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成就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百姓
四川平昌变“绿叶”为“金叶”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季,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茶叶产业基地,一株株绿油油的茶树吐露新芽,碧绿连绵,依山就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茶农们身背竹篓忙碌地穿梭在茶垄间采摘新茶,到处可见繁忙的景象和收获的喜悦。
平昌县是四川省茶产业大县,一片片叶子圆了当地群众致富梦。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富民”的发展定位,始终将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营销,使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种植 做大基地规模
4月中旬,在平昌县三十二梁镇龙尾村茶叶基地,几十个茶农正在抢采春茶。“这些属于雨前茶,现在得抢时间采摘。”平昌县茶叶协会会长张家天说,2014年,龙尾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陕西客商和当地业主流转土地建起了1700余亩的茶园,并辐射带动周边村民一起抱团种茶,如今已发展到3000多亩,涉及300多农户。
张家天介绍,平昌种茶的历史悠久,且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种茶。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平昌县就开始探索村集体种茶,不过当时规模小、产量低,农户收入少。2012年,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平昌县委、县政府通过论证,决定把茶叶这一传统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
平昌县山大坡多,怎样大规模种植呢?为啃下硬骨头,平昌县委、县政府出文件、下目标、定任务,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在鼓励农户自种的基础上,平昌县按照“政府引导、乡镇主体、业主主导、农户参与”的原则,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种茶大户,成立专合社,充分利用山坡地等闲置土地,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规模发展。同时,该县按照产业布局区域化思路,规划片区建设,发展面积逐年递增,自2012年至今,该县茶产业面积扩展到28.5万亩,涉及15个镇85个村(居),初步建成“三区一园一基地”格局。另外,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该县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平昌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茶叶产业化办公室,负责茶叶基地规划、制定年度发展目标和考核指标,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监督考核相关工作。
“为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平昌认真构建了农户与企业的联农带农利益机制。”平昌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何映舟说,农户可以通过基地务工、土地出租、资产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45岁的龙尾社区村民孙旭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家有几亩土地,一部分自己种上了茶树,另外的出租、入股在当地合作社,平时闲暇时又在园区务工,“既当农民又当工人,既领薪金又领股金,一年收入超8万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这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望着家门口的茶园,孙旭笑着说。
平昌县在注重规模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质量。
“为做一杯健康茶,平昌县大力推行茶叶全产业链绿色技术。”张家天介绍,为确保茶叶源头质量,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加强行业自律,督促茶企建设高质高效基地:一是根据无污染的空气、水、土壤标准来选择适宜种植地段;二是在施肥、施药、除草等管护上完全按照生态绿色标准,并采用以物理、生物为主的方法进行全程绿色防控;三是鼓励业主定期检测,并主动参与绿色有机认证。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优质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10万亩,其中机采、机剪面积达8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8.1万亩,打造水肥一体化智慧茶园5000亩;今年将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万亩,打造有机茶园1000亩,改植换种1000亩。
加工 做响产品品牌
杀青、做形、烘干……4月16日,在邱家镇石龙村茶叶加工厂生产车间,清冽的茶香扑面而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几名工人正在茶叶生产线上紧张作业。
“这段时间我们忙得很,许多采摘的茶青需要加工,最多的时候每天能炒制干茶10吨左右。”四川蜀茶秦巴茗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介绍,公司采用全电力化运作,相比传统的人工制茶,机器加工省时省力,还能做到零污染,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
茶叶只有进行加工,才能提高经济价值。为此,平昌县号召茶企依托原料基地合理布局建设标准化加工厂,购买先进设施设备,实行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清洁化生产。全县建立了数条以绿茶、红茶为主,白茶、黄茶为辅的加工生产线,平均每个茶叶乡镇涵盖1个以上茶叶加工厂,确保基地乡镇鲜叶采摘后能及时回收、及时加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加工厂35个,2022年底干茶总产量8055吨,产值达8.5亿元。2023年一季度,全县采收鲜叶4828吨,加工干茶1132吨,累计销售额近3.3亿元。
发展茶产业,品牌建设是“牛鼻子”。目前,“平昌青芽茶”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县域茶叶公用品牌。“平昌县构建了‘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推进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平昌县茶果产业发展局局长胡智臻说,为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茶产业名优品牌,平昌县各个茶企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目前,已创建了“秦巴云顶”“秦巴茗兰”“蜀山秀”“五彩凤凰”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19个,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品牌48个。
销售 做活市场营销
“张会长,再把你那‘平昌青芽茶’寄1000斤过来,我的货快卖完了。”4月16日一大早,张家天接到了福建客商打来的电话。
“茶叶卖得快,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打开了销售局面。”张家天深有感触地说,为拓宽销售渠道,前些年,张家天只身一人走南闯北,到处跑市场,终于找到了多条销售渠道。
要想茶叶卖得好,茶叶品质很重要,销售渠道也很关键。张家天介绍,为做活销售市场,激活产业内生动力,平昌县采用“企业+政府”合力营销模式,政府协助企业共同推动销售市场不断扩大:一是依托协会“找单”,充分发挥平昌县茶叶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统一到国际国内市场争取订单销售;二是开设门店“吸单”,在全国各地设立茶叶展示推广中心,通过展示平昌茶叶绿色、有机、优质的核心品质竞争力,吸引茶商订购茶叶;三是组织活动“引单”,定期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茶叶节庆活动,吸引外地客商来平昌采购茶叶。
为进一步打开销售市场,平昌县还倡导县内酒店及宾馆、茶楼、经销商推介使用当地茶产品,并鼓励茶企到县外参加茶叶制作职业技能竞赛、茶文化旅游节优质茶展示展销活动、国际茶叶博览会等茶事活动,以此提高平昌茶叶影响力。据统计,目前平昌县在全国签下茶叶订单1万余吨,开设茶叶销售门店20余家,建立“平昌青芽茶”展厅1个,打造茶叶交易市场1个,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跨界 做好茶旅融合
“这里环境优美、满眼皆绿,扑鼻而来的都是茶香,让人神清气爽。”4月14日,夕阳下的西兴镇皇家山茶园内,来自重庆的游客王女士在民宿露天阳台上,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美景,赞不绝口。
“我们不只卖茶叶,还要卖风景。”西兴镇宣传委员杜亮堂坦言,2000多亩茶园处于皇家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腹心地,为进一步拓展茶园休闲、采摘等功能,基地进行了茶山提升改造工程,修建了路牌、观光亭、步道、停车场等便民设施,郁郁葱葱的茶园成了山乡独特的风景,备受游客喜爱。
“每到周末,住宿、吃饭的人特别多,有时忙不过来,还得请人帮忙。”入春以来,皇家山景区茶香人家农家乐老板彭永清就十分忙碌,每天不断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
平昌县近年来深度挖掘乡土人文、地域民俗、青山绿水和茶文化等资源,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做好茶旅融合发展大文章。休闲观光、研学旅行、农事体验以及特色采茶节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产业带来了人气,人气带动了消费,农家乐、民宿、客栈、茶室、农超等相关消费产业应运而生,有效地促进了农户增收。
4月16日,三十二梁茶园里,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游客们腰挂小竹篓,加入采茶行列,其乐融融。“采摘体验,双方受益,好处颇多。”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方儒介绍,游客体验一次每人20元,公司免费赠送一小袋茶叶,在清明至“五一”这段时间,这项业务为公司创收约20万元。
如今,茶旅融合成了平昌乡村旅游的强大引擎。“我们深耕茶产业,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平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向东表示。“下一步,平昌县还将继续挖掘茶叶这座‘生态金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子,让‘叶子’致富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胥英豪表示。
(杨超 何映舟)
《中国食品报》(2023年05月09日05版)
(责编:高娇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11:45: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