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太平洋汽车行业频道】据麦肯锡研究报告,中国车市规模和利润均占全球汽车产业三成左右,但本土汽车企业的利润总额却不到全球汽车产业总利润的5%,形成反差。羸弱的盈利能力,不仅挫伤投资者积极性,更会阻碍车企打造长期、可持续竞争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一派热闹景象建立在对车企盈利能力严重透支的基础上。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新技术、新车型迭出,电动化、智能化不断突破,出口表现更是一路长阳。但消费需求波动起伏,价格竞争异常激烈,让行业盈利压力巨大,新能源车企盈利者更是屈指可数。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从汽车行业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来看,行业整体实现439.70亿元,同比增长35.17%,其中,乘用车板块219.00亿元,同比下降14.06%,零部件板块258.59亿元,同比增长24.72%,商用车板块65.53亿元,同比增长420.22%。其中乘用车板块受到行业价格战影响,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9%,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5%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零部件企业在同样的大环境下,深受成本之苦,整车企业对零部件的采购价格一压再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上半年,多起大规模大幅度的新车降价,价格混乱吞噬了汽车经销商本已微薄的利润。上半年经销商亏损比例为50.3%,盈利比例为35.2%,亏损面处于近年高位。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大中华区联席负责人戴加辉亦对记者表示,目前只有少数电动汽车企业实现盈利,这是由于电池成本高昂和产能尚未形成规模化导致。即使能保持领先的运营效率,电动车厂商也需要达到40万辆年销量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