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相信对于大部分的DIYer来说,与主板上的PCIe插槽打交道仅限于安装显卡。但实际上,PCie插槽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
PCIe,它的全称叫PCI-Express,由英特尔提出的总线标准,原名叫“3GIO”,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而在此之前,它还有三个“前辈”,分别是ISA、PCI以及上一代显卡接口AGP。在早先的主板上,甚至会出现PCIe、PCI与AGP三代同堂的情况。
而PCIe的出现,终于实现了对于整个主板的总线接口的统一。PCIe采用了点对点串行连接,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比PCI以及ISA这种共享并行架构更有优势,还能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接口带宽。
那么PCIe是如何实现不同产品接口带宽的差异化?首先我们要知道,CPU内建的PCIe通道数是有限的,因此PCie接口就采用了通道分配的方式来实现。在PCIe接口标准中,拥有x1、x4、x8以及x16这几种类型,并且有不同的插槽长度,其中通道数最高的x16就是显卡以及计算卡专属接口,也就是最长的那个插槽。
而PCIex8虽然在规范中有固定的插槽,但在主板上的体现往往也是一个PCIex16长度的插槽,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插槽内部的触针数量只有一半,可以仔细看下图。因此PCIex8插槽通常也是用来安装显卡的,但是由于通道数量少了一半,性能会有一些下降。
至于PCIex4,虽然在规范中也有对于长度的插槽,但在主板基本没有独立配备(早期主板是有的),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PCIex16长度的插槽,但内部的触针相对于PCIex8更少,如下图。
另一种就是大家所熟知的NVMeM.2固态硬盘的插槽了,但有意思的是,部分低端主板的M.2插槽里面通道数会缩水到x2,这同样会导致固态硬盘性能的下降。
而PCIex1插槽,在主板上就比较常见了,其长度仅有PCIex16插槽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它的传输带宽也更低,但是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可以用来扩展无线网卡、专业声卡、机械硬盘磁盘阵列卡、多接口网卡等设备。
然而有个比较有趣的地方,就是无论PCIe插槽是何种规格,插槽中的缺口左侧长度和触针数量都是一样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设备可以混插么?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设备金手指的长度符合,就完全没问题,例如PCIex1的无线网卡、声卡等,你完全可以插到PCIex16的显卡插槽上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