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中铁水利设计践行“三个转变” 打造水利精品工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1 20: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弘昀 李定国

近日,第十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在北京揭晓,42项土木工程领域杰出的代表性工程获得表彰,其中作为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之一,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水利设计”)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建设的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获此殊荣。至此,加上此前获得的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金质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国家级工程奖“大满贯”。中铁水利设计如何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打造为精品工程,赢得业界高度认可?我们可以从其探寻创新之路一探究竟。

坚持开拓创新,首次提出蓄水位动态控制

千里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两岸百姓深受洪灾之苦,兴修水利工程势在必行。赣江极狭处为峡江,堰水辖江成本最小,经前期地质勘察,“在峡江建大坝”成为专家共识。2008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经国务院批准立项,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工程批复总投资99.22亿元,为江西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兴建之难,在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干流河段,河道平缓、地势开阔。如果按照常规方式,水库淹没耕地面积大,淹迁人口多,下游防洪与减少库区淹没损失难以兼顾,这成为摆在设计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

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秉持“创新、拼搏、担当、奉献”的精神,中铁水利设计设计团队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创新提出水库和分蓄洪区同时承担防洪任务和根据汛期和非汛期的不同流量进行蓄水位动态控制的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按照这一方式,在不同水位下,水库能够进行相应的有效调节:小水下闸蓄水兴利调节径流,中水分级降低水位运行减少库区淹没,大水拦洪削峰控制泄量为下游防洪,特大洪水开闸敞泄洪水以保闸坝运行安全。同时,现有分蓄洪工程得以充分利用,有效减少了新增淹没区域,能够满足下游防洪要求。技术的创新,换来的是一组数据后的民生温度:移民人数减少了7.9万人,淹没耕地减少了7.5 万亩。

工程建成后,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经合理调度和水库调节,与泉港分蓄洪区配合使用,使下游省会南昌市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改善上游航道65公里……截至2022年,工程仅防洪减灾效益就达数十亿元,累计发电72.87亿余度。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提出抬田工程关键技术

修水利同时要保粮田、保粮食安全。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内耕地5.2万亩,如果按照传统的外迁安置方式,将会产生巨大代价。为此,设计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实施“抬田工程”,从水下抢回大量耕地,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增加了移民就地后靠安置环境容量。

水田乡富口村位于水库淹没区内,并作为抬田工程的试点村,并推广至全县大规模抬田。十多年过去了,抬田区只见成熟的晚稻金灿灿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产量好得很哩!我种粮10多年了,承包的面积越来越大。”水田乡孔巷村种粮大户胡志杰笑着说。现如今,抬田区都是连片高标准农田,无需担心旱涝天气,粮食产量也远超抬田之前的产量。

“抬田方案”的提出非一日之功,设计团队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推断,不断探寻保护村民故土、减少移民和投资的办法,最终得以确定方案。所谓“抬田”就是将浅淹没区的耕地高程抬升,高出水库正常蓄水位0.5米至1米,把原先处于淹没区的耕地普遍抬高2至3米,再辅以配套完善的灌溉、排水设施,将之前的冷水田、低产田、滩涂地、低洼地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保障了粮食的保产增收,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

敢于“吃螃蟹”、敢于“啃硬骨头”,大面积抬田方案的提出在国内没有先例,为进一步验证是否切实可行,设计团队还联合河海大学、江西省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等科研力量,在峡江当地选了206亩地进行试点实验。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206亩抬田试验结果表明,早晚两季水稻产量可达每亩750公斤以上。实施“抬田”后,峡江枢纽防护区内、外3.75万亩农田免于被水淹没。

此后,通过不间断地对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宣讲新方案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列举数据佐证,才使抬田工作进入了实施建设阶段。“抬田”之后,减少外迁移民3万人,节省移民安置和征地补偿费用22.4亿元,让80%的移民免去了工程性外迁的背井离乡之苦,真正做到民生工程为人民。

立足保护生态,巧设峡江鱼道打通“生命通道”

赣江是鄱阳湖流域的第一大江,每年4月至6月,赣江大量洄游鱼类溯流而上,从鄱阳湖经南昌、丰城、新干,最终到达峡江以上的赣江中上游段产卵,鱼卵随着激流向下游漂浮孵化,形成了鱼类特定路线,对鄱阳湖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如何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如何布置鱼道结构让鱼穿过大坝?鱼类适合什么流速?如何将鱼道与大坝结合且又不影响大坝其他结构?这些问题都是工程勘测设计中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设计团队结合大量案例反复分析原因,同时与水生物研究机构进行多次模型试验,最终确定鱼道与大坝及其他构筑物的布置方案,

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设计团队深入研究鱼的习性、种类以及洄游的时间,结合地形等因素,采用高低进口、主副出口竖缝式生态鱼道,布置了高低两个鱼道进口,以适应上下游水位变化,设计合理流速满足“四大家鱼”的上溯需求,在鱼道底部适当加糙,降低底部流速,方便其他鱼类通过。同时,研究设置了电站厂房尾水前沿集鱼槽和岸式进鱼口,设置补水系统。打通“生态鱼道”,让鱼儿顺利洄游,成为枢纽工程的亮点之一,设计获国家专利。

坚持创新引领这一核心要义,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积累形成了“峡江经验”,为全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峡江方案”“峡江样板”。“科技创新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提高抗风险能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中铁水利设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建华在获颁詹天佑奖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学阳 李尧初夏花桥,水光潋滟,鹭鸟翔集;漫步花桥水利枢纽坝顶公路,但见坝肩藤蔓如织、唯美如画,鸟鸣枝头、生意盎然;清澈的湖水与群山交相辉映,微风拂过,潮涌罗塘……奋战最前沿
2023-06-07 20:01:00
陕西东庄水利枢纽泾河大桥主拱合龙
来源:极目新闻当日,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陕西东庄水利枢纽泾河大桥主拱合龙。该座桥梁全长284米,主拱最高处距离地面约270米,桥梁结构在平面和立面均呈现Y型结构设计,施工难度较大。
2023-10-11 13:24:00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桂平讯 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目前正快速有序推进,总投资14.13亿元的桂平市南木干管及金田、罗旺灌片项目10个工区同步作业,抢抓汛期有利天气,参建单位中铁十局
2023-04-25 11:17:00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桂平讯 10月16日,笔者走进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南木补水干管及金田、罗旺灌片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多台机器来回运转,施工人员分工负责、有序作业,抢抓晴好天气,加
2023-10-21 10:14:00
冬修水利忙(新时代画卷)
...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张庄渡槽水利设施加紧施工。 王继林摄(人民视觉)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重点水利工程水系连通项目现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盛文宏摄(影
2022-12-24 04:11:00
中国土木工程领域传喜讯 42项杰出代表性工程荣获詹天佑奖
...机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等42项土木工程领域杰出的代表性工程获奖。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项目研发了超大平面混
2023-09-05 17:48:00
...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事了拂衣去的勇者,正是江西省水利厅的退休老干部阎齐——一位已经74岁的老党员。在水利系统工作40余年的老英雄,对赣江情况如数家珍,这份专业积淀在关键时刻
2025-07-18 14:52:00
...人民网-广西频道10月20日,全长21.76公里的贵港市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南木补水干管最后一段管道水压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干支渠施工的稳步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大藤峡水利枢
2024-10-24 13:02:00
峡江县检察院:织密“三道防线”守护赣江渔业资源
...。同时,与县法院、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发力,在峡江水利枢纽库区划出800亩水域设立“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积极推动增殖放流工作常态化,助力赣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文:肖宏庆
2023-10-24 15: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天气预报河北省气象台2025年08月16日05时发布天气预报河北省气象台2025年08月16日00时52分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2025-08-16 08:08:00
张家口今年将举办149项重点户外运动赛事体旅融合新场景 户外运动新地标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8月10日,“户外在河北 骑游一起来”不止骑·环草原天路自行车认证赛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和张北县举办
2025-08-16 08:09:00
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国产优秀主旋律电影主题展映活动在石启动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8-16 08:09:00
互动视频丨保护生态,我们是认真的! 以“法”守护贵州绿
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贵州,群山叠翠,绿水长流。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2025-08-16 05:29:00
中新经纬8月15日电 据“宿迁廉风”微信公众号15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监管四处处长杨郊红被开除党籍。具体来看
2025-08-16 05:59:00
纪录片《极致新疆》开播,展现新疆自然色彩与人文肌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8月15日-20日,纪录片《极致新疆》在CCTV-9每晚20:00档播出
2025-08-16 06:32:00
《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出版发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安志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于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套丛书是对甘肃庆阳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回顾总结和集大成之挖掘研究
2025-08-16 06:32:00
王正谱主持召开全省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议规范管理 优化服务 加快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讯(记者尹翠莉)8月14日
2025-08-16 07:17:00
郝明金在丰宁满族自治县调研时强调持续推动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8月14日至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25-08-16 07:23: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日子。当日,2025全国生态日京津冀活动暨第三届京津冀绿色发展大会在保定市召开
2025-08-16 07:25:00
8月15日从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了解到,在市城管局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的通力协作,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重点工程——汾东污水厂水质提升项目
2025-08-16 07:43:00
8月15日上午,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太原市人民政府在太原植物园联合举办2025年全国生态日山西省暨太原市主场活动。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贺继林
2025-08-16 07:43:00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8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太原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的“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2025年太原市全民国防教育“进企业”活动走进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025-08-16 07:44:00
市人社局消息,“激发人力资源创新活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太原市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将于8月26日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
2025-08-16 07:44:00
8月15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秦晋之好旅游一卡通”文旅惠民产品上线。“一卡通”每张365元,全年可享205家核心景区/演艺免票畅游
2025-08-16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