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清朝,有著名的“满洲八大姓”之说,指的是除了爱新觉罗以外,其他最为显赫的八个满洲家族。其实,清朝早期并没有这个说法,这个说法起源于乾隆时期。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帝命大臣福隆安编撰《钦定八旗通志》,福隆安在《八旗通志初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满洲的人物和家族的记载,即“人物志”和“氏族志”。在编撰“氏族志”的时候,福隆安按照当时的显赫程度,将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八大姓氏放在了第一梯队。
后来乾隆又命弘昼等人编撰《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该书也沿用了《钦定八旗通志》里的姓氏顺序。由此一来,上述八姓便被人称为“满洲八大姓”。也就是说,清朝立国本没有“满洲八大姓”,是福隆安首次提出了这个说法。
其实,福隆安本人来自富察氏,该姓氏也属于“满洲八大姓”之一,福隆安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弟弟,名叫福康安。另外,福隆安的父亲傅恒、伯马齐也都是清代名臣。尤其是马齐,当了30年的“宰相”,以他为起点,富察家族开启了200年的家族荣耀。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马齐,希望通过史料,带大家认识这位富察家族的领军人物。
一、起底富察家族
富察·马齐,是富察家族第5代人,《清史稿·列传七十四》记载:
马齐,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米斯翰子。
和古代许多世家相比,富察家族的历史并不算久远,最早仅能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富察家族的祖先名叫旺吉努(马齐的高祖父)。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曾亲自游说旺吉努,希望旺吉努能和自己共建女真大业。旺吉努被努尔哈赤说动,但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于是派长子万吉哈(马齐的曾祖父)带领全族成员支持努尔哈赤。
后来,万吉哈战死,他的儿子哈什屯(马齐的祖父)承父业,担任皇太极的前锋,因打仗勇猛,深得皇太极青睐。顺治登基后,哈什屯曾担任议政大臣,封一等公爵。顺治十三年,哈什屯退休,他的儿子米思翰(马齐的父亲)被推到前台。
康熙十二年,米思翰任户部尚书,康熙当时有意撤“三藩”,满朝大臣都持反对意见,只有三位大臣支持。《清史稿》记载:
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主撤,明珠和之。
支持康熙撤藩的三位大臣分别是米思翰(户部尚书)、莫洛(刑部尚书)和纳兰·明珠(兵部尚书)。
接下来,三藩之乱爆发,米思翰亲自请领兵去阻挡吴三桂的主力,因身受重伤,回到京城后不治身亡。
米思翰去世后,康熙非常伤心,赐厚葬,追谥“敏果”。米思翰留下四个儿子,分别是马斯喀、马齐、马武、李荣保。
下图为笔者绘制的富察家族主要人物关系图:
富察·米思翰去世的时候年仅43岁,康熙感念他的功劳,将他的四个儿子全部安排到国子监读书。
《清史稿·马齐传》记载:
由荫生授工部员外郎。
“荫生”指的是靠着父亲或祖先的功劳获得国子监读书机会的学子。清朝的“荫生”有两种,第一种是遇到普天同庆的日子,皇帝赏赐给朝廷重臣子孙的福利,称为“恩荫”。第二种是父亲或祖先牺牲,朝廷给予子孙的特殊照顾,称为“难荫”。马齐兄弟四人属于后者。若干年后,这四位兄弟在仕途上都很有作为,他们有两人被封公爵,老大马斯喀混得最差,但他也是内务府总管。
马齐排行老二,在四个兄弟中,他性格最为憨厚。他为人耿直,学习踏实,懂得刻苦钻研。《清史稿》云:
历郎中,迁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出为山西布政使,擢巡抚。马齐入觐,上褒其居官勤慎,勉以始终如一。
因为父亲的原因,马齐从国子监的荫生直接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从五品),这种提拔是较为罕见的。
后来升任内阁侍读学士(从四品)。康熙二十四年,33岁的马齐被康熙任命为山西布政使,正式成为从二品的朝廷大员,主政一方,一年后,马齐升任巡抚,变为封疆大吏。
综上所述,马齐所在的富察家族是一个功勋世家,它几乎和大清朝共同崛起。在那个论出身的年代,马齐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只是马齐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他会将富察家族再度推上另一个高潮。
二、庙堂新星的诞生
康熙二十六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小于成龙)因惩治贪腐名动天下,康熙大悦,加封于成龙为太子少保,同时,康熙下旨,让大臣们推举其他清廉官员。不久后,朝臣们共举荐三位“清官”,其中就包括马齐(另外两人是范成勋、姚缔虞)。
康熙看到马齐的名字时,联想到富察家族的过往,因而对马齐更加重视。在康熙的造势下,马齐和于成龙(下图)一起,成为了当时廉政官员的“双子星”。
同年,广东巡抚张汧被御史弹劾有贪污受贿的情况,康熙派刑部侍郎色楞额去广东调查此事。由于张汧是权臣明珠举荐之人,色楞额惧怕明珠,不敢据实查奏。康熙大怒,另外派马齐和于成龙二人携手赶往广东重查张汧案。马齐和于成龙二人都属于铁面无私之臣,经二人一番查证,证实了张汧敲诈勒索、贪取民财等罪状,并且牵连出广东官员数十人,大多都是明珠的党羽。马齐和于成龙直接将调查结果上报给了康熙,得到了康熙的首肯。不久后,广东官场被重新洗牌,马齐和于成龙二人也名声大振。
张汧案是明珠倒台的导火索之一,第二年春天,康熙决定罢黜明珠。就这样,在康熙朝权倾朝野十余年的大权臣明珠倒台。虽然说,在史书记载中,扳倒明珠之人是郭琇、高士奇等人。实际上,明珠倒台事件恰恰是马齐仕途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毕竟,马齐也是扳倒明珠的重要参与者。
就在明珠倒台的下个月,马齐升任左都御史,成为朝廷大员。一年后(康熙二十八年),马齐被康熙派往北境处理边界问题,这期间,马齐做了一项重要的贡献:
清朝时期,专门处理朝廷与少数民族或邻国的具体事务的机构叫理藩院,此机构创始于皇太极时期,最初叫“蒙古衙门”。由于理藩院的特殊性,自它创始以来,一直采用满文和蒙文记录档案,马齐多次前往理藩院调阅边境资料,觉得甚不方便,于是他向康熙建议:
“垂之史册,关系甚钜。其档案宜兼书汉字,使臣并参用汉员。”
马齐的建议得到了康熙的批准。清朝理藩院的存档从康熙二十八年开始增加汉字记载,这些用汉字记载的清朝“官方资料”被留存至今,对后世研究清朝历史和外交文化来说,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古人,首先要看他对历史的进步、对文化的发展有没有做出过贡献,毫无疑问,马齐属于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马齐在康熙中期,曾一度炙手可热。康熙二十九年,康熙让马齐以左都御史的身份位列议政大臣,这在清朝还是第一例。
盛京受灾,康熙钦命马齐前往赈灾;康熙第一次征讨噶尔丹,命马齐打前站;康熙第二次征讨噶尔丹,马齐被康熙留在京城辅佐胤礽。康熙三十八年,马齐因处理山西亏空案立下大功,被康熙拜为武英殿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并赐匾“永世翼戴”。此时的马齐,还不到50岁。
种种迹象表面,如果不出意外,马齐将会是今后20年间最重要的朝廷重臣之一。与此同时,马齐的其他三位兄弟也纷纷走上庙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马齐也有栽跟头的时候。
三、栽了个大跟头
马齐从康熙二十七年升任左都御史以来,一路高升,从未遇到挫折。然而,到了康熙四十七年,马齐却栽了一个大跟头,因为这一年,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康熙废黜了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胤礽在跟随康熙塞外行围时,私下窥探康熙的龙帐,举止异常,行事狂悖,让康熙大失所望。再加上大阿哥胤褆的添油加醋,将胤礽私藏贡马等罪名公之于众,康熙一怒之下,决定废黜胤礽。
康熙晚年,诸位皇子年富力强,对太子宝座早有觊觎之心,胤礽的落马,使得诸位皇子蠢蠢欲动,朝局因此动荡不堪。两个月后,康熙接受佟国维的意见,决定让众臣在诸位皇子中推举新太子。根据《清史稿》记载:
储位未定,佟国维奏请速断。上召满、汉文武诸大臣集畅春园议诸皇子中孰可为皇太子者。
佟国维乃是康熙的亲舅舅,又是康熙的岳父。佟国维认为,在剩余的诸位皇子中,八阿哥胤禩最得人心,因此佟国维找到马齐,二人一起牵头,号召大家共同推举胤禩为新太子。
实际上,就在推举新太子的前一天,康熙刚刚召见了胤礽。在康熙的内心深处,他还是倾向于胤礽。笔者此前曾写过胤礽,笔者认为,此时的康熙之所以会选择胤礽,并不是说胤礽有多么优秀,而是康熙认为经过这次教训,胤礽应该可以痛改前非。
只可惜,由于佟国维和马齐的存在,康熙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次日推举新太子,佟国维、马齐等人联名推举八阿哥为新太子,康熙大惊,不仅“出尔反尔”,不承认大家推举的结果,还要向佟国维和马齐问罪,马齐因此栽了个大跟头。
《清史稿·马齐传》记载:
(圣祖)召诸大臣问其日先举允禩者为谁,群臣莫敢对。上曰:“是必佟国维、马齐意也。”
康熙帝晚年虽然怠政,但他并不糊涂,佟国维和马齐联手推举胤禩的事情,康熙一清二楚。马齐平日虽然勤勉,但这件事却彻底激怒了康熙,康熙对大臣们说道:
“马齐素谬乱。如此大事,尚怀私意,谋立允禩,岂非为异日恣肆专行计耶?”
康熙的意思是说,马齐拥立胤禩,是私心在作祟,他是想将来胤禩登基后,他好凭借拥立之功好恣肆专行。
俗话说,杀人诛心,康熙的一席话说得马齐脊背发凉,马齐辩无可辩,只得磕头认罪。
推举新太子事件对朝堂影响巨大,佟国维荣耀一生,也因为这件事被康熙斥责,不得不上书“求死”,好在佟国维身份特殊,他只是被康熙罢免了所有的职务,从此再未染指朝堂。
马齐的身份和佟国维不能比肩,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马齐这次可能要被抄家灭族了。《清史稿·马齐传》记载:
王大臣议马齐斩,马武、李荣保坐罪有差,尽夺其族人官。
当时,王大臣会议上,众臣认为,马齐之罪应当斩首,马齐的兄弟马武、李荣保以及族人等人也应该被株连。
不过,康熙最终决定保全马齐,康熙对众人说:
“马齐效用久,朕意欲保全之……不忍诛,命以马齐付允禩严锢,李荣保、马武并夺官。”
康熙的意思是说,马齐为朕效力多年,我有意保全他,不忍要他性命。康熙最终决定将马齐交给胤禩来看管,并且将马齐的兄弟马武、李荣保都夺官免职。
笔者此前曾写过一篇关于胤禩的长文,我认为胤禩是一位有能力且有手腕的皇子,只可惜,他因为生母(胤禩生母良妃出生于辛者库)等问题,入不了康熙的眼。
笔者认为,马齐之所以会跟随佟国维选择推举胤禩,本质上并不是马齐属于胤禩一党,而是马齐性格憨厚,在佟国维等人的引领下,马齐当时也认为胤禩是比较适合的太子人选。换句话说,马齐推荐胤禩,公心是大于私心的。这是马齐和佟国维的不同之处。
四、历相三朝,年逾大耋
不过,马齐是幸运的,他被康熙晾了一年,然后再次被重用。
在马齐栽跟头的第二年,康熙考虑到马齐熟悉北境之事,便让马齐复职(暂未恢复大学士职务),派往北方处理边境事务。同年,马齐的诸位兄弟也纷纷复职。这样以来,富察家族算是恢复了生机。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马齐的忠恳表现再度赢得康熙的充分信任,康熙重新拜马齐为武英殿大学士,在康熙生命的最后几年,马齐一直辅佐康熙。只是,不管九子夺嫡进行得多么激烈,马齐都再未参合立储之事。
康熙六十一年冬天,康熙帝于畅春园驾崩,四阿哥胤禛登基,是为雍正帝。雍正继位当月,马齐就和胤祥、胤禩、隆科多三人一起,被任命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后来的结果说明,雍正重用胤禩,只是想拉拢胤禩背后的势力,待雍正坐稳皇位,他逐渐清算胤禩党羽。而作为胤禩曾经的支持者,马齐却并没有遭到雍正的报复。根据《清史稿》的记载,雍正登基后,先是赐予马齐一等伯爵,然后又改任马齐为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晋升太保。在给马齐的圣旨上,雍正直言道:
马齐任大学士二十余年,甚属敬谨宽厚,皇考出巡,每常随从,殊为出力。此番大事,又公同善为办理,黾勉勤劳……
笔者认为,雍正之所以会信任马齐,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马齐并非胤禩一党,他当初举荐胤禩为“新太子”,并非因为他和胤禩有多么深的利益关系。第二,雍正帝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尤其在识人用人方面很有一套,雍正知道马齐忠厚,是可用之才。
雍正皇帝是一位擅长革新的帝王,他在位的前几年,清理亏空,推行新政,军政大事基本上由马齐、张廷玉和胤祥几人鼎力支持。然而,大家只看到雍正改革的成果,却忽略了背后默默付出的马齐等人。
马齐在雍正朝服务了近十年,在马齐的带领下,富察家族迎来了自大清开国以来最鼎盛的时刻。当然,雍正也看出了富察家族所具备的政治能量,早在雍正五年,雍正便做主把马齐四弟李荣宝之女富察氏许配给了四皇子弘历。弘历当时是雍正最看重的儿子,雍正此举,大有深意。
雍正十年,78岁的马齐请求辞官归隐,雍正念其功勋卓著,特命其在家荣养,所有职务和待遇不变。同年,雍正召云贵总督鄂尔泰入京,接替马齐的位置,马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雍正十三年,83岁的马齐再次提出辞官,雍正看到鬓发皆衰的马齐,最终决定允许他辞官荣养。马齐这才卸下庙堂上的重任,闲居家中。
虽然马齐已经辞官荣养,但雍正仍给了他极高的荣养规格。
在马齐辞官的同一年,雍正帝驾崩了。
也就是说,马齐做了雍正13年的肱股,在辅佐雍正创立了一个“治世”后,几乎和雍正同步告别政治舞台。
圆明园内,雍正帝辞世,四皇子弘历登基,是为乾隆帝,而富察氏则被册封为皇后(孝贤纯皇后),马齐因此成为了皇后的伯父。
从烈士功勋之子,变成庙堂重臣,再从庙堂重臣变成皇家外戚。此时的富察家族在马齐的带领下去,显赫程度一时无两。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此时的马齐虽然地位隆宠,然毕竟年事已高,乾隆四年,马齐病重,乾隆携皇后、皇长子等人亲往马齐府中探望,不久后马齐病逝。乾隆伤心不已,下旨曰:
“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一句“举朝大臣未有及者”,给与了马齐最高的评价。
马齐终年88岁,乾隆赠其为太傅,追封“一等公”,谥“文穆”。
马齐辅佐一生横跨康雍乾三朝,被三代帝王视为“肱股”,他在康熙朝担任左都御史,为康熙澄清吏治。马齐虽然犯过错,但在康熙的保全下,他仍为康熙晚期做出重要贡献。
在雍正时期,雍正改革励新,马齐等人在帝王背后鞠躬尽瘁,埋头苦干,他不是雍正,但却是雍正的强力中枢。马齐虽然没有在乾隆朝做出具体贡献,但他教导子侄,富察家族在此后人才辈出,前后荣耀了近200年。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加上马齐同期的同僚太过出众,在佟国维、张廷玉、鄂尔泰等人的映衬下,马齐的历史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曾被低估,笔者对此略表遗憾。
《庄子·说剑》中有句话: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
马齐的一生,整治贪官是为“勇”,刚正自守是为“廉”,兢兢业业是为“贤”,黾勉勤劳是为“忠”,虽曾犯错,却瑕不掩瑜。抛开封建因素的影响,马齐称得上是风流人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2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