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李适与回纥可汗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1 20: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亲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通过皇室成员与其他国家或部落的贵族通婚,以达到和平共处、稳定边疆的目的。唐代宗李适与回纥的和亲,就是这种政策的一个典型例子。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李适曾遭受回纥可汗的公开羞辱,但他仍然坚持和亲的策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事件发生在唐朝中期,当时回纥(又称回,鹘)是北方的一个强大部落,对唐朝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稳定北疆,唐王朝决定采取和亲策略,将公主嫁给回纥可汗,以此来巩固双方的关系。李适作为唐朝的宗室成员,被选为和亲的使者,前往回纥进行谈判。

聊聊李适与回纥可汗的故事

然而,在和亲的过程中,李适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羞辱。据史料记载,回纥可汗在接见李适时,故意让他穿着汉族的衣冠站在帐外,自己则身穿戎装坐在帐内,以此形式上的差距来羞辱李适。这一行为无疑是对唐朝尊严的挑战,也是对个人身份的极大侮辱。

尽管遭受如此羞辱,李适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或者报复的情绪。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关乎国家大局,个人的荣辱不应该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因此,他选择了忍耐,以国家利益为重,继续推进和亲事宜。这种忍辱负重的行为,体现了李适作为一名使节的忠诚和智慧。

最终,李适的努力没有白费,唐朝与回纥的和亲得以成功,双方达成了通婚协议。这次和亲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唐朝与回纥的关系,为唐朝赢得了宝贵的和平时期,使得唐朝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内政和对抗其他方向的威胁。

李适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更大的利益,个人需要有足够的胸襟和智慧去承受和面对屈辱。在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博弈中,李适的忍辱负重成为了一个值得称道的典范。他的选择展现了古人对于和平与稳定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又嫁薛康衡,但都很快做了寡妇。后来宁国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在可汗死后,宁国公主又回到了唐朝。宁国公主是唐肃宗的次女,唐肃宗是一个严肃的皇帝,他对自己的儿女也是非常的严格,管
2023-08-23 17:20:00
揭秘咸安公主:先后嫁给祖孙四人,史上最悲惨公主
...玉叶,却常年跟随师傅习武,身体素质极好。公元787年,回纥武义成功可汗向唐德宗提出了和亲的请求,德宗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但回纥在帮大唐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的大
2024-04-10 20:11:00
“龟兹保卫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北庭节度使杨袭古率两千残兵退守西州,并于次年联合回纥援军,对吐蕃展开反攻。然而,北庭和回纥联军的反攻遭到失败,杨袭古也惨遭回纥大相颉干迦斯所杀。此后,《二十四史》对北庭、安
2023-05-13 20:54:00
唐朝是怎么处理民族问题的
...最为融洽的王朝了。唐朝时期,活跃在北部的少数民族是回纥,回纥又称回纥。回纥是游牧部落,起先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唐朝瓦解突厥后,漠北地带被唐朝控制,回纥也有了发展机会,逐渐成为
2023-05-13 15:57:00
这位公主克死两个夫君,后远嫁北方和亲,最后给可汗殉葬
...了往日的雄风,军心涣散,名将郭子仪向唐肃宗进言求助回纥军队,得到了许可。回纥派出数千精兵随同郭子仪平定叛乱。这些实诚的回纥兄弟作战勇敢,英勇无畏,为唐朝收复长安出了不少力。所
2023-05-17 19:09:00
大唐公主的生活一定幸福吗
...此,长大后的她成了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也是因此,在回纥请求和亲的时候,她毅然站了出来。远嫁女儿,唐德宗也很不舍,但他即位之后,唐朝的国力大不如前,边境也不得安宁,北有回纥,西
2023-07-22 17:06:00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系列战斗中,回纥人仅除了4000骑兵,付出的代价可以用“屈辱”二字来形容。这种代价是否值得?空费口舌无益,让我们回到那段沉痛的历史吧。01.回纥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
2024-06-08 12:57:00
回纥帮助大唐延续国祚百年,为何后来唐朝要倒打一耙
...负,战争进入了胶着期。757年,唐朝得到了北方游牧部落回纥的帮助,从而大大加强了军队实力。这一年秋季,唐朝与回纥联军一举收复长安、洛阳。作为报答,唐朝赠给回纥人大量金银珠宝,
2023-07-27 06:16:00
天可汗决定了北方草原的主人是谁
...突厥人,因为是部落联盟,所以还包括铁勒族、高车族、回纥族、薛延陀族、契丹族、奚族等其他民族,突厥统治阶层有权向这些部落征税、征兵。为了对付东,突厥,唐朝扶助薛延陀,双方联合起
2024-07-17 16: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