对象(宠物)身上看到如同家人般的温情,而虐待儿童则是指从一般被视作家人的对象(亲生子女)身上看不到任何家人温情的现象。

以上这两个现象里还隐藏了一个对于家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变化——家人是否可以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家人是无法选择的,家庭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亲子关系自不必说,即使是夫妻,一旦结婚,双方的关系也无法轻易解除。

但是,在宠物家人化这一现象中,人们选择将宠物这种本来无法成为家人的对象当作家人看待。由亲生父母施暴的虐待儿童事件中,父母选择遗弃自己的子女,也可以说是解除了家庭关系。

结婚、离婚,现实情况姑且不谈,理论上是双方同意成为家人(结婚)或解除家人关系(离婚)的体现。然而,在宠物家人化现象中,其实是宠物主人单方面把宠物当作家人看待;同理,虐待儿童的事件中也是父母单方面想解除家庭关系。

选择成为家人或解除家庭关系,自这些单方面的行为发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还可以继续把这种关系称为“家庭”吗?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现实。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日剧《母亲》截图。/豆瓣

“婚活”和“一个人”

正如字面所示,这两个词语意味着两个相对立的现象。既有因为想结婚而主动参加各种相亲联谊活动的单身男女,也有认为“为什么非结婚不可”,对结婚持质疑态度的单身男女。这是现代日本家庭特征很重要的一点,代表着两种意义相反的现象。

一边说着亲情日渐淡漠,一边对家人的关注度持续高涨。统计数理研究所的调查显示,针对“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回答“家人”的人数在战后持续增加——1958年的比例为12%,2008年增长到46%。也就是说,认为家庭非常重要的人数一直有增无减。

然而,在现实中组建家庭变得越来越难,这通常表现在结婚、生育方面。现今未婚率居高不下。2010年的国势调查显示,30—35岁的男性未婚率为47.3%,女性为34.5%;据预测,目前20—29岁这一代人终身不婚率将高达25%。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日剧《家庭的形式》截图。/豆瓣

独自生活的单身老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NHK制作的纪录片《无缘社会》如实再现了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其结果就是“孤独死”的数量也增加了。

看了如此现实的例子,“丁克”年轻人开始对自己今后的老年生活深感不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家庭很重要,然而现实中没有组建家庭的人却在不断增多。虽然想成家,但无法轻易实现。

这种状况下就产生了“婚活”和“一个人”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现象。“婚活”指的是面对结婚难仍然义无反顾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家庭的现象;“一个人”指的是认为没有家人也无所谓,总能找到替代品的一种现象。

“婚活”是结婚活动的略称,这是我创造的词语。虽然日本不婚化趋势愈演愈烈,但并非是因为独身主义者的增加。未婚年轻人中有80%—90%都对将来的婚姻有所期待。

未婚男女的同居率低(约2%,根据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拥有恋人的人数不多(男性约占三成,女性约占四成,出处同上),因此按照这样的状况,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消极等待的话,就无法顺利结婚。

现在已经进入为了能结婚必须有意识地参加联谊活动的时代。为说明这一情况,我创造了“婚活”这个词语。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图/《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

想结婚但结不了的最大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丈夫养家的意识还根深蒂固,然而现实状况是如今年轻男性的收入已经不再稳定。

因此,我(和白河桃子)鼓励女性为了维持婚姻生活,做好婚后也出去工作的思想准备。而“婚活”这个词语被大多数人当成一些女性为了和少数高收入男性结婚所要进行的求偶活动。

“一个人”一词本身作为市场用语而受到关注,原本是餐馆、酒店等为独身一人消费的客人所取的称谓。这个词开始成为流行语,是在上野千鹤子《一个人的老后》成为畅销书后——该书将“一个人”定义为高龄独居老人的代名词。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一个人的老后》

[日]上野千鹤子 著,杨明绮 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

进入老龄社会是因为人们的寿命延长。一辈子单身的老人、伴侣早逝的老人、有子女但自己独居的老人等,这些高龄独身的老年人数量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人的老后》讲述了一个人也能有滋有味地生活下去的诀窍,所以很受欢迎。

生活在一个结婚难的时代,与其委曲求全地追求婚姻,不如潇洒地活出自我的这种价值观,在读者中引发共鸣。

家庭重组的问题

“婚活”和“一个人”这两个词语流行的背景里隐藏着这样一个现实:自然而然地就能成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努力就无法成家的社会现实。同时摆到人们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家人是必需的吗?还是没有家人也无所谓呢?

如果无论如何都想结婚,那么“婚活”就是必需的。如果无论如何都想要孩子,那么就不得不考虑利用人工授精、代孕等手段。但是,积极参加“婚活”并不一定保证可以结婚,离婚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工授精手术也有失败的例子。这样看来,人们不禁开始质疑: 真的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去组建家庭吗?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电影《小偷家族》截图。/豆瓣

想要以非传统的方式拥有家庭的人也很多。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讨论,同性婚姻本身正是同性伴侣想让社会认同他们家人关系的表现。在日本一直无法实行的夫妇别姓,问题也是同样的。与家庭解体相反,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一些人想组建家庭的强烈愿望。

以宠物取代现实家人的人、在网络上以虚拟形式寻求家人的人开始出现。女仆咖啡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样的商业空间里,有人愿意付钱寻求家庭的温暖。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日剧《大龄美女想相亲》剧照。/豆瓣

我认为,家人意味着“珍视我并认为我是重要的人”。一个人能积极健康地生活下去,家人是十分必要的。只不过一直有争议的现实是:家人是否必须是传统形式的?还是非传统形式的家人也可以?

要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变得越来越难。然而,希望有某种珍视自己、认同自己必要性的家庭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对家庭关系的渴望,却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烈。在这两者的夹缝间,日本社会正在发生的是“问题的推后解决”。

单身寄生族的出现

我创造“单身寄生族”这个词语是在1990年,当时年轻人还有可能作为正式职员就业。在那个年代,这个词主要用于称呼那些毕业后不求自立,住在父母身边,将自己的全部收入作为零用钱,过着轻奢小资生活的单身人士。这群人自愿将结婚延后。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非正式雇佣和失业的年轻人数量逐渐增加,想自立、想结婚但无法实现,只能被迫留在父母身边的单身青年开始出现。无法结婚而一直随父母居住,年龄渐长,最终这群人就变成了“中年单身寄生族”。

根据总务省统计研究所西文彦研究员的分析,35—44岁与父母同住的单身者人数在2012年达到了305万人,且还在持续增加。这些人中约一成是父母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失业者,他们依靠父母的养老金生活,因此也可称之为“养老金寄生虫”。

未婚的年轻人,开始把宠物当家人

松田龙平在日剧《0.5的男人》中扮演一个大龄单身宅男。/豆瓣

这群“养老金寄生虫”的将来连同2010年备受瞩目的老人无故失踪的问题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长年依靠父母养老金度日的中年子女,隐瞒父母的死讯继续冒领养老金的事件自2000年开始陆续被曝光。

没有收入的子女,失去父母的养老金后便无法生存的事情确实在发生——碰巧死去的亲人刚好是该地区最长寿的老人,所以被大肆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实类似的事件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与高龄父母同住的无收入单身者很难被视作社会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父母的养老金,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保障,上年纪的父母因为有子女在身边照顾,也解决了生病看护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彼此能珍惜对方。

但是,父母过世后,子女的生活来源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失去亲人、情感上的社会性孤立问题日益凸显。换句话说,单身寄生族本来推迟的婚姻,不知不觉间演化为推迟到来的生存困境。

家庭如何重组的问题如果被搁置,作为未来主角的迷惘单身者将会不断增加。日本社会已经到了不得不重新定义家庭并进行家庭形态重组的时候了。

作者丨山田昌弘

编辑丨谭山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3 1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家庭突然“混进”这三样东西时,一定要抓住时机
...人得受长辈恩泽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年轻人发现,在结婚生子后,光依靠夫妻两人,既想兼顾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家庭,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这时请双方父母来帮忙照看孩
2023-06-10 22:31:00
AI小战士,全能看家!小豚当家智能摄像头2 开启预售
1月8日,智能家居新国货品牌小豚当家发布新品——小豚当家智能摄像头2。作为鸿蒙智联技术深度赋能的又一力作,它凭借强大的并行兼容能力,将AI人、车、火焰、宠物、哭声检测和AI手势识
2024-01-08 18:00:00
如何平衡“业”与“家”?《爸爸当家3》为爸爸们支招
...来持续引发热议。由此伴生的社会焦虑与矛盾,也影响着年轻人的生育意愿。3月31日,《爸爸当家》第三季开播,上一届观察员李承铉、应采儿、李艾、魏晨、张雅莲回归。这一季节目选择了退
2024-04-02 14:51:00
当初说要把猫扔出去的父母,后来怎样了
...天烘干鸡胸肉小零食给猫咪加餐的爸妈,很可能把毛孩子当家人一样宠。(图/unsplash) 来自荷兰的研究者分析了1803名猫主人的问卷结果
2025-03-11 15:13:00
一个家庭要想“往上走”,这10件事,趁早明白
...你创造了怎样的结果。8、别争老大。老人要服老,接受年轻人的建议,年轻人要敬老,关爱老人的心理。那些好的家庭,永远都有一点,父母能以慈爱当家。不要老是想着去争家里“老大”的位置
2023-03-08 22:05:00
和宠物“双向奔赴” 科学养宠观念受推崇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将宠物当家人看待的养宠人推崇科学养宠,宠物主粮的营养配比日益受到关注。同时,宠物服饰、智能设备等产品的快速增长也反映出宠物给不少家庭带来无可替代的情感价值。近
2024-05-07 02:39:00
...触过的人都赞他胆大心细、精明强干。这些年,在这位“当家人”的推动下,老贾村变化喜人,小村庄不断焕发新生机——做带头人铆足劲头“奔富”联系蔡志彬时,他正在老贾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的
2024-03-27 10:40:00
婆婆是否把你当家人,是可以从细节中看出的
...察一些细节来确定。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婆婆是否把你当家人,通过细节描写和案例分析,深入阐述这个问题。一、看婆婆是否关心你的生活关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把你当家人的重要标准。如果婆
2023-11-10 20:49:00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一时荒唐,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玩耍,逐渐发展到在网上赌博,甚至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当家人得知小王的荒唐事时,他们感到震惊和痛心。三、影响小王的荒唐事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他的父母为了帮他还清债务,不
2023-11-14 14:1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