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河套人和匈奴人有啥关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09: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40.河套人有山东口音,和匈奴人有啥关系?

蒙恬将军筑长城修直道打匈奴,让今天西北一些地方的人有了山东口音?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范文澜先生说的。《中国通史》:蒙恬击败匈奴,取河南地(河套地区及甘肃黄河南部一带)迁徙内地罪人去居住。现在兰州河谷地区及银川河谷一带居民操山东口音,与西北故秦地居民秦陇官话迥异。

蒙恬将军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统一后,他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秦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他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他也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之一,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书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的《西夏书事》有秦家渠“相传创始于秦”的记载,即今天宁夏引黄灌溉中的秦渠最早为秦代所建,并在宁夏广为流传。同时,秦在今天宁夏所置县城(富平县)和两处亭障:浑怀障(在今陶乐县境)和神泉障(在今吴忠县境)。可见,秦人在这里开发农业引黄灌溉是理所当然的。

蒙恬将军在修筑万里长城的壮举中起了主要的作用,这延绵万余里的长城是人类巨大的文化瑰宝,以至于现在很多外国人说到中国首先想到的是长城。长城就这样变成了中国的象征,甚至代名词。他率兵阻止匈奴是前215年的事情。他最初的“重点工作”就在今河套巴彦淖尔的阴山一线。在收复了南河地之后,他自榆中(今内蒙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河,占据了阳山(今狼山)。

关于这一点,《巴彦淖尔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也有明确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边郡仍袭用赵之旧称,置代、雁门、云中、九原等郡。其时,巴彦淖尔现辖阴山以南地区属秦九原郡辖境;阴山以北属匈奴游牧地。秦始皇为使边陲之地得以安定,派将军蒙恬镇守边疆,并采取修直道、筑长城、垦北假等措施巩固北疆。”

垦北假,我们在以前的文字里说过,即开垦“北假地”,这里就是蒙恬将军的移民地点。古籍中的“北假地”,属于北方,系官田假(租借)于无地贫民耕种。按《史记》和《通鉴》准确的北假地域是:东起内蒙古固阳县下湿壕镇后脑包村,西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北至色尔腾山秦长城,南至大青山乌拉山(即阴山包头市石拐区、固阳县,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段)。

秦军北伐匈奴的同时,朝廷又徙去大批刑徒,“实之初县”。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进一步增加了徙边的人数。除谪徙刑徒外,还鼓励一般民众移居边地。如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一次就从内地徙民三万家至北河、榆中定居,凡是去了的,均“拜爵一级”。这些迁去的民众与刑徒,一面屯垦,一面戍边,对于开发北方边地,充实武备,发挥了重要作用(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中古部分·秦汉时期(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为什么要“拜爵一级”?这是因为荧惑守心。《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荧惑守心。”古人认为,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当时,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秦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但这事儿并没完。

当年秋天,又有了“今年祖龙死”的说法(秦始皇自称祖龙),秦始皇为此事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迁徙才吉利。于是,秦朝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河套黄河以北)、榆中地区,每户授给爵位一级。

正是这些移民让今天的河套地区有了最早的农业生产。山东口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间被带来的,而且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门在外多年的人回到老家乡音不改,但他好坏是回去了。

当年,被秦朝移至河套地区的人们却一直没能归去,一直在这里生生不息地生存了两千多年。在这里扎根的同时,让乡音在这里留驻了下来。看来,这乡音并非一辈子的事情。而这数辈子不变的乡间里,一定包含着匈奴人的影子。

需要说明的是,2000年前,河套地区的宁夏是不会有宁夏这个名字的。宁夏之名来自于西夏被灭之后,当时的蒙古人觉得他们灭了李元昊建立的“大夏”(也叫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被历史学家称为了西夏),希望这个地方能够安宁下来,所以就叫宁夏了。李元昊给自己建立的政权取“大夏”之国号,道理很简单,他想要表达党项也属于“夏”,即今天说的华夏。这不仅是党项人民族心理与情感的认同,亦说明中华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有着多元的民族文化根系。

再来看看一个地方,宁夏同心县倒墩子村,1983年至1985年,考古工作人员在这里发掘清理27座匈奴墓葬,出土随葬品1500余件。这些墓葬多为土坑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比较固定,多朝向北方,骨架大多足高头低,有木棺,一般置于墓穴的左侧或洞室内。随葬器物除陶罐外,还有动物铜带饰、铜环、铜带扣等青铜文化遗物。其中长方形透雕动物铜牌饰及肩部绘有一圈波浪纹或弦纹的陶罐最具特色。这些遗物和蒙古国、苏联外贝加尔(又译“后贝加尔”,现指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的东西伯利亚东南部。原属中国,《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割让与俄国)匈奴墓出土的同类遗物特征相似,具有匈奴文化特征。

这就是说,这些墓葬中的匈奴人可能来自外贝加尔一带,他们生活在宁夏的土地上,在这里学会了种植,吃着粮食,使用五铢钱(我国古代的一种铜制通货。钱上有“五铢”二篆字。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于前118年铸成钱币,面文“五铢”二字,重为五铢,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被称为五铢钱),成了这里的居民。在他们的墓葬发现的墓内五铢钱数量可观,均为西汉铸造。专家们由此推断,他们就是西汉中晚期生活在宁夏的匈奴人。

因为墓地中有少量特殊的偏洞室墓,与土坑墓相比有明显不同。因此,专家们认为,倒墩子墓地的偏洞室墓“是一种外来因素,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匈奴族源构成的复杂性”。这种特殊的偏洞室墓无论从墓葬形制、葬式,还是随葬品、殉牲习俗等方面,均与固原地区春秋战国戎人青铜文化墓葬相吻合。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匈奴人生活在这里后,他们的葬俗经历了由偏洞室墓至土坑墓,和从有殉牲习俗到无殉牲习俗的转变;二是他们可能是加入了戎人的群体,在汉代、在宁夏这个地方都被称为了匈奴人。

因为墓葬在发掘后,都被回填,不可能被保存下来,所以,今天的人们在同心,在倒墩子村这个地方,很多人已经很难再联想到匈奴人了。但我要说的是,2000年前,宁夏离匈奴很近。倒墩子村这个地方属于王团镇,位于同心县东南部,在汉代的历史上属于三水属国,也叫北地属国、安定属国。汉代的五属国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五郡之外,三水属国和北地属国是一个地方。唐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所说的属国就是指五郡之外的属国,所说的萧关也在宁夏境内,是塞上或塞外很大气磅礴的美丽。

在王维生活的年代,已经没有匈奴的说法了,或者说是匈奴被更换了名字。但这并不影响匈奴与宁夏的“近”,在今天的宁夏平原上,只要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贺兰山了,而贺兰这个名称就是来自匈奴的贺兰部(又称贺赖部)。贺兰部依附于匈奴,是匈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落,在拓跋部兴起后,贺兰部投降拓跋部。因与拓跋部有姻亲关系,成为当时重要的贵族,后来,魏孝文帝把他们的姓氏改为贺姓,让他们逐渐融入汉族,剩下的标志也就只有姓了。而贺兰部的另一些后代,则形成契丹部落的主干,在后来岁月中也逐渐融入汉族的当中。

无独有偶,也是在1983年,人们在同心会城关乡李家套子发现了5座匈奴墓葬,李家套子与倒墩子的距离虽然很近,但这里的匈奴墓葬却与倒墩子有着很大不同。它们属于东汉匈奴墓(《宁夏同心县李家套子匈奴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3期),从墓葬习俗来看,墓主因为和汉族人杂居,在汉文化的影响下,生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墓葬形制由单一的竖穴土坑演变为木椁、石椁、砖室等多种结构。甚至,随葬品中透雕带饰减少,增加了和汉族人墓葬随葬品相似的铜车具、剑、漆奁、耳杯等器物。这种变化反映了归汉匈奴人和汉族的融合过程。

遥想当年,这些匈奴人投降汉朝后,被安置在属国,和汉族人一起开发、建设和保卫边疆,而因为民族成分的复杂,虽然被冠以同一名称匈奴的称谓,但他们的故乡绝对不止外贝加尔一带,分明还有更远或更多的地方。至于他们留下来的痕迹,除了墓地,除了前文中说到的姓氏、山名,我们观察到的似乎还有当地的一些方言。比方说,在同心及其周边一带,人们说某人脾气不好、火气大,就会说他(她)很“戗”,例如:“还没说几句,他就把我“戗”回来了。”“戗”比“顶”更有“武器性”,更的杀伤力,指言语冲突,两人说“戗”了,就是两人吵了起来。但奇怪的是,在当地,两人说“戗”了人们却喜欢用另一个词——杠杠,一般是指较粗的棍子,在汉语里有着由名词向动词的转变,在同心当地及其周边,人们把两人说“戗”了,叫两个人“杠”上了,并由此延伸,将将发展成了一个西北人都能听明白的词汇——抬杠——争辩、顶牛。但当地人说“杠”,还有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打架了,说两个人杠起来了,可能是指他们打了起来。这或许就是当年作为战斗民族的匈奴给予当地方言的影响吧,让当地的方言有了些许军事或者打斗、战争的味道。还有,如果某人去世,过去当地基本用这个词——交零。

啥是“交零”呢?也许就是一些人今天说的交白卷、考零蛋,但在过去,它却是军事用语——战争过后,总得有个打扫战场的,长官分配的活儿,下属就得有交代、有汇报。打扫完战场的士兵,向长官去报告,人们问他:“你干什么去呀?”他说:“交零去”。就是去向长官交差。没了战争,“交零”被用于生活中,有人去世了,大家都说是“交零”了。

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了,它相互交融的过程,在大多数时候,人们不能直接看到、摸着,但却深入了我们的生活。按司马迁的说法“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宁夏的匈奴墓葬很切合实际地让人们看到外贝加尔及其以远以广的“古中国”,而不仅仅是历史上被封闭在长城以内的汉族人。从外贝加尔到今天的宁夏,匈奴人为后世留下了一条可以让人感慨万千的漫漫长路。如同李元昊建立的“大夏”,蒙古人把这里取名“宁夏”,匈奴人其实也是“夏”。范文澜先生说的口音,在此成了文物,会说话但一直都在沉默的文物,它不应该被限于兰州与银川之间,还应包含着整个河套地区,甚至更广阔与遥远的地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时期,一个在河套地区独立于东汉朝廷之外的民族政权
...日逐王率领四万人南下归汉称为南匈奴,被安排在汉朝的河套地区。而留在漠北地区的匈奴人称为北匈奴。南匈奴依附于东汉王朝依附于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汉朝控制的河套地区。借着汉朝军队
2023-02-02 21:17:00
一旦中原王朝没能拦住胡马,让他们度过了阴山会怎样
...南北坡度不对称,北坡缓缓滑向沙漠隔壁,南坡却陡降至河套平原,落差约一千米。阴山山脉像一堵墙,阻隔了蒙古高原吹来的风沙和冷空气。阴山山脉南北差异明显,以南为外流区,属黄河、海河
2024-06-01 20:39:00
...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以至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随后蒙
2023-03-17 15:30:00
考古发现陪葬品,证实匈奴毫无人性
匈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游牧帝国。公元前三世纪,冒顿统一了漠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他们东毁东湖,西毁大越,北毁定陵,南毁汉朝。匈奴疆域辽阔,军事实力雄厚,这在古代是史无前例
2023-07-19 16:54:00
蒙恬北伐真的是打击匈奴这么简单吗
...史上秦始皇曾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是一段不容置疑的光辉历史。但是今天我要对这段历史做个补充:蒙恬大军与匈奴交过手确实不假,但是秦始皇让蒙恬北伐绝对
2023-05-16 06:23:00
聊聊秦汉之脊梁——河套八郡
河套是黄河的脊梁,秦汉、隋唐定都关中,河套地区不容有失,是朝廷重点经营的区域。河套地区,大致是黄河“几”字上半部分,乃河曲丰旷之野。黄河在这一带的支流和岔流,有点像套马的绳索,因
2024-04-12 21:55:00
秦始皇为什么修建了万里长城?
...中原诸侯国混战,匈奴趁机强大起来,占据了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肥沃的草原,并且逼近了秦朝的边境,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对南北两个方向用兵,先是南征百越,然后是北击匈奴。公元前21
2023-08-23 14:37:00
匈奴人没有文字怎么记账和发号施令?
...?根据专家的考证,都是使用汉字记载的。匈奴人发源于河套地区,离中原只有咫尺之遥。据《史记》记载,其祖先就是“夏侯氏”。秦国人移居到匈奴不少,秦统一之后流入匈奴的人就更多了,汉
2023-05-18 11:00:00
...战”打响。这里的“河南”不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而是指河套地区。黄河从青藏高原南下,从陇西郡拐了个弯一路北上黄土高原,直抵阴山南麓。又沿阴山东进定襄郡奔腾向南至华山脚下,再一路向
2024-04-13 20: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