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0月10日讯“从医院到乡村,改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为群众服务的初心。”在市妇幼保健院派驻的沂南县砖埠镇西岳庄村,即将结束两年“第一书记”任期的张静,讲述着村子的蜕变。两年来,她聚焦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基建完善,通过发展中草药种植、招引文旅项目、建设办公楼、壮大党员队伍,为西岳庄村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三请驻村,把想去乡村的初心写进三封申请书里
“我想去乡村,不是一时冲动,前前后后申请了三次呢,心里早就扎了根。”张静坐在村里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服务大厅里,回想起在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日子,她也经常遇到来自偏远乡村的患者,“从那时起我就想,要是能去乡村,有机会为他们做点什么,该多好。”
其实,在最初的帮扶规划中,乡村“第一书记”岗位因需长期驻守,面临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简陋、应急保障难度大等问题,从安全保障角度出发,“原则上优先选派男同志”成为不成文的惯例。当医院发布招募通知时,张静第一时间报了名,却未通过。张静不气馁,“我知道农村条件苦、风险高,但正因为这样,才更需要有人深入到基层,为当地百姓做实事。作为共产党员,哪里需要就该去哪里。”于是,经过严格的考察,张静成为该院第一个外派驻村的女书记。
谋定产业:让中草药成“致富草”
初到西岳庄村,张静便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她发现村里山地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非常适合种植丹参等中草药,但长期以来,村民们因缺乏技术、销路不畅,始终不敢尝试规模化种植。“既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就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她着手将中草药种植作为村里的特色产业来培育。

然而,产业起步之路并不平坦。“种中草药能赚钱吗?万一卖不出去咋办?” 面对村民的疑虑,张静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前往周边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考察学习。“亲眼看到人家一亩地能赚好几千,村民们的态度慢慢有了转变。” 张静回忆道。
为解决技术难题,她多次请教农业专家,进村手把手教村民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为打通销路,她主动对接市内多家中药企业,签订收购协议,让村民吃下“定心丸”。经过不懈努力,当年如今西岳庄村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已扩展到40多亩,村里还成立了党支部领办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吸纳村民就业。
激活潜力:让乡村旅游“火” 起来
“光有中草药产业还不够,要让村民的收入渠道更多元。” 在发展中草药种植的同时,张静又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生态资源。西岳庄村“有山有水有古树,有情有景有故事”,还曾被评选为市级古村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但由于缺乏规划和基础设施,这些资源一直 “养在深闺人未识”。
驻村期眼瞅着过半的时候,张静常觉得时间紧迫,总想依托好村里的资源禀赋,在文旅产业招引上再多下功夫。为引进项目,她和村主职干部一起先后对接了多家企业。起初,多家企业对市场预期和项目前景心存犹豫。张静和村主职干部没有放弃,多渠道对接资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上半年,他们成功招引某国有企业投资村内科技农业文化旅游项目,新成立沂南山人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中草药康养+ 生态观光+文化旅游”线路。目前项目已进行招标意向公开,一期预算7.2亿元。
完善基建:让办公楼成“便民楼”
“以前村里的办公条件特别差,三间破旧的平房,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头房,地基下沉7-10厘米,雨天漏雨,冬天透风,是个危房,党员在里面开个会都坐着不安心。” 提起过去的村办公楼,村书记张磊感慨万千。张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列为重要民生工程。

新建党群服务中心需要大量资金,张静四处奔走,积极争取财政项目经费和村内能人、企业捐款,多次前往相关部门汇报村里的情况,提交建设方案和经费申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为村里争取到基建经费近一百万元,用于建设新党群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协调建筑企业全额垫资,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开工,顺利完工。
新党群服务中心有两层,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建设过程中,张静全程参与,从图纸设计到施工监督,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她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在办公楼内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村卫生室和活动室。“现在办事方便多了,在便民服务大厅就能办理医保、社保等业务,还有按照省级标准打造的村卫生室,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也会来坐诊,真是太贴心了!” 村民表示。
今年年初,新办公楼正式投入使用。启用当天,村民王大妈第一个来便民服务大厅办医保年审,不到10 分钟就办完了。如今,这座办公楼不仅是村两委的村务办公地,更成了村民“办事有窗口、健康有保障、学习有场所” 的便民服务综合体。
强化党建:让党员成“领头雁”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只有把党员队伍建强,才能带领村民更好地发展。”张静深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初到村里时,党员队伍存在年龄偏大、活力不足的问题,年轻党员寥寥无几。为壮大党员队伍,同时把好党员入口关,张静制定了严谨的党员发展计划,注重从年轻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和村干部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她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第一书记讲党课” 活动,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带领党员参与村里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服务。同时,她还利用市妇幼保健院的党建资源,与医院行政三支部开展联合共建活动,在加强党建互学共建、义诊惠民、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下功夫,组织“联动互学促提升,爱心义诊送健康”等各项活动。
两年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新发展预备党员2 名,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得到显著优化。这些新党员在村里的产业发展和民生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 “领头雁”。“在张静的带领下,我不仅入了党,还成了种植合作社的技术骨干,现在经常帮村民解决种植难题,感觉特别有意义。” 年轻党员朱佳琪说。
初心不改:让乡村振兴“再提速”
两年的驻村时光,张静的笔记本写满了3本,皮肤晒黑了好几度,她用实干和担当,让西岳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草药种植成了村民的 “致富草”,乡村旅游成了村里的 “新名片”,新党群服务中心成了村民的 “便民楼”,党员队伍成了乡村振兴的 “主力军”……如今的西岳庄村,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村民富裕,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虽然即将结束‘第一书记’的任期,但我对西岳庄村的感情不会变,会继续关注村里的发展,继续全力协助村里推进文旅项目开工建设。我们村要牢牢抓住这个村庄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升整个村庄价值,使村集体可以将资源变资本,投入项目运营,增加集体收入,村民也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张静这样说,她深知,只有走从农业到农商文旅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才能让西岳庄村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我只是做了该做的,真正的功劳,是村两委和村民们齐心干、努力干。”张静始终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扎根乡村的“第一书记”躬身力行、服务群众的真实写照,也为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增添了动人的色彩,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