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一个多星期的海南采风活动中,我有幸与杨新雨先生相识。
杨新雨是冰心文学奖获得者、原山西省散文学会会长。我加入学会时,已经换届,但杨先生之大名我早有耳闻。那时,我是基层写作者,和杨先生的距离相差较远,没有向他请教的机会。
杨先生的散文《养母》于2005年6月入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当时,我在老家文水中学任教,作为“文学发烧友”,得知我们山西作家的散文入选教材,自然会产生自豪之感。我找来这篇文章,阅读之后,养母的形象便长久停留在我的记忆中。
后来,我调到太原工作,但依然没有向杨先生请教的机会。
此次赴海南采风,我是山西省散文学会太原分会的领队。出行前,我在新建的“相聚海南”微信群里赫然见到杨新雨的名字。斟酌再三,加了杨先生的微信。我曾解读过他的《养母》,想利用此次机会,请杨先生为我们散文作者讲点什么。
岂料,杨先生拒绝了。“不好。”他的微信回复很干脆、很直接。我的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个“倔老头”的形象。
我不甘心:“怎么不好?您是散文名家,可以就您的《养母》一文展开,怎么讲都行,时间可长可短,您来把控。”
“不要,外面走走,就想体味孤独。”
我猛然想到杨先生的《孤独仰望》,只是非常惭愧,自己竟没有读过。
我请他再考虑考虑。一个多小时后,杨先生回复:“刚才有事走开了,到时候再说吧。”我窃喜,有门儿。
2023年12月26日早上,相互介绍后,一行人开始参观。“爱玲,这里不错,我给你拍张照吧。”杨先生在不远处喊我。“好的,杨老师。”“爱玲,你上次在微信上和我说,你读过我的那篇《养母》?你是怎么理解这篇文章的?我很想听你说说啊!”杨先生一脸谦和,温文尔雅,看不出一点“倔老头”的样子。
“您看这样好吗?明天上午安排了一场散文研讨会,原计划研讨刘志成的散文,我们临时作一个调整,换成您的《养母》,我想听听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篇文章的,为什么如此感人至深。”
次日上午,研讨会由我主持召开。我朗诵了3000多字的原文,然后邀请杨先生为大家介绍他创作《养母》的动因和缘由。说到动情处,年届古稀的杨先生神情凝重起来。是啊!杨先生那不为我们知晓的特殊经历,我们如何体会?那个年代,那种物质极度匮乏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我们如何感受?一位母亲既小气又自私,杨先生又为何要为她立传?杨先生娓娓诉说,大家跟着一步步深入探究,一位丰盈而可敬的养母形象更加鲜明了。他最后用“纯粹”二字概括了“养母”的一生,这是一位养子给予养母的最高荣誉!
之后,我从三个维度解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简言之,首先,起承转合的结构章法,即一起、二承、四转、一合。在这样的层层推进中,养母的形象不断丰盈,作者对养母的感情也从开始的“抑”,悄悄转化为结尾的“扬”,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作品当中。
其次,结尾人称转换的妙处。开头使用第三人称“她”,直到结尾,突然转为第二人称“您”,真是自出机杼,实现了作者对养母之恩的感情抒发。
最后,对比手法的使用。一是抑与扬的对比;二是结尾部分我的“养母”与“许多文艺作品中那些胸怀宽广的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的对比;三是“养母的没文化”与“我如今身处都市的文化圈”的对比。在层层对比中,“养母”的形象更加立体,文字推向高潮。
会议结束后,杨先生对我说:“爱玲,你今天的解读角度与众不同。非常好!”
我按杨先生的嘱咐整理出发言文字,发给他,又读他的散文《人间至文,必是血泪所写》。联系《养母》,忽然又生出一些感悟。
记录此文,纪念这次有意义的相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