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10: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当年一部《闯关东》,让观众仿佛回到了曾经的辛酸岁月,对历史、对关东都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现在人来说,“闯关东”可能只是三个轻易就能说出口的话语,但在那个年代,一旦决定“闯关东”,就意味着一种对命运的选择:不仅要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更要时刻提防来自朝廷的迫害,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忧!因此,在人们决定“闯关东”、燃起希望的同时,也将自己置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心中的那份纠结和苦楚是我们根本无法体会的

那么当时要闯的“关东”具体是指哪里呢?说白了,关东指的就是现在的东三省,因为其在山海关以东而得名。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关东和大清之间渊源颇深,严格讲,关东算得上是大清的“发源地”和“根据地”,故而,在大清历代统治者、尤其是前期统治者眼里,那里属于满洲人的“圣地”,是不允许汉人前往的。

那关东以前就很繁华吗?不,关东地区天气寒冷,本就人烟稀少。在明清交替时,又饱受战争之苦:明朝后撤会烧毁沿途村庄,清兵攻下城池又提倡“屠城”。因此,不是迫于无奈,中原地区的人们很少有人会想到那里去生活。但那里也不是一无所有,富饶的人参、貂皮、鹿茸等特产还是能够吸引商贩前往,这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商机就有利益,也就会有不顾清廷禁令、铤而走险的人,这就是最早的“闯关东”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大清对于关东的态度有过几次大的起伏:

·顺治十年,顺治皇帝专门下诏,招抚流民来开垦关东,并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各地生活落魄的穷苦百姓纷纷前往。这是“闯关东”的第一次高潮;

·然而,到了康熙七年,清政府宣布关闭山海关,顺治时期的所有政策都宣告终止。值得一提的是,朝廷不但禁止流民进入,而且还下达了“逐客令”,让汉民离开。雍正时期也秉承了这一观点,但是,往往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没有太严苛地追究,对于那些偷盗人参的人,也是网开一面;

·到了乾隆朝,这一禁令再次升级,而且乾隆皇帝还为汉民制定了离开的时间表,若有抗旨不遵者,就直接下狱、甚至就地处决;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一:保存习俗。

在大清进入山海关后,满文化几乎被汉文化所吞噬,统治者认为只有关东地区尚且没有受到影响,所以,想让这个地区保留满洲人的生活习俗;

二:保存资源

清廷也知道关东地区资源丰富,在他们看来,这些资源应该属于那些留守的满洲人,如果继续让汉人存在,势必会造成过度开发,这不符合满人的利益;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在几位皇帝中,乾隆时期的政策无疑最为残暴。乾隆上任第一年,就对松懈的封禁政策收口。

首先,他下令停止往东三省发配汉族人犯,管你几级官职还是下等贱民,统统改发烟漳之地,也不管条件恶劣能否生存,反正东三省你别去,容不下你。光改发人犯还不放心,还得改建制,加强边卡的军事力量。第三年,降旨把包括威远堡在内的六个关口的文官改成武职。乾隆皇帝的紧箍咒一道接一道,第三道,应刑部右侍郎韩光基、工部右侍郎索柱等人请求,谕旨山海关官兵,严查出入关的闲散人等。第六年,下令严禁吉林等处的八旗官兵招募流民耕种。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乾隆继承了皇太极式的行事风格,对查办流民不利的官员果断制裁,而且出手生猛,被降职调任或卸任的官员一个接一个。奉天府尹霍备,因核查四万七千余口流民出关案责任心不强,敷衍懈怠,“请将霍备解任来京,交部议处。”这位奉天府尹是省级高官,还有倒霉的吉林界内的武将,因禁止流民不利而步了霍备后尘的人不在少数

清廷为什么要禁止汉民进入关东

由此可见,当时的“闯关东”其实是在拿生命冒险。可笑的是,乾隆皇帝的禁令是为了保障关东不受汉文化侵蚀,而他本人却在汉文化的熏陶下成为“书画大师”。

历史的车轮一直是向前的,1860年,咸丰帝彻底放开了“闯关东”的禁令,让出关谋生成为一种合法行为,这才又一次掀起了“闯关东”的浪潮,从而也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全面发展,就这一点来说,咸丰皇帝的功劳还是很大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人“闯关东”的初期生活是什么样的?
...制,一些胆大的山东人从关外回来,他们带来的不止有与关东人互市的收益,还有重要的信息,说关东那嘎达有肥沃的黑土地、丰茂的深林、遍地的动物、满河的珍珠和满山的金子。于是,自186
2022-12-22 13:36:00
...胡各民族(包括鲜卑、乌桓等)的聚居地。在清末汉民闯关东大潮前,这里长期游离在汉文化外围。满族的先民肃慎人是东胡的一支,唐朝时他们被称为靺鞨,其中的粟末靺鞨积极吸纳汉文化并臣服
2023-04-21 10:17:00
为什么清朝有人冒着生命危险都要闯关东
近代史上有三大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和赶大营,他们有的是为了求发展,也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闯关东。闯关东的主力人群是山东的一些百姓。山东省人口众多,土地又有限,
2023-04-30 15:11:00
...然走上这条“希望之路”。山西人的走西口,山东人的闯关东,以及1942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后河南灾民的西行之路,铸就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几条移民之路。走西口:山西人的苦难史“哥哥你走
2023-05-05 10:52:00
清朝时期为何禁止汉人“闯关东”?
关东在传统意义上泛指以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为主的东北地区,因这一地区处在山海关以东,所以一直被称为“关东”。而闯关东即指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是历史上中国对东北进行开发的重要
2023-09-13 06:57:00
清末年间大批山东人不去隔壁的江苏,而是远上苦寒之地的关外
...地的关外。他们为什么非要与自己过不去呢?一、为何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与闯关东是晚清时期三股大型移民潮。其中闯关东丰富了关外的人口,至今东北人中至少有45%的祖籍来自于山东。可
2023-02-13 14:02:00
山东人为何非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饶的南方
山东人当初“闯关东”,为何非去寒冷的东北,而不去富饶的南方?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这首打油诗的作者,是山东莱阳人孙良,他也被称为山东人东
2023-02-11 10:14:00
东北为什么这么猛
...明朝依旧没有彻底放弃开发东北平原的想法。为了巩固对关东地区的统治,明朝将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原的开阔地带划归辽东都指挥使司统一屯田管理,而在黑龙江与松
2023-02-20 14:54:00
汉元帝废除陵邑制,加速西汉的衰落,是真的吗
...的发展关中利益集团已经盘根错节,宣帝时期杜陵提高了关东迁徙标准,而加迁徙丞相列侯两千石,这表明了朝廷矛头开始从关东转向关中,关中内部矛盾成为头等大事,所幸霍光这时还是和宣帝站
2023-02-15 17: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