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尤其是耕地保护,对于嘉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嘉兴市素有“鱼米之乡”“浙北粮仓”的美誉。近年来,该市坚持从“国之大者”战略高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十三五”以来,共5次荣获省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土地综合整治连续4年获省政府督查考核奖励。
仓廪实,天下安。嘉兴通过推行“田长制”保护,健全完善建设性、激励性、管控性耕地保护机制,以全省1/10的耕地贡献了1/6的粮食。
推行田长制保护,落实责任一体化
嘉兴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21年,率先在全省建立“田长制”,压紧压实地方党政主体责任,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市、县、镇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耕地保护责任有效落实。
“田长制”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如今,全市已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田长责任体系,共明确四级田长1074人,村级巡查员1805人,划定网格1881个,设立巡查打卡点6502个。”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海宁市自2022年9月出台《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以来,部分镇、街道已出台相关政策,并明确可以使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用于“田长制”巡查、日常监测监管、调查举证、巡查人员考核奖励等工作,推动村级田长、巡查员履职尽责。
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袁花、丁桥等镇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对“田长制”工作推进不力的村组织约谈,情节严重的将进行问责。未按要求完成巡查及处置任务的,取消当月补助;3次未按要求完成巡查及处置任务的,取消6个月补助;5次及以上未按要求完成巡查及处置任务的,取消村级巡查员资格。未及时报告、制止、处置违法违规占用或破坏耕地行为的,取消全年补助和取消村级巡查员资格。
实施建设性保护,确保耕地优质化
发轫于1998年的嘉兴土地整治,如今已奋力书写了农田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三部曲”,持续稳住口粮田,保障“米袋子”。
2018年,嘉兴率先在全省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四百工程”,并已形成一批集中连片优质耕地。截至目前,全市已获批国家级试点5个,省级工程90个,规模211万亩,总投资440亿元。工程项目实施绩效评价连续4年名列全省前三位,获省级精品工程8个,居全省首位。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百工程”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减少零星农村建设用地规模1.81万亩,新增100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380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部零星非耕地面积下降率达30%。
打造永久基本农田“千亩方”“万亩方”。2020年,嘉兴市启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以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功能恢复、补充耕地、建设用地复垦、耕地生态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小田”变“大田”,着力破解耕地破碎化问题。目前已实施完成“千亩方”42片,“万亩方”7片,完成整治面积14.18万亩。
随着跨乡镇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眼下在平湖市,独山港—新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正在推进。“这片新垦造的耕地将种上水稻。”登上万亩稻海观景台,独山港镇自然资源所所长蔡秋杰指着广袤的耕地说。
据介绍,独山港—新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共涉及2个镇7个行政村。该项目总规模为6.7万亩,涉及农户6903户,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建成“万亩方”1个,推动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建设用地复垦1300亩以上,集聚农户1500户以上,建设高品质公寓房5000套。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二期正在施工。”蔡秋杰介绍说,项目通过实施农田、村庄、低效用地、生态四大提升行动,让要素活起来、产业聚起来、农民富起来、耕地连起来、配套优起来、乡村兴起来。
据悉,在稳妥推进首批跨乡镇试点项目的基础上,未来5年,嘉兴将实现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全覆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能力提升。
突出管控性保护,严防耕地非农化
在桐乡市的一片田野上,一座通信塔上安装了360度高清摄像机,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耕地情况。这样的“天眼”桐乡有305个,它们的监测范围覆盖了全市95%的耕地。
2022年6月24日,第32个全国土地日浙江省主场活动在桐乡市屠甸镇荣星村举行,活动现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6月21日,桐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在“耕地智保”平台发现,在凤鸣街道新农村村的一块耕地上,一辆挖掘机正在施工。平台对这块耕地的数据进行自动研判分析后,认定存在疑似破坏耕地的行为。巡查员收到这一预警信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察看,了解到这台挖掘机正在复耕施工情况。由于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巡查员便拍照上传至“耕地智保”应用场景,这块耕地的空间码就由黄码变成了绿码。从预警到解除预警,整个过程仅用了约半个小时。
这是嘉兴市实施“人防+技防”,织密耕地保护网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起,嘉兴率先在全省建设了国土“天眼”系统,使80%以上的耕地面积纳入监控范围,实时监控耕地上的违法行为。2022年,市政府与省自然资源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开展“耕地视联智保”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实现耕地动态监控。
为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在省厅“耕地智保”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农业农村部门的流转合同管理、配方肥预警、种粮户信用管理纳入嘉兴耕地“两非”智控应用场景,协同辅助耕地“两非”管控。
目前,嘉兴完成了铁塔视频建设,全市范围共安装1241个摄像头,耕地覆盖率达96.5%,居全省第一。耕地“两非”智控应用场景已贯通至镇、村,村级田长和巡查员可通过“浙政钉”进行巡查和问题核实。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巡查近12万余人次,通过铁塔视联和田长巡查发现疑似问题1538个,其中已认定合法1496个,已制止42个。
多措并举,违法用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卫片执法检查数据显示,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从2012年度的23.93%逐年下降到2020年度的0.21%、2021年度的0.15%、2022年度的0.12%,频创全市历史新低。
开展激励性保护,实现奖保制度化
保护好耕地,政府有奖励。2012年来,嘉兴率先在全省探索并推广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自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实施以来,嘉兴市逐步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办法,并将补偿标准从50元/亩提高到150元/亩,累计发放耕地保护补偿资金24.34亿元,有效调动了村集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同时,嘉兴市明确规定,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在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和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后,可用于村集体公益性事业支出,促进共同富裕。据统计,嘉兴市公布的第三批201个实施“强村富民”计划行政村中,经常性收入总数为2.53亿元,其中耕地保护补偿资金为0.8亿元,占比31.7%。补助最多的村为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2022年补偿资金为171万元。
金星村为何能拿到全额的耕保补偿资金?“该村耕地面积12726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9790亩,按照区里的耕保补偿办法,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湖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金星村耕地面积多,但小企业数量多,耕地管理有难度,经过严格考核,认为该村耕地保护工作到位,每一分耕地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为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022年,嘉兴又出台《关于调整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实施办法的通知》,强化种粮补贴,抑制“非粮化”和抛荒,确保全市耕地总量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用途不改变、生态有提升。
今天,嘉兴迎来第33个全国土地日。“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切实抓好耕地保护,扎实推动土地综合整治,确保耕地保护一分不少、违法占地一寸不让,全力打造耕地保护示范市,为嘉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嘉兴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5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