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新兵连时,我收到母亲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件折叠整齐的蓝色毛衣。我轻轻打开毛衣,发现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字迹工整地写着:“东北天气冷,儿子要穿厚点。”
蓝色是属于我们水兵的颜色。这件毛衣还未上身,一股暖流已涌上我心头。那天熄灯后,我把毛衣悄悄放在枕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母亲已经上了年纪,而且视力不好,这件款式新颖、编织复杂的毛衣,还不知让母亲熬了多少夜,费了多少心思……
第二天,我给母亲拨通了视频电话。刚接通,母亲就迫不及待地问:“试了没?合不合身?跟你们军装的颜色搭不搭?”视频中的母亲扶着老花镜,给我讲她如何在几十种蓝色毛线里,对照我的军装照片挑选了眼前的这抹蓝色。我这才知道她的良苦用心——妈想让我把这件毛衣套在制式毛衣里穿,这样既不破坏军容风纪,又能获得双倍温暖。我看了看眼前与制式毛衣有些色差的蓝色毛衣,不忍辜负她的好意,赶紧回答:“可合身呢,颜色也正合适。”看着她欣慰的神情,我的泪水却在眼眶里打转。
在皖南老家农村,母亲是街坊四邻里出了名的编织能手。我小时候,每年入冬前,母亲都会为我织一件新毛衣,每次穿上都会收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可长大后,我觉得商场里的毛衣更时尚,和母亲任性起来。以致后来每次逛商场,母亲都会留意新款毛衣,手里还比划着编织手法。我虽看在眼里,但仍然坚持选择那些看起来更时髦的毛衣。
新兵集训时,正值北方的冬季。身为一个南方人,我第一次领略到东北的严寒——风像刀一般锋利,割在脸上生疼。为了顺利通过考核,我每天还在操场上加练,但训练的火热还是难以抵挡严寒,我的脚上生了冻疮。
“妈,我想要一件毛衣。”时隔多年,我终于又向母亲开了口。清脆的笑声从电话那端传来,母亲激动地询问我喜欢什么款式和颜色,教我测量身体尺寸……
新训结束那天,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受邀来到集训队参加总结大会。当家长代表们走进营区,我一眼便在人群中找到母亲,奋力向她跑去。当听说那件蓝色毛衣陪我度过了寒冷的冬季,母亲笑着抹眼泪:“不嫌弃妈织的毛衣土气啦?”我大声说:“怎么会?只有妈才能织出那么好的毛衣。”
后来有一年休假,我刚到家,就注意到阳台上挂着一排毛衣。“妈,咋那么多新毛衣?”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嗨,以前给你织的,你没穿过。我看着都还好,打算送给亲戚家孩子穿。”说着说着,我的目光聚焦在一件件崭新的毛衣上。我仿佛看到无数个夜晚,母亲坐在床上,盯着手上的一针一线,努力回忆着商场里我看中的新样式,生怕哪里出错……
那年归队后,我跟随辽宁舰执行任务。冬日的渤海湾,云飞浪卷、寒风刺骨。站在飞行甲板上,寒气灌入衣领,我不禁打起寒颤。
回到舱室,我找出母亲织给我的那件蓝色毛衣穿上。母亲巧手下的细密针脚,将寒气阻挡在身体之外。那一刻,我脑海里浮现出母亲慈爱的目光。昏黄的灯光下,她嘴里念叨着对我的挂念、关心和祝福,并将它们密密地织进了毛衣。它柔软如缎,温厚如毯,如母亲无比温暖的怀抱护佑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寒冬。
那天傍晚,当最后一架战机完成着舰训练,甲板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战友们纷纷合影留念。我走上舰岛,晚霞洒满一望无际的海面,仿佛为航母镀上了一层金边。沐浴在夕阳中,我想我是幸福的。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工作,而无需牵挂远在家乡的父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父母的爱与包容。他们很少打扰我的工作生活,只把爱意藏进针线,默默诉说着牵挂和思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