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的真实意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7:21: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历史上的“靖乱”之役,又称“靖乱”之变,它是一场规模巨大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耗费了4年的时间,死伤的人不计其数,最终才以燕王朱棣胜出而告终。不过,面对这一结果,很多人都有些质疑,历史上的燕王朱棣不过是一方诸侯,他为啥敢发起“靖乱”?不是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想都不敢想

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的真实意图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十分精明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就已经为他的继承人铺平了路。也正因为于此,当年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开国元勋,都被他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清除了!不然,这些在战场上经历过摸爬滚打的开国元勋,在朱元璋死后,随便一人便会在大明王朝挑起一场血雨腥风!

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最看重的太子朱标会死在他的前面。当时的朱元璋都已经64岁了!无奈之余,他不得不又重新考虑自己的继承人。虽然当时朱元璋的儿子很多,但他真正比较欣赏的还是四子燕王朱棣,然而,他上面的两个哥哥肯定不服,同时,朝廷大臣也会因此而说三道四。

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的真实意图

正当他左右为难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刚好来见他,这让朱元璋一下子醒悟过来。自己的这位孙子年龄也不小了!如果朱标不死继承了自己的皇位,那么,有朝一日,朱允炆肯定也得做皇帝,现在朱标过早夭折,自己难道就不能立他的儿子为继承人吗?这样一来,朝野之中反倒无人敢说三道四了,因为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啊!

因此,后来的朱元璋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将皇位继承人一锤定音!当时大明王朝的很多开国元勋,经过老朱的清理,都死的死,退的退,基本上都威胁不了皇权了!在朱元璋看来,纵然自己的皇太孙登基后能力有限,但是,放眼整个朝野也无人敢起来造反了!殊不知他当时却忘掉了一人,这个人便是明朝开国大将陈亨。

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的真实意图

很多人可能对陈亨这个人不太熟悉,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人没有军事能力,相反,他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只不过这个人为人很低调,所以,就连一向精明的朱元璋都忽略了他的存在。洪武二年,陈亨镇守大同,历任燕山左卫指挥佥事、北平都指挥使,专门在北方镇守边关。

当时的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时,陈亨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心中对此依然是十分担忧的。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一上台便开始大力削藩,这在当时激起了很多藩王的不满,其中以燕王朱棣反应最为强烈。然而,当时的藩王再厉害也只是一方诸侯,根本无法与皇权相斗,因此,朱棣一时之间也非常郁闷,甚至在家装疯卖傻来忽悠朝廷。

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的真实意图

而当时的陈亨,手下掌管着10万戍边的老兵,这些人都是历经战争洗礼的,相比于一方诸侯,陈亨的军事力量则更为强大!不过,当时的陈亨在目睹朝廷大肆屠杀功臣时,心中也不禁害怕起不来,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最终躲过那面屠刀。所以,为了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危,陈亨不得不为自己谋划出路。

而当时的陈亨知道,在诸多藩王里,要想真正干番大事,也只有燕王朱棣了!于是,陈亨决定冒险一搏,去探望一下燕王朱棣的真实意图!殊不知当时的朱棣正愁自己的力量薄弱,无法与朝廷的军队相抗衡,所以,最终燕王与陈亨一拍即合,这也是燕王朱棣最终发起“靖乱”之役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生前漏杀一人,他的真实意图

不过,当时的陈亨为了掩人耳目,同时,也是为了将他那10万戍边老兵彻底拉到朱棣队伍中来,他仍然是在朱棣进攻大宁时,佯装战败投降,然后再率领10万军队归降于朱棣,而朱棣有了陈亨这员猛将以及他手下10万余人的军队,他的力量也一下子如虎添翼,这才开启了他真正与朝廷抗衡的历程,如若不然,朱棣永远也不敢反叛朝廷。

这或许也是朱棣合该去当皇帝吧!不然,朱元璋杀尽功臣,为啥偏偏将陈亨漏掉了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去除功臣时,漏杀哪一人
话说元末年间,朱元璋凭借一身铁骨和独到的军事智慧,从兵荒马乱的社会底层一路冲杀,把整个社会变了天。和他一起披荆斩棘闹革命的文臣武将们,也都个个身怀绝技,大杀四方。奈何朱元璋一朝登
2024-04-10 19:38:00
朱元璋将有功之臣尽诛,为何唯独漏杀一人
...程。明朝初年,一场由权力欲望引发的血雨腥风,几乎将朱元璋手下的有功之臣一网打尽。然而,在这肃杀的氛围中,却有一人侥幸成为了“漏网之鱼”。他就是北平指挥使陈亨,一个在历史上鲜为
2024-04-02 19:49:00
朱棣册封八大国公助力夺天下,揭秘他们的英勇事迹与结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刚即位就开始了削藩政策,他的五位叔叔相继被削掉爵位,危机也马上来到了燕王朱棣身边,为此朱棣以“奉天靖难”为
2024-02-11 06:14:00
朱元璋为巩固明朝诛尽有功之臣,却唯独漏掉了他
...动起义抵抗元朝的统治,一时间战争频发,战乱四起。而朱元璋作为一名农民出生的放牛郎,从小生活艰苦,四处乞讨,尝遍人间疾苦。更是愿意加入起义队伍,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元末爆发红巾起
2023-09-18 05:20:00
朱棣帐下第一猛将丘福的英勇与忠心
...底层人,古代使用“卒伍”一般是指军队最底层的士兵。朱元璋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认为藩王没有尽到拥护皇帝的责任,于是在洪武13年,朱元璋让儿子们到各地担任藩王,燕王朱棣就被派往北
2023-09-26 19:44:00
他是靖难第二功臣,3次救朱棣,最后死在征伐路上
...难第二功臣朱能的故事。朱能虽然姓“朱”,但与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亲戚关系,也就是说,朱能在明朝并非皇亲国戚,而是普通百姓。朱能的祖籍是安徽怀远,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渡江之前,朱能
2023-06-19 12:31:00
他是名副其实的草包将军,还是暗渡陈仓的燕王内应
...更是对其冷嘲热讽,百般挖苦。那么身为洪武朝后期受到朱元璋重点培养的这位二代曹国公,究竟是不是像史书上描绘的如此无能?还是如广大吃瓜群众猜测那般,他其实是燕王朱棣的内应?笔者觉
2023-05-11 17:37:00
揭秘朱元璋和陈亨的传奇故事
御林军迎风拔剑,寒芒闪烁,杀气凛冽。皇帝朱元璋的统治帝国即将迈向巅峰,而维系这一切的关键,是他不断运筹帷幄、扼住命运的权杖。自古以来,皇位的掠夺与厮杀无数,唯有智慧与策略才能让王
2024-05-09 19:58:00
朱棣尊称张信为“恩人”,他是如何赌赢家族10代富贵
...朝末年饥荒幼年便成孤儿,但张兴性格坚毅、有大志向,朱元璋在濠州起兵时就赤脚前来投奔。在1355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后来先后跟随胡大海、徐达、李文忠等人南征北战。1368年
2024-04-25 22: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