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7日,“融合创新·数字赋能——共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论坛”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阿卜杜勒·拉希姆博士视频致辞。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白震,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贺迪,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区域中心宋亨艾,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赛班迪・拉宋,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扬波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万山主持开幕式。中国和东盟教育官员、外交使节、相关院校书记、校长、专家、青年学者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宾等近100人参加。
论坛开幕式现场
据了解,本次论坛以“融合创新·数字赋能”为主题,在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的支持下,由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单位主办,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中国—东盟标准,推动中国职业院校师资国际化、教学与课程国际化,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白震致辞
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白震表示,贵州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数字经济领域成果显著,有大数据产业优势。近年来,贵州省教育厅深入贯彻国家战略部署,扎实推动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创新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与保障。目前,贵州省职业教育智慧云平台,汇聚近2万条课程资源、2万余家实习企业及200多个智慧校园应用;9所院校入选教育部公布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名单;在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方面,已汇聚国内外课程资源467门,上线虚拟实验项目超10项。他希望各位嘉宾充分运用这一平台,围绕论坛主题,深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合作,共同为数智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美好未来。
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Hadi Tjahjono(贺迪)讲话
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主任Hadi Tjahjono(贺迪)表示,本届论坛主题与全球尤其是职业教育变革同频共振,职业教育受到东盟各国广泛关注,将智慧教育与数字理念嵌入职业教育发展,已成为推动其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ACC已将技术与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列为优先领域,积极培育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职教交流。为增进相互了解,邀请东盟外交官走进中国职业院校,亲身感受政策与实践;组织中国职业院校赴东盟研学,拓展合作机遇。他说,作为由东盟十国与中国共同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ACC将继续秉持双方领导人共识,深化务实合作,通过加强政策对话、扩大资源共享、协同各方力量,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助力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夯实民心相通之基。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扬波致辞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扬波表示,作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贵州建设职院始终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职业教育,先后建成了贵州建院大数据中心、成立全国建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建设了7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全力推动产教融合与教育国际化进程,为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诚挚邀请与会嘉宾深入研讨与合作,发挥所长、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共同为教育数字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数字化平台展示报告
在数字化平台展示环节,展示了三大数字化平台的创新成果。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区域中心研发的中国—东盟技术教育合作平台已覆盖11国,涵盖38个学科和300多门多语种课程,助力国际交流合作;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是为践行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行动,打造的首个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整合了400余门在线课程,支持“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服务1.6万名国际师生;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AI大模型,具备多语言交互、技能评估、资源整合、跨文化适应等核心功能,展现了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主旨演讲现场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融合创新·数字赋能”这一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王强、广东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陈光荣、马来西亚苏丹阿末沙理工学院 Ms.WanZuraida BintiWan Yusoff、印尼玛琅国立理工学院Prof.IR.Ratihlndri Hapsari,ST., MT.Ph.D等嘉宾分别就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数字学院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分享了各自院校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办学、现场工程师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老挝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参赞苏提达讲话
下午,活动还特邀老挝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参赞苏提达女士代表东盟驻华使馆致辞,她说,今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职业教育合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深化推进,产业链融合加速,催生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绿色经济等新产业的崛起,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快速响应变革。她希望通过强化合作网络、深化数字化转型、推进本土化发展路径等,期待各方携手开展深化协作,让繁荣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未来建筑师”夏令营学员表演
此外,论坛还举办中国—东盟“未来建筑师”夏令营闭幕仪式,闭幕仪式分为东盟青年学生代表做体验分享演讲、颁奖、青年倡议、中国—东盟青年集体表演等环节进行。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尼玛琅国立理工学院签约
论坛最后,还举行了签约仪式。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尼玛琅国立理工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同时,省内4所高职院校也与东盟国家的多所高校进行了现场签约。
“未来建筑师”夏令营合影
据悉,该夏令营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于6月开始启动在线国际青年说活动,从中选拔出来自东盟9国的21名青年学子最终来到贵阳,通过文化体验、专业实践、思想碰撞等,共同探索绿色建筑与文化传承创新路径。
会议合影
特约通讯员 舒雅静
贵州教育报记者 潘国虎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钟俊怡 罗欢
三审 王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