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王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作为乌鲁木齐城市后花园的农十二师(现十二师)一〇四团,为了服务好乌鲁木齐市民的“菜篮子”,也为了给职工群众开辟一条新的增收致富渠道,团领导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组建蔬菜站,兴建蔬菜温室大棚。经过调研勘察规划,最后选定在南戈壁兴建。
温室大棚规划3000亩,前期建设1000亩。团里选派新疆农业大学毕业的技术员李全德担任蔬菜站的站长,带领团里新分配来的6个大学生做技术指导,各连队也动员选派了180名职工参与,每户分3亩地建大棚。
1991年7月10日进站,9月13日试种南区1000亩地,眼看着蔬菜苗渐渐破土生长,没想到当年11月13日,突然刮了一场大风,180个大棚的绝大部分塑料薄膜被大风刮走。职工们眼看着辛苦努力的心血成果毁于一旦,一个个垂头丧气。
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脆弱的。眼看着蔬菜大棚第一次开建就遭此厄运,团领导说,要治坡,先治窝,一定要把人心稳住。团领导对李全德说:“老李啊,你一定得盯住,菜篮子工程绝不能放弃,全乌鲁木齐的市民都期待着我们的蔬菜呢,一定要把职工的情绪安抚好,有什么困难团里解决!”李全德听完领导的话,抹掉泪水,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蔬菜站的高压线被刮断,无法抽水,李全德就用大水桶拉水送过来,同时给职工送来粮食与清油。受灾的群众感动地说:“在我们最困难时,团里并没有忘记我们,我们没有被抛弃!”就这样,180位职工原本打算退却的心总算安定下来了。
第二年开春,总结头一年的经验,蔬菜站积极植树造林,三行榆树,三行杨树,种了90米宽、1300米长的基建防风林带,450亩基干林防护网。
当年冬天,再次刮大风。由于蔬菜站事先做了林带的防护,阻挡了“风魔”的进攻,损失降低了很多。
每次风灾过后,李全德都带领职工们重新做温室薄膜,连夜熨烫好,天明拉到地里重新安好。一个冬天重新做了三次。毁坏的作物也是如此,种了毁,毁了种,有的竟然补种了三次。
就这样,历经3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1994年,第一批种植成功的蔬菜,在当年5月被采摘下来,送到了乌鲁木齐市民的餐桌上。至此,一○四团在荒原上开辟的第一个温室大棚建设成功了,乌鲁木齐市的菜篮子工程从此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0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