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湖南沅水大桥上的蜉蝣又来“婚飞”了,植保站:晚上9点后就死了,对人体和农作物无害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05 17:33:00 来源:极目新闻

9月4日晚,湖南汉寿沅水大桥上,蜉蝣又来了。潇湘晨报曾报道,9月1日晚,在湖南汉寿县沅水大桥上,出现了大量的虫子,“如下雪般附着在桥梁上,路上堆了几公分厚。”9月2日凌晨两点多已经清理完毕,现场交通恢复正常。据新京报从汉寿县卫健局了解到,现场的生物为蜉蝣。蜉蝣对人体无害,大量出现证明沅江水质变好。据大皖新闻报道,预估蜉蝣的数量“至少上10亿只”。

湖南沅水大桥上的蜉蝣又来“婚飞”了,植保站:晚上9点后就死了,对人体和农作物无害

湖南沅水大桥上的蜉蝣又来“婚飞”了,植保站:晚上9点后就死了,对人体和农作物无害

湖南沅水大桥上的蜉蝣又来“婚飞”了,植保站:晚上9点后就死了,对人体和农作物无害

9月4日晚,网友再次发布视频,称汉寿沅水大桥上再次出现大量蜉蝣聚集,严重影响交通。附近商铺也遭遇蜉蝣聚集,画面显示大量蜉蝣密密麻麻在飞舞,几分钟时间满地都是尸体,堆积如下雪一般。

附近一家商店的也出现了大量蜉蝣,店主熊女士表示,自己的店比较偏僻,距离沅水大桥开车15分钟左右,可能招牌的灯都亮着,比较吸引它们,门打开它就会往店里面飞,都不敢打开门。

9月5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汉寿县交警大队,工作人员告知,4日晚对大桥进行了临时交通管制,目前交通恢复正常。汉寿县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4日晚间,接到上述报告后,该站到县城各处都进行了走访,蜉蝣“婚飞”主要出现在沅水大桥以及周边部分有亮灯的商铺。工作人员观察到了一个规律:蜉蝣具有趋光性,晚上的七点到九点,是蜉蝣羽化、交配、产卵的高峰期,九点以后基本就死亡了。“蜉蝣是一种中性偏有益的昆虫,对人体、农作物无伤害,市民们不用过于担心。”

潇湘晨报曾多次报道沅江流域出现大量蜉蝣的情况,2023年9月2日,在益阳沅江市部分地区同样出现了大量的蜉蝣。2022年9月4日晚间,沅江市黄茅洲大桥出现大量蜉蝣。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湖南省昆虫学会理事、科普自媒体博主刘昆介绍:蜉蝣的稚虫阶段是在水中度过的,水生阶段持续数月甚至超过一年,稚虫以水中草类、藻类等为食。上述新闻中,大家看到的是蜉蝣羽化成虫的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一到两天,所以蜉蝣有“朝生暮死”的说法,蜉蝣的上述行为主要是为了交配和繁衍,这类现象被称为“婚飞”。蜉蝣、石蛾、石蝇以及双翅目昆虫等,都具有婚飞的习性。昆虫在“婚飞”时,成群结队的雄性昆虫产生信息素或者声音来吸引远方的雌性,大大提高了昆虫找到配偶交配的几率。

潇湘晨报记者发现,每当类似事件发生,互联网上有网友担心是否为地震前兆,刘昆还表示,大量蜉蝣聚集与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解读为自然灾害的征兆。“这类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会发生,人类受限于自己的活动范围,蜉蝣在其他区域的‘婚飞’现象,没有看到而已。”

(来源:潇湘晨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南汉寿一桥梁被大量蜉蝣附着,路面堆了几公分厚,沅江流域曾多次出现类似情况
...主要是为了交配。”工作人员称,蜉蝣生命周期很短,对农作物和人都不会有影响,同时其也是鱼类的食物之一。(来源:潇湘晨报)
2024-09-02 17:52:00
湖南汉寿沅水大桥上出现飞虫,车辆行驶时出现打滑
9月1日晚,有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湖南汉寿县沅水大桥上,出现了漫天飞舞的虫,“就像下雪一样,路上有几公分厚。”大皖新闻记者在视频中看到,夜晚灯光明亮,桥上、空中和桥面都有很
2024-09-03 00:09:00
湖南一大桥蜉蝣“婚飞”如下雪,堆积最高达5厘米,因打滑引发车祸
9月1日20时30分许,湖南常德汉寿沅水大桥惊现大量蜉蝣,蜉蝣“婚飞”如同下雪,堆积在大桥上最厚处达5厘米。因路面打滑,桥面两车发生相撞,导致了大桥上拥堵。汉寿县公安、交警、环卫
2024-09-03 10:54:00
长沙市农作物“保驾护航”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第一线
认真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王闯(前)。扎根田间地头,与病虫害打交道,将农作物护于臂膀之下,王闯在“灭虫保粮”的战线上已战斗了37年。王闯谈吐儒雅,博闻广记,知识分子气息浓郁。很难想
2023-11-05 01:30:00
夜问丨湖南一地10亿只蜉蝣“婚飞”如下雪!什么是“婚飞”?是地震前兆吗?
近日,湖南常德汉寿沅水大桥惊现大量蜉蝣,如同下雪一般附着在大桥上,堆积起来最厚处达到5厘米。有视频拍摄者称,因为桥面飞虫较多,车辆行驶时出现打滑的情况,对交通造成影响,还发生了交
2024-09-04 03:34:00
禁烧秸秆致稻田虫害加重?多省份正争取或已实行有条件焚烧
...政策对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包
2023-12-04 17:48:00
我省植检植保站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技术培训班
...11月29日至12月1日,省植检植保站在哈尔滨市举办“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技术培训班”,来自全省12个市、68个县(市、区)的优秀村级植保员及市县植检植保站专业人员共310
2023-12-05 12:20:00
戴上AR眼镜巡田精准快速识别病虫不难
...亮相成为焦点。“AR田间智能监测调查眼镜可以在田间对农作物病虫害拍照、自动识别计数、数据实时上传,能够提升田间测报的效率。”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季晓宏介绍道。安徽
2023-10-24 15:12:00
莆田涵江:物联网助力“智慧农业”风生水起
...效的数据参考。“使用物联网以后,农户就能和基地里的农作物‘对话’了。”莆田市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叶熊介绍说,大东村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里设置的15个高精度的传感器、摄像
2024-03-16 08: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黄晓慧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大屏上的热线来电显示不断跳动,12345热线专管员周小英忙着处置工单
2025-04-03 05:33:00
这里有家“星星”的厨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店内放置小熊玩偶,用于安抚孤独症员工情绪。孤独症员工在店内包饺子。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浙江日报记者  拜喆喆下班后的夜晚,浙江金华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会议室座无虚席。深圳市星盘跨境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商务负责人涂海燕作为企业讲师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窦瀚洋适老化改造不仅要多做减法,还要从技术上给老人们加点关怀最近,一件小事温暖网友:浙江绍兴姑娘梅梅为不识字又听不太懂普通话的外婆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金歆)记者2日从中央网信办了解到:近期,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治理力度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金 歆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关注。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
2025-04-03 06:13:00
杭州日报讯 “摄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打破了不同国界的语言障碍。我希望能用自己的镜头向世界传递良渚这份文化遗产的震撼。”美国摄影师代表Eric Seidner说
2025-04-03 06:48:00
杭州日报讯 昨日,“最美的我·点亮星星的世界”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画展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外广场开幕。此次画展以“最美的我”为创作主题
2025-04-03 06:49:00
宇树机器人“打call”引流杭州日报讯 香港是杭州面向全球招才引智的重要一站。近日,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的高性能四足机器人亮相2025杭州—香港科技大学专场招聘会
2025-04-03 06:49:00
杭州日报讯 当教育赋能的星火渐成燎原之势,滨江的科技基因正为这场对孤独症孩子的特殊关爱注入新动能。昨日,在滨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室内
2025-04-03 06:49:00
“格桑花”在杭州收获春天杭州日报讯 这两天气温回升,杭州春意融融。对来自西藏那曲班戈牧区的央珠来说,这个春天是特殊的——昨天
2025-04-03 06:49: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在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发育筛查室外的走廊上,2岁男孩小宇(化名)正专注地摆弄着一辆玩具车。一旁,他的母亲刘女士眼眶微红
2025-04-03 06:49:00
宝宝如何科学喂养?孤独症怎样居家早筛? 全国首个婴幼儿养育照护主题智能体上线杭州日报讯 如何获取科学育儿知识?怎样预约探园和体检
2025-04-03 06:49:00
“爱满观成·绿溢大地”3月31日中午,杭州观成教育集团的5名学生代表陈悦琳、黄壹植、汪昕湉、周家豪、余威霖,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杭州日报编辑部
2025-04-03 06:49: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位于文三路上的“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以下简称“艺术空间”)上新了VR体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探索“数字洞窟”
2025-04-03 07: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