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不但为自己发明了“皇帝”这个被沿用两千多年的称号,还将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追封为了“太上皇”。数十年后,出身布衣的汉高祖刘邦登上皇位,其父刘太公原本只是个普通老农,却因为儿子当上皇帝而被尊为太上皇。
从此之后,往往是那些被迫将皇位禅让出去的皇帝才被尊为太上皇,如唐高祖、唐玄宗等等。此外,清朝的乾隆帝为了在位时间不超过祖父康熙帝,选择了提前禅让给嘉庆帝,但仍然以太上皇身份把持朝政。和他们大不相同的是,北魏的拓跋弘竟然在年仅十八岁时就主动放弃皇位成为太上皇,后来又以太上皇身份亲征并取得大胜。然而,他年仅二十三岁就离奇暴毙,令人颇为不解。
北魏兴光元年(454)六月,文成帝拓跋濬出巡阴山,次月,随行的宫女李氏生下拓跋弘,并因此晋升为贵人。作为拓跋濬的长子,拓跋弘年仅三岁就被立为太子,但由于北魏时期“子贵母死”的传统,李氏被赐自尽。尽管自幼丧母,但拓跋弘展现出了许多可贵品质,《魏书》称赞他道:“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
和平六年(465),拓跋濬去世,年仅十二岁的拓跋弘登上皇位。由于拓跋弘尚且年幼,车骑大将军乙浑把持了朝政,大权独揽的他害死了许多政敌,后来又逼迫拓跋弘将其封为大丞相,一时间位极人臣。天安元年(466),冯太后发动政变除掉了阴谋篡位的乙浑,随后临朝称制,总揽北魏的军政事务。
根据《北史》记载,不甘寂寞的冯太后招揽了许多男宠,其中格外受宠的李弈因犯罪而被拓跋弘下令处死。宠臣被害的冯太后勃然大怒,于是要求拓跋弘退位。皇兴五年(471),不堪压力的拓跋弘声称打算将皇位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这个想法因为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而作罢。令群臣没想到的是,不久后拓跋弘竟然直接将皇位传给了年仅五岁的太子拓跋宏,也就是日后大力进行汉化改革的北魏孝文帝。
见状,群臣急忙纷纷上表,表示拓跋宏现在太过年幼,还是应该由太上皇拓跋弘代为处理朝政。数日后,拓跋弘移居到了简陋的崇光宫中,开始作为太上皇治理国家。延兴二年(472),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来犯,身为太上皇的拓跋弘亲自率军北上御敌,并轻松击败了来犯的柔然军队。仅仅是击退柔然还不够,拓跋弘还率军深入漠南,追击柔然军队千里之遥,在彻底取胜后才终于班师。
拓跋弘的亲征取得了辉煌战果,但在治国方面,年轻的他可谓相当缺乏经验。举例来说,他曾下诏将塞外胡人大量迁居到中原,试图推动久经战乱的中原地区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官吏都采取粗暴的方式强行移民,这招致了普通百姓的强烈反对,也导致了许多人为了反抗政策干脆成为了流民,乃至于山贼、土匪。
众所周知,拓跋弘之子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如改贵族姓氏为汉姓、迁都洛阳等。其实,拓跋弘掌权时就已经开始废除北魏社会中原本残留的奴隶制,开始效仿中原王朝进行封建改革了。得益于拓跋弘的改革,北魏社会得到了发展,民族关系也有所缓和。另外,拓跋弘还曾下诏鼓励农业发展、禁止滥杀牲畜、严惩贪官污吏、坚持依法用刑等,这些都体现出其政治才华。
承明元年(476),二十三岁的拓跋弘突然驾崩于永安殿,由于史书对于具体原因没有任何记载,这就导致其死亡显得格外离奇。对于拓跋弘之死,许多人都认为是冯太后将其暗害。除了上文提到的冯太后、拓跋弘之间的矛盾外,拓跋弘死后冯太后得以重新掌权,俨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此外,相传孝文帝逐渐长大后,冯太后又因为担心其威胁自己的地位而试图将其饿死,这说明了在世人的心目中,她为了权力的确能够做出弑君这样大逆不道之事。总的来说,作为拓跋弘之死的最大赢家,冯太后确实很难洗清自己的嫌疑。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年轻也是唯一亲征过的太上皇,拓跋弘短暂的一生可谓十分精彩。和许多年幼即位的君主一样,拓跋弘曾长期被权臣、太后架空,但他掌权后很快有所作为。如果不是突然驾崩,恐怕拓跋弘能够成为北魏乃至于整个中国历史上一位为人称道的明君。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给他更多展现自己才华的时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20: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