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司海英画
被子未叠放罚款10元、碗筷不洗罚款10元、蹲地用餐罚款20元……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一份加盖了村委会公章的《新农村美丽乡村行动人居环境罚款标准》在网上流传。
据澎湃新闻报道,普基镇一位分管人居工程的负责人表示,新农村是该镇下面的一个村,镇里并没有统一这样要求,但也未否认新农村发布罚款标准的真实性。县文明办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这应该是当地村规民约的相关约定,其对此标准的具体情况不清楚。
从报道看,当地的罚款项目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还包括客厅地面不清扫、卧室衣服不整齐等。通过村规乡约,引导村民改变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原本无可厚非。但无论是人居环境提升还是移风易俗,都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简单粗暴地“一罚了之”。
在公共场所,我们要遵守公共规则。同理,在私人生活领域,公民的合法权利也不能被他人侵害。被子没叠、碗筷不洗、蹲地用餐都是自家“关起门”的私事,村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入户检查,显然涉嫌侵犯村民隐私。何况,村委会既不是行政机关,也没有得到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授权,私自罚款无疑涉嫌违法。
“文明”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要以为有了善意初衷就可以任性而为。当地想改变脏乱差人居环境的心情很迫切,这我们能理解,但这不是滥用权、乱罚款的正当理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推进移风易俗,要充分考虑群众习惯和接受程度,教育引导、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既要敢于“作为”,更要“巧为”“善为”。搞生硬粗暴的“以罚代管”,难以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很可能让治理效果适得其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1: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