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因一项进展缓慢的停火协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周日再次造访中东。这已是他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第九次中东之行。
上周,在卡塔尔重启的停火谈判中,哈马斯方面缺席,谈判将于本周在埃及继续进行。
在布林肯抵达几小时后,哈马斯对此访提出质疑,指责谈判受阻的背后是以色列在捣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要为“挫败调解人的努力”、拖延达成停火协议负责。
眼下,黎巴嫩真主党又在19日宣布对以色列北部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在回应袭击和推动停火协议上应接不暇,而布林肯的到来又能对推动谈判达成协议起到多大作用?
决定性时刻
当地时间18日,布林肯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他的行程被排得满满当当,将于19日分别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以总统赫尔佐格、以国防部长加兰特见面。离开以色列后,布林肯还将继续到埃及进行访问。
外界普遍认为,布林肯此访想通过美国在加沙停火谈判中提出的过渡提案,最终达成加沙停火和被扣押人员释放协议。
在与赫尔佐格会面时,布林肯表示:“这对解救人质而言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可能是最好的,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眼下,黎巴嫩真主党已有动作,伊朗和真主党扬言的报复性袭击仍可能一触即发。布林肯称当下对以色列而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时刻”,并警示以色列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地区矛盾的行动。
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透露,目前,关于巴以停火协议和释放加沙人质的谈判正处于一个“拐点”,“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关键时刻”。
15日,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谈判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启。卡塔尔、埃及、美国、以色列四方代表参加了上周的会谈,哈马斯方面缺席。谈判随后在16日暂停。
回顾之前的谈判,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在调停国上周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恢复谈判后,以色列迅速回应并派代表团参加。
而哈马斯直至3天后才发表了一份声明,被认为在暗示拒绝谈判。声明呼吁根据此前协商结果制定实施计划,并迫使以色列执行,而非寻求更多轮的谈判或新的提议。
在过去几个月中,巴以的谈判时断时续。卡塔尔、美国和埃及作为巴以冲突的调停方,到目前为止也未能缩小谈判双方的分歧。截至当地时间周日,加沙地带的暴力活动依然有增无减。
谈判风波
本周,该谈判将在埃及首都开罗继续进行。这也是布林肯当下访问的原因,他希望本周的谈判能够取得进一步突破。
内塔尼亚胡办公室上周对哈马斯的缺席表示,希望美国等国对哈马斯施加压力,使其不再反对美国的提议,推动谈判取得突破。
不过,在布林肯抵达以色列前不久,内塔尼亚胡就停火协议的态度又发生了细微变化,称以色列可以在一些地区采取灵活措施,“我们只是不想当不断给予的一方。”
然而,哈马斯随后站出来“打脸”以色列,称后者在最新协议里夹带私货。
哈马斯周日发布的声明表示,内塔尼亚胡在人质交换、永久停火和以色列从加沙撤军方面设定了新的条件,从而“阻碍了调解人的努力”,因此,为达成协议设置障碍的是以色列。
此前,哈马斯一直在推动停火协议以结束战争,而以色列一直不愿意同意在暂时停火之外采取行动。
对于停火协议,哈以双方在明面上有几点分歧。哈马斯拒绝战斗结束后以色列军队继续留在加沙(特别是在与埃及接壤的边境地区)、以及以色列军方对从南部进入加沙北部的人员进行检查。
但以色列称两者都是必要的。内塔尼亚胡办公室18日表示,一系列的泄密影响了协议的推进,内塔尼亚胡将继续坚持把以色列国防军留在加沙和埃及之间的“费城走廊”,以防止武器走私到加沙。
不过,两名埃及官员表示,埃及和以色列军方官员定于本周举行会议,就以色列从边境撤军的具体机制进行讨论,以色列方也表现出一定可协调性。
另有分析指出,哈马斯目前并未排除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性,而是想争取更好的协议条件。
“欺骗性”的乐观
有消息透露,美国已提出了弥合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分歧的建议,随着布林肯的造访,预计哈以双方本周将就此作出回应。
上周,美国总统拜登曾声称,加沙地带停火协议“接近达成”。不过,哈马斯表示,美国的乐观言论具有“欺骗性”。
除了以色列在谈判中增加了新的条件,美国最新提出的过渡性提案也与哈马斯7月初同意的加沙停火协议方案不符。
在美国的提议里,并未涉及永久停火或以色列完全从加沙地带撤军的事。哈马斯认为,以色列不断变更条件的背后,有美国的指使。
根据调停方介绍,最新协议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大部分军事行动,并与哈马斯互换一部分被扣押人员。虽然内塔尼亚胡也在推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质,但他的“绝对胜利”目标仍然未变,即根除哈马斯的军事和政治管理能力。
分析认为,双方的分歧根源仍在永久停火和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上,若都不妥协退让,不战不和的状态就会延续下去,未来只有出现诸如美国大选等外部变量才会打破这一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0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