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8-03 19:22: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凤凰卫视

世界多国各地近期频繁经受高温“烤”验,就连一向以寒冷著称的北极也不例外。有研究表明,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是全球变暖最快的地方。凤凰卫视发起“北极行动”,派出采访组亲赴斯瓦尔巴群岛,直击全球暖化下的北极——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北极部分地区逼近20℃,冰川融化断裂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纬74°和81°之间的北冰洋上,是挪威最北的疆土,也是最接近极点的可居住地区之一。

挪威极地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50年,斯瓦尔巴群岛的气温上升了4℃,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6倍,已成为全球变暖最快的地方。

在斯瓦尔巴采访途中,记者一行遇上近20℃的极端天气,而据向导介绍,往年这一带夏季平均高温仅在9℃左右。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凤凰卫视记者郑珺之:

“今天出门的时候,我特意带了一只温度计,指示数已经逼近20度,而现在才是当地时间11点左右。”

斯瓦尔巴大约60%的土地被冰川覆盖。早在去年,这里便以超过400亿吨的融水量创下世界纪录。

记者一行乘坐冲锋艇穿梭于群岛的峡湾时,多次目睹冰川断裂,并听到其产生震耳欲聋的轰隆声。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记者来到正在融化的冰川旁边,用手触摸冰川表面,感觉非常凹凸不平,如果稍微压一下,能发现冰层内布满气孔,而这些气孔就是融化中的冰川与空气作用所产生的。记者耳朵凑近冰面,也可以听到一种轻微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全球变暖也使坚硬的永冻土解冻,逐层融化、断裂,释放更多的病菌及温室气体。记者站在北极独特的冻土和苔原上,能明显感觉到脚下松软,并不断发出声响。

美国海洋与极地研究专家索贝博士在接受凤凰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变暖已不可逆转,采访组在斯瓦尔巴观察到的种种迹象,也说明这个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现在人类能够做的,只能是尽力将损失降至最低。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极地旅游快速回温客群趋向年轻化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出境游的恢复,近几年悄然兴起的极地旅游市场再度火爆。有内地旅游业内人士向凤凰记者透露,今年接待的北极游客数量约是疫情前的两倍,客群来源地也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壮美原始的自然风光、独特罕见的动植物和挑战极限的诱惑力,都是极地旅游的主要卖点,而极地旅游的主力军也正在从“有钱有闲”的中老年群体逐渐“下沉”至80后、90后甚至00后。

凤凰记者直击北极丨气温逼近20℃,冰川断裂,轰隆声震耳欲聋

为了增加中国游客北极体验的舒适度及满意度,部分邮轮公司特意聘请中国厨师,让乘客在千里之外也能吃到家乡美味。

旅游市场扩容之下的北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引发关切。有旅行线路策划人对记者表示,北极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当我们来到这里时,需要遵守很多规则和指南。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保护北极事业的使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极日渐融化,能否想办法使其重新冻结?科学家:没那么简单
来源:极目新闻题目: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冰川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引言: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其中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
2023-10-16 09:45:00
北极30度穿短袖?人类面临灭绝威胁,冰川融化与全球热浪的关系
...临着灭绝的危险。北极30度穿短袖?人类面临灭绝威胁:冰川融化加剧了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敏感地带之一。长期以来,北极地区的气温一直比全球平均温度高得多。然而,近年
2024-01-04 11:25:00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参考消息》日前刊登埃菲社报道《冰川消融使北极汞污染加剧》。报道摘要如下: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由气温上升引起的
2023-05-08 13:45:00
南极冰下800米处,出现“第二世界”,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被颠覆?
...的发展让人类对南极和北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而南极冰川下的生物生存方式则让人类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而这种新的认知又是否能为未来人类前往外太空探索外星球时提供一些指导?科学家们
2024-05-29 15:13:00
世界气象组织:极端天气导致欧洲去年经济损失超百亿欧元
...尤其是冬季和春季的中欧和阿尔卑斯山地区。阿尔卑斯山冰川冰量异常减少,冬季积雪量低于平均水平,而夏季热浪导致冰川融化严重。2022年和2023年,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损失了约10%
2024-04-22 11:05:00
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会带来大型沙尘暴吗?
...过漂浮的冰山。2. 2021年9月16日,丹麦格陵兰岛雅各布港冰川的冰山,一只海鸟在上空飞翔。3. 2021年9月14日
2023-06-22 13:48:00
南极怎么了?“红雪”事件再现,科学家忧心忡忡,人类需重视
...的“红雪”也会变得更多。不止有“红雪”,还有“粉色冰川”类似的情况,并不仅仅在南极发生,去年7月,在意大利的背部,阿尔卑斯山脉的普雷塞纳冰川,竟然局部地区都变成了粉红色。看起
2022-12-26 07:00:00
海冰锐减 北极经历120多年来最暖夏季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融日益严峻。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2023北极报告单》中提到,北极地区今年经历了自1900年开始记录以来最暖夏季。
2023-12-15 17:07:00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告显示,南北极冰盖与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量分别为26390亿吨
2024-01-06 10:24: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近日,太平洋岛国外交官培训班一行13人访问南京。11月13日至14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所罗门群岛等国的外交官参访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025-11-16 07:37:00
当地时间14日晚,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一警察局发生爆炸,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27人受伤。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胥芬芳二审 李劼三审 刘丹
2025-11-15 18:47:00
河北新闻网11月14日讯(河北日报特派记者张镜)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由于子迪、张可、马永慧、李冰洁组成的河北队以7分45秒98的成绩获得金
2025-11-14 21:28:00
近日,联合国旅游组织第26届全体大会近日在沙特利雅得举办。大会确认阿联酋罗塔纳酒店管理集团副总裁谢哈·阿尔·诺瓦伊斯为下任秘书长
2025-11-14 09:01:00
海外网11月13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12日报道,尽管持续43天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正式结束,但这场政治僵局引发的社会创伤正在持续扩散
2025-11-13 17:16:00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罗兰·莱斯屈尔12日在布鲁塞尔出席欧元区财长会时称,关于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利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的贷款一事
2025-11-13 13:35:00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2日就一起涉及金额近1亿美元的腐败窝案发表视频讲话,称能源领域腐败“绝对不可接受”。当天,乌能源部长格林丘克和司法部长加卢先科递交辞呈
2025-11-13 14:37: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总理米舒斯京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11月17日至18日出席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2025-11-13 22:30:00
11月10日,澳大利亚旅游局代理局长暨行政总裁马洛宾在2025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旅业活动上透露: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客源市场
2025-11-12 09:09:00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