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15 14:47:00 来源:脑极体

年初ChatGPT爆火的时候,我去上海参加华为春季新品发布会,用一页keynote提到了大模型技术与手机硬件的结合。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但我专门发了一条朋友圈,看好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在手机上的应用。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当时我就有预感,大语言模型跟手机结合,应该会很快。

时间拉回到现在,苹果、三星,以及“华米OV”国产手机厂商,都先后宣布了落地大模型。对手机来说,有没有大模型,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了,而是一道必答题。

提起这段故事,不是想说我们预判有多准,做科技观察不是玄学算命,一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2023即将尾声,但大模型手机的热闹方兴未艾,是时候总结性地聊一聊,手机和大模型结合的深层逻辑,目前各家的差异化打法和挑战是什么,以及未来会如何发展。

2023,手机大模型的基建元年

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会预判,大模型与手机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了解手机市场近况的读者应该知道,在辉煌了十余年之后,移动智能终端已经陷入了某种瓶颈,增长低迷、缺少亮点,厂商创新如同挤牙膏,开发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施展的创意空间有限。与此同时,一个用户身边至少环绕着三四个移动设备,每天要为繁琐交互,付出大量的隐形劳动,甚至有人不胜其烦,开始尝试“数字戒断”。

可以说,移动数字服务的供需双方,都在期待一种新的变革技术,可以让移动智能终端生态化繁为简、重塑体验。而在今天的技术世界中,大模型是最佳选项。

大语言模型的强大理解和生成能力,各种功能用同一个模型基座和自然语言交互来获取,可以改变手机的多个基本能力,说是重新定义手机,也不为过。

让大模型跑在手机上,成了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开发者所需要的机会窗口,也是重新点燃用户热情的一种必然选项。

大家今年都听说了“百模大战”,但跟主要在云端训练、web调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不同,高度集成化的手机,端侧算力、OS操作系统、应用并发、UI交互等一系列软硬件,都有自身的特性,也给大模型落地带来了不少限制。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结合华米OV等头部厂商的行动方略来看,我们预判,2023将是手机大模型的基建元年。

大模型落地手机,基建工程刚刚开始,后面会有更多好戏可看。具体来说,厂商必须搞定:

1.三座基建。

2.一个入口。

3.一群人。

我们就从这三个层面,来看看目前,各家的情况都怎么样?有哪些共同挑战和差异化思路?

第一步,端侧部署,三个基建

大语言模型的参数量动辄百亿、千亿,其训练和推理过程,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对于手机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来说,SoC芯片的算力是远远达不到数据中心万卡集群的规模的,怎么支撑大模型的端侧运算呢?

就算勉强带起来了,大模型占据过多的手机工作内存,抢占其他应用的资源,会不会出现卡顿或快速掉电?

本地计算不足,引入云计算又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大模型在云上分析处理个人数据,会不会暴露我的隐私啊?

要在端侧部署,手机和大模型都要进行一番改造。

首先,模型层。

目前主要有两条路线。

一是把大模型做小,也就是在端侧引入轻量级大模型,通过量化、剪枝、蒸馏等压缩技术,调整模型结构和参数大小,以适配端侧芯片的内存和算力特点,没网也能用,以荣耀、小米为代表。

荣耀Magic6搭载的,是自研的7B端侧AI大模型(即70亿参数规模),雷军在2023年度演讲宣布“小米全面拥抱大模型”,主攻的是轻量化和本地部署,目前训练出1.3B和6B参数规模的大模型。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二是把大模型做多,提供不同参数量级的大模型,来支撑不同场景、不同任务,云端协同,以vivo、OPPO为代表。

11月vivo发布的自研AI大模型矩阵,其中包括十亿、百亿、千亿三个不同参数量级的5款大模型。其中,10亿量级模型是主要面向端侧场景打造的专业文本大模型,70亿模型是面向手机打造的端云两用模型,700亿模型是面向云端服务的主力模型。

同样采用矩阵方式的,还有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包括从10 亿至千亿多种不同参数规模的模型。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我在VDC大会,实地体验了基于蓝心大模型的“vivo看见”,可以在完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为视障群体提供物品实时识别,辨认出植物、二维码、公交卡等物体,响应很及时,手机的发热和续航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确实能解决视障群体出行在外时感知外界环境的实际需求。

这个功能让我很受触动,还特地发了条朋友圈分享。

不过,产品人员也直言,这种完全断网、本地计算的大模型应用,对手机芯片的性能要求很高,目前只能在部分旗舰机型上落地。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其次,芯片层。

大模型再小,也是“大”模型,一味压缩可能会降低模型性能和输出质量,导致识别精准度、生成内容下降。所以,大模型落地,硬件的升级,尤其是手机移动芯片,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vivo和联发科、高通等都有联合研发合作,来加速优化手机端侧的AI推理性能,小米也透露,再跟芯片公司(高通和联发科)共同推动端侧大模型的落地。此外,今年麒麟芯片回归,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盘古大模型可以实现深度的协同优化。

必须承认,大模型应用才刚刚开始,与移动芯片的协同调校也才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手机要承载视频、图像类AIGC任务,绝大多数用户应该是都不愿意上传到云端的,所以本地AI计算硬件的优化调校,接下来会是手机厂商的竞争力之一。

然后,系统层。

最终,高效可用的大模型应用,一定是端云协同的,来兼顾体验与隐私。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数据和业务上云,如何保障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是否会影响手机性能、续航等使用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底层操作系统上下功夫。

其中,华为旗舰手机通过HarmonyOS 4系统接入盘古大模型,鸿蒙系统作为底层源代码全部自己写出来的OS,加上微内核架构,将核心的操作系统服务和安全服务分离,以及安全芯片和隔离技术,从软硬件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机制。

此外,OPPO的ColorOS,小米澎湃OS,vivo蓝心大模型与其手机系统OriginOS 4,也都成为自研大模型的落地土壤。

而大模型能否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以及操作系统自身的流畅、安全、智能,决定了大模型后续表现的关键。

据vivo的一位工作人员分享,除了基座模型本身的性能质量之外,大量的工程化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让操作系统快速执行用户的指令,不仅需要大模型对输入的语音/文本,通过思维链进行目标拆解,而且需要大模型深入理解手机技能,对几百个技能进行智能编排,自动选择和调用相应的API,这样才能自动执行复杂任务,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交给用户。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不难看出,底层模型、芯片、操作系统,是大模型端侧部署,必不可少的三座基础设施。同时也应该看到,下一阶段的手机市场,是高技术、高难度、高投入、高风险的,需要扎扎实实的“硬功夫”,竞争将变得严酷,玩家也会变得更少。

第二步:触达用户,一个入口

大模型火了一整年,大厂、媒体和创业者心心念念的超越ChatGPT、对标GPT4,到了普通读者那里,似乎还是不明就里:大模型究竟怎么改变我的生活呢?

那么,把智能手机变成“阿拉丁神灯”怎么样?

看过童话故事的读者知道,灯中乾坤大,藏着无数资源和宝藏,但不需要阿拉丁费心琢磨,他只需要说出愿望,都有“灯神”为他将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大模型的理解、创造能力,赋能给手机语音助手,就将它们变成了一个个“灯神”。

接入大模型能力的语音助手,是手机厂商触达用户的直接路径。

目前来看,大模型到手机,就干三件事:一是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自然对话能力,改变终端交互体验;二是利用大模型的理解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熟悉用户的日常偏好、习惯,更懂用户;三是借助大模型的创造能力,进行摘要提取、文案生成、图像制作,提高生产力……

而上述能力,基本都是通过语音助手来一步直达的。

比如华为的智慧助手小艺,接入盘古大模型的底层能力,在智慧交互、高效生产力提升和个性化服务三个方向上获得增强。

vivo蓝心大模型与手机系统OriginOS 4结合,打造了首款全局智能辅助“蓝心小V”,可以通过自然交流,帮用户完成很多复杂任务,化繁为简。

基于OPPO安第斯大模型的新小布助手,以及升级了小米AI大模型的小爱同学,也都上线了测试版、体验版。

万物智联时代,智能终端用户会面临设备大爆炸、信息大爆炸、服务大爆炸,如果一切都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查找,犹如大海捞针,这对每一个人的耐心、时间、数字信息素养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大模型与智能助手的融合,就是解药。

智能助手可以调度手机、耳机、汽车、平板、智慧屏、电脑PC、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设备,是用户和AIoT之间的最短路径。

而依靠大模型的加持,智能助手的分析理解能力、知识水平、记忆水平、生成能力,都大大得到了提升,让手机厂商说了多年的“千人千机”真的可实现、可感知。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用户并没有觉得智能助手是不可或缺的,有的人还会觉得跟智能助手对话很尴尬、人工智障等,甚至觉得有点鸡肋。

毫不夸张地说,大模型好不好用,普通用户不一定关心,但智能助手好不好用,一句对话就能试出差距,将是接下来手机厂商的竞争焦点。

总结一下,仅有大模型还不够,智能助手才是触达用户的最短路径,也是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

第三步:应用繁荣,一群开发者

在手机和用户已经具备了接入大模型的前提条件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让开发者真正走入大模型的世界。

今天,在华为、vivo、OPPO等厂商的发布会上,我看到的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已经不少,但都偏向于示范,比如自然语言的智慧搜索、一句话生成图像、AI作曲等。这些功能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还是太过于基础了。

就拿火爆的AIGC应用来说,生成最美证件照、为宠物作画、制作漫画头像、写一段小红薯分享文案、赛博菩萨、拍图做数学题、生成智能手表壁纸……都是需求极为细分的。手机厂商不能,也不应该,将这些AI应用都全部自己干了,这就必须引入千千万万开发者,去发挥创意,去基于大模型做无数小而美的AI应用。

但是,从开发端到市场端,大模型AI应用的路看似很有诱惑力,但对于开发者来说,还是面临着技术、学习成本、市场压力等各种顾虑,需要厂商强有力的技术体系、工具平台、赋能方案以及商业势能的加持。

目前,我们能看到几种生态策略:

鸿蒙的技术之路。为全场景智慧的市场空间,以及鸿蒙分布式系统的产业容纳能力,对开发者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华为已经准备开启全新的HarmonyOS NEXT,全面启动鸿蒙原生应用。

vivo的开源之路。Vivo走上了一条开源共建之路,70亿蓝心大模型成为业界首个中文开源大模型,开源的好处是可以吸引群体智慧,更适合在技术探索期,进行广泛、不设边界的探索,从而催生出更多更新更好的创意应用。vivo也发布了对应的微调框架以及大模型开发套件BlueKit,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OPPO的伙伴之路。此前OPPO公布了2023 OPPO开发者大会的内容前瞻,其中潘塔纳尔系统能力向开发者全面开放,支持一次开发、多形态多模态多入口的快速适配,并提供相应的工具资源,帮助开发者快速接入泛在服务,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来提供多元化的智能服务。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总共分几步?

可以肯定,接下来大模型越来越多、手机基础软硬件逐步成熟、平台能力工具接口更加完善,基于大模型的移动AI应用会变得越来越普及,这时候各家应用生态能拉开差距的,就只有开发者的数量和质量——开发者能释放出多少精彩的想象力,手机的使用价值就有多大。

开发者生态,是移动互联时代的护城河,这一定律在AI大模型时代也同样适用。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幸运的是,大模型手机才刚刚开始,应用开发者不希望错过机遇窗口,还有时间积攒筹码。

总结一下,2023是大模型手机的修炼之年,三座基建、一个入口、一群人,都逐渐汇聚在端侧,变化或许在瞬息之间。

当大模型的杀手级应用步入手机,让用户发出“哇”的尖叫。这个大模型手机的“aha时刻”,说明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春天,真的来临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5 21: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端侧与云侧相结合,华为鸿蒙4.0将大模型“装进手机”
...落地。据目前官方放出的消息来看,华为即将在HDC(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期间,发布鸿蒙4.0,并已经向部分开发者完成Beta版本的推送
2023-08-05 18:00:00
...发”的繁荣景象,手机厂商也纷纷入局。11月16日,OPPO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自研ColorOS全球月活用户已经突破6亿
2023-11-17 06:44:00
让“私人助理”可随身携带
...户觉得不好用,手机大模型也不算是成功落地。这就需要开发者根据用户的反馈来不断对大模型进行改进。”王鹏说。最后,手机厂商花费大量精力研发手机大模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市场推广盈
2024-01-08 02:05:00
把大模型装进手机,还要等多久?
...生成式AI产业生态,如OEM厂商,独立软件开发商以及应用开发者而言也远非经济实惠,从而限制了生成式AI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化普及。过去数年,高通全球副总裁兼高通AI研究负责人侯
2023-07-15 10:00:00
“华米OV”的新战场:手机大模型
...算的手机SoC(系统级芯片)。在11月即将到来的OPPO和vivo开发者大会后,“华米OV”们将再次在手机大模型上齐聚一堂。如今,如何用好大模型的能力,虽然手机厂商还在初级阶
2023-10-26 18:02:00
大模型这把大火,烧到了手机领域
...上,小米正式宣布将AI大模型植入系统。 11月1日,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同时,vivo还发布了包含不同参数规模的大模型矩阵
2023-12-15 10:18:00
HarmonyOS 4之后,留给小米OV的时间不多了
...当红炸子鸡。8月4日,华为在东莞松山湖总部举行了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正式发布了全新升级的HarmonyOS 4
2023-08-11 10:00:00
大模型“瘦身”进手机,下一个iPhone时刻将至?
...大模型正在从云端向智能终端狂奔。8月4日,在2023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对外发布HarmonyOS 4,相比前几代操作系统
2023-08-09 15:00:00
高通骁龙:端侧AI 启幕移动智能“芯”时代
...高通早在去年就推出了高通AI软件栈,这是一套旨在帮助开发者一次编写、随处运行,实现规模化部署的开发工具。高通AI软件栈全面支持主流AI框架,还集成了推理软件开发包,比如高通神
2023-12-01 15:5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胡晓靓记者夏思宇)走进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制冷站,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稳定运转,维持药品生产GMP车间的恒温恒湿环境
2025-10-17 08:13:00
聚焦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打卡数字展馆 体验未来生活
10月16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区工作人员在调试机器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借助VR设备沉浸在古城往事中
2025-10-17 08:23:00
我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出生在一个三代从商的家庭。我的祖父是一名民营企业家,在枣强县这片土地上开启了玻璃钢产业创业之路;我的父亲骑着一辆摩托车闯荡天津
2025-10-17 09:11:00
博物馆“抢票”成第一关,中轴线打卡、汉服妆造让历史游玩出沉浸新花样……音乐节、演唱会与国际顶级体育赛事一票难求,“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常态
2025-10-17 09:15:00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借力京津,机器人产业双链融合
阅读提示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机器人新赛道上频频发力,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特种机器人为亮点、服务机器人为特色
2025-10-17 09:19:00
旭客民宿出租车广告上线,金华房东的“生意牌面”正在刷新
旭客民宿出租车广告上线,金华房东的“生意牌面”正在刷新最近在金华街头,不少人注意到一组频繁穿梭的出租车广告:“住旭客民宿
2025-10-17 09:25:00
AI EMPOWERS ALL丨神州泰岳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第13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于今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启幕。神州泰岳作为中国移动长期重要合作伙伴
2025-10-17 09:25:00
内容觉醒·生态共创 | 2025瑞派短视频大赛职人组培训圆满落幕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由瑞派股份市场营销中心倾力打造的“2025年度瑞派短视频大赛职人专属赛道培训”在热烈氛围中圆满收官
2025-10-17 09:55:00
市场销售疲软,高档卷烟销售增速放缓,中低档卷烟却因消费需求旺盛出现供应紧张的问题,这是当前卷烟销售工作面临的瓶颈。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2025-10-17 10:02:00
浪潮科技三款平台产品或升级认可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拟入选第九批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公示名单。浪潮科技研发的“焱宇行业大模型服务平台 V1
2025-10-17 10:03:00
旅服会媒体开放日:全产业链盛会引关注
16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集团主办的2025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以下简称“旅服会”)迎来媒体开放日。来自30余家主流媒体
2025-10-17 10:04:00
把听劝搬到线下!海尔智家双11邀500+达人发起智慧科技众测
今年双11,海尔智家把“听劝”从线上搬到了线下,在黄岛东方影都打造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智慧科技众测”现场,让“用户声音”与“产品研发”真正零距离对话
2025-10-17 10:07:00
微光照公信:32 名贵州师生北京研学,解码体彩阳光密码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3日,为期三天的“2025微光行动·希望工程”体彩旭日研学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贵州民族大学
2025-10-17 10:15:00
“绽放杯”区域赛获佳绩,5G融合应用助力产业智变升级
10月15日,第八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山东区域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济宁落下帷幕。本次大赛以“5G扬帆再启航,智绘齐鲁新篇章”为主题
2025-10-17 10:34:00
小米SU7事故后雷军首度发声!呼吁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
据澎湃新闻消息,雷军在小米汽车成都事故后首次公开露面演讲。10月16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小米CEO雷军在演讲中表示
2025-10-17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