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踏上致富新“稻”路
——独山积极推进耕地“旱改水”提质改造项目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明坤
“秧苗不能插得太深,太深容易死苗,也不能太浅,太浅容易漂秧。”
“这个地方的田埂应该再堆高一点。”
……
正值水稻种植期,走进独山县上司镇拉旺村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放眼望去,已有不少改建好的水田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不远处,人们在水田里忙着整地、起苗、运苗、插秧,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转眼间,一株株青翠的秧苗被整齐有序地插进水田中,在微风的吹拂下展现出勃勃生机,不一会儿,就为空旷的稻田披上了崭新的“绿装”。
“粮田”变“良田”,增产增收是关键。拉旺村王龙土地整治项目种植的秧苗为利思良种水稻,成熟后亩产量可达400公斤至600公斤,项目还采用水质优良的洞深水进行灌溉,成熟后的大米米粒饱满,煮熟后米香四溢,口感劲道,味道甘甜。
同时,通过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旱改水”项目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拉旺村对改造土地集中进行承包,将承包土地交由公司统一种植,发挥专业种植优势,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农户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到基地务工,从事水稻种植,让农户获得“地租+劳务”双份收入。
“我来到基地做工两三个月了,在家门口每天能挣到120元,已经很满足了。”拉旺村村民李文兰兴奋地说,村民们不仅能收到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到基地做工挣钱,提高了不少收入。
“我们优先雇佣周边劳动力到基地就业,单日用工量最高可达65人,极大解决拉旺村群众就业问题。”拉旺村王龙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谭世友说。
近年来,独山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抢抓政策机遇,以耕地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片区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扎实在拉旺村推进“旱改水”试点项目,不仅让土地面貌焕然一新,更“整”活了土地、“整”出了美景、“整”富了乡村。
“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利用率,我们积极推进耕地‘旱改水’提质改造项目。”谭世友告诉记者,拉旺村王龙土地整治项目规划面积为1446亩,净增面积在1000亩左右。
旱地改水田,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而且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推进了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质效,让群众踏上致富新“稻”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