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赴一场冬日之约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6 10:37: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赴一场冬日之约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

南沙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前来过冬,让观鸟爱好者深深着迷。

赴一场冬日之约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

黑尾塍鹬。

赴一场冬日之约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

黑脸琵鹭。

赴一场冬日之约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

遗鸥。

赴一场冬日之约 万千候鸟“做客”南沙湿地

广州的观鸟爱好者曾在南沙湿地景区拍摄到20多只黑脸琵鹭飞翔的珍贵画面。

步入12月,冷空气再次袭来,南沙湿地景区也迎来了候鸟迁徙高峰期,珠江入海口处随处可见候鸟成群结队的灵动身影,或是择地而栖,或是振翅盘旋,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前来“追星”。

近年,南沙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大批候鸟前来过冬,候鸟成群迁徙的身影让观鸟爱好者深深着迷,二者演绎了一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彼此悄然见证着南沙的生态变迁。

与鸟结缘 从入门到专业

伴随着候鸟迁徙季的到来,在地处珠江入海口的南沙区常能见到它们成群结队的灵动身影。河口沉积平原的特性,造就了这里广袤的生态湿地。若是把候鸟迁徙视作一段在高速公路上驰骋的旅程,那么这一片大规模的生态湿地,则自然成了“高速之旅”上必经的中转“服务区”。

调整着长焦镜头的焦距,看着相机取景器内的成像效果,再待候鸟来临之际,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长赵广胜按下快门,一气呵成。快门快速闭合的咔嚓声,与羽翼划过天际时的哗啦作响相映成趣。

南沙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吸引不少候鸟迁徙而来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观鸟爱好者。闲暇之余,他们纷纷带上观鸟的设备,来此观鸟。赵广胜便是其中之一。赵广胜的太太,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常有机会和班内的生物老师搭档,一起带学生们外出观鸟。在太太的影响之下,赵广胜也接触了观鸟。“第一次是在华南植物园,看到了翠鸟。当时就被它身上的那一抹蓝给惊艳到了。”回忆起初次观鸟经历,赵广胜仍旧清楚记得诸多细枝末节。

从2008年第一次观鸟开始,赵广胜的生活已与鸟相伴,携手走过了15个年头。如今只要时间允许,赵广胜便会提前做好功课,准备好望远镜和相机出发去观鸟。他观鸟的足迹,从麓湖、白云山、流花湖等广州市区范围,逐步拓展到深圳、中山、珠海等周边城市。

“刚开始也出现过跑空的情形,跑到深圳湾,没观到鸟只看到茫茫大海。”赵广胜笑着说,除了视觉上的体验,观鸟是一门涉及诸多专业知识的学科,如鸟种类习性的鉴别、海水潮汐判断等。赵广胜说,华南地区著名鸟类专家、广东教育学院,动物学副教授廖晓东给了他非常多观鸟的指导,让他不断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逐步成长为观鸟领域内的专业户。

观鸟也是观环境

“观鸟是观环境,也是观生境(即生态环境)。”赵广胜介绍,因为鸟类敏感易受惊的习性,鲜少出现在没有遮挡的空旷裸露之地,而是更习惯与周遭的生态环境相伴。因此,鸟类的踪迹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映当地生态的“晴雨表”。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大小河流河涌众多,水系发达,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其中南沙区作为河口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珠江口一份绿色的宝藏。珍贵的红树林湿地、沿海滩涂加上随风摆动的芦苇荡,为鸟类提供了大片活动空间,共同构建起了这片供鸟类栖息的生态乐土。

观鸟爱好者黄皓也对南沙这片生态乐土表示了自己的喜爱,“南沙的水鸟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水鸟和人,处在和谐的氛围之中。”每每到南沙观鸟,黄皓总能看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距离鸟不远处,渔民正在翻新鱼塘,但候鸟并没有受惊,该觅食的觅食,该栖息的栖息。这是我去南沙观鸟后,最直观的感受。”

先天的生态优势,让南沙成为候鸟们栖息的选择。而候鸟们选择南沙,又给观鸟爱好者们带去了许许多多“第一次”的惊喜。

例如赵广胜与“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的第一次邂逅。2009年,他与廖晓东一起到南沙观鸟。廖晓东用一个单筒望远镜,接在数码照相机上,拍到了黑脸琵鹭的照片,也是首次在广州用照片的形式拍摄到黑脸琵鹭。赵广胜对当时廖晓东兴奋不已印象深刻,“他对着我说,拍到了。拍到了黑脸琵鹭,也证实了广州这边确实有黑脸琵鹭的存在。”

与之类似的,还有黄皓与遗鸥的邂逅。黄皓回忆,当时她与两名观鸟爱好者来到南沙,并在观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奇怪的鸥”。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从外形上看,它与黑嘴鸥有相似之处,但体型明显更大,脸庞圆润。后经反复比对和讨论,最终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说起来也是蛮巧的,如果它孤零零地出现,身边没有其他鸟进行对比。我们可能也不会发现它与黑嘴鸥的不同之处。”回忆起发现遗鸥的过程,黄皓仍觉得充满惊喜。这次意外发现,让遗鸥首次在广州被记录。

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近年来,南沙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因地制宜推动湿地修复治理,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完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截至目前,在南沙湿地监测发现的鸟类便多达180余种,不乏白尾海雕、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以“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为例,2014年广州首次发现黑脸琵鹭,后来逐年均有发现。这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20世纪90年代时全球总数量不足300只,随着生态环境向好,如今种群数量已突破6000只。在刚过去的11月,有广州的观鸟爱好者在南沙湿地景区拍摄到20多只黑脸琵鹭成群结队飞翔及觅食的珍贵画面。

“过去在南沙观鸟一天,能看到十几二十种鸟类,现在一天下来能看到三四十种,差不多翻了一倍。”作为常年涉足此地的“观鸟人”,赵广胜用自身经历的相关数据,做了有力的补充说明,“从侧面反映出,这里的生态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当然,记录的鸟类品种增多也和观鸟技术、观鸟设备的提升有关系。”

身为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的胡慧建,谈及南沙生态时表示:“虽然做了一些人工化改造,但在改造过程中没有伤害到湿地里整体的生境多样性。这是它做得很好的地方。”早在21世纪初,胡慧建就曾因科研来到南沙片区。过去20多年里,南沙一直在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鸟和周边的关系,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也是目前在周边有高强度人类活动情况下,南沙还能一直成为观鸟地区的重要原因。

2023年3月,《广州市南沙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2-2035年)》正式印发,南沙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区域发展的共识,绿色也将成为未来南沙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A

观鸟地图

南沙湿地公园片区

南沙湿地公园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区万顷沙镇十八涌与十九涌之间,总面积近万亩,是每年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就近的十九涌也时常能见到鸟儿飞过,如若不进入景区,可在十九涌渔人码头附近寻找候鸟的身影。

龙穴岛片区

龙穴岛是南沙区南端万顷沙的十六涌边的一个小岛,位于珠江口的蕉门、虎门水道出口交界处。2023年11月,曾有观鸟爱好者在此发现了世界濒危鸟类“遗鸥”。

滨海公园周

南沙滨海公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角山脚东侧,是广州市最大的以观海为主题的滨海公园。文化园、滨海景观、滨海湿地三大景观区域内,游客有机会在这里观察到候鸟的身影。

黄山鲁森林公园

黄山鲁森林公园位于南沙中心城区,是广州南部最高峰。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维管植物460种,其中野生植物434种,分属106科284属,并有一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土沉香;鸟类41种,其中,黑鸢、游隼和红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B

观鸟好时节

南沙水鸟资源丰富,十月之后迎来候鸟迁徙季,是较为推荐的观鸟时节。尤其是迁徙的珍稀鸟类,有机会在秋冬时节在南沙被观察到。具体而言,一早(太阳初升)一晚(16点后),是一天中容易观察到更多鸟类的时刻。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漫天飞羽 翩翩抵粤
...来到了广东?一份赏鸟图鉴带大家认识一下。10月,广州的南沙湿地已经迎来大白鹭、苍鹭、草鹭、琵嘴鸭等鸟类,随后白尾海雕、黑脸琵鹭、白琵鹭、黑翅鸢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将大驾光
2023-10-23 11:10:00
动物可搭乘“鸟类航班”全球旅行
...馆研究员小田谷嘉弥在利根川河畔的池塘里捕获到一只澳南沙锥时,发现其胸部羽毛上粘着几毫米大的螺贝。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通过DNA比对后发现,这种螺贝生活在澳大利亚等地的淡水中,
2023-09-21 16:37:00
南沙 向世界|平台加速形成 携手港澳共追梦
《南沙方案》印发一年来,在崭新的大学里、在热闹的双创基地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本,正如潮水般向广州南沙涌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加速形成,
2023-06-15 00:44:00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成群现身广东茂名
...等地,一般以零星个体形式出现,偶尔也有群体。如广州南沙湿地最多曾观测到49只东方白鹳“同框”;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曾记录到27只;东莞虎门曾记录到40余只。张强表示,近年
2023-12-14 15:08: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从西藏那曲,到南沙岛礁■本报记者 赵 倩“儿子,在那里一切可好?”一句问候,跨越万里,从西藏那曲到达南沙岛礁。那一头的西藏那曲,是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那里
2024-01-15 06:05:00
4.8万只迁徙候鸟经停官厅水库
在官厅水库拍摄到的候鸟昨日,随着一场降雪,最后一批迁徙候鸟飞离位于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官厅水库。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介绍,巡护队员正在撤离库区,今年冬季共有约4.8万只候
2023-12-12 10:20:00
江西湖口:越冬候鸟 湿地翱翔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成群的越冬候鸟白琵鹭在鄱阳湖湖口县湿地展翅飞翔、栖息觅食。李学华摄人民网湖口11月8日电 连日来,成群的越冬候鸟白琵鹭在鄱阳湖湖口县湿地展翅飞翔、栖息觅
2024-11-08 10:18:00
湖南省候鸟保护机制联盟组建
衡南江口最近监测到一群斑嘴鸭。 叶子开始变黄,候鸟开始南飞。湖南,再度与一群候鸟重逢。与之忙碌的,还有一群守护候鸟的人。9月24日上午9点,湖南省林业局,2024年全省秋冬季候鸟
2024-09-26 09:34:00
2023广东湿地保护宣传周暨候鸟护飞行动启动
...国新闻网中新网清远10月18日电 (程景伟 林荫)秋冬季正值候鸟迁徙季节。2023广东湿地保护宣传周暨候鸟护飞行动18日在清远飞来湖湿地公园举行。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这是广东
2023-10-18 19: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4岁女童在与奶奶玩“躲猫猫”时不慎走丢,家人紧急向属地天朗美域社区求助。网格员线上线下联动搜索,最后在一家商店门口将其安全寻回
2025-11-18 22:35:00
随着近期冷空气持续影响西安,气温显著下降,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也迎来供暖投诉高峰。自11月17日上午10时至11月18日下午17时
2025-11-19 07:46:00
酒后驾驶撞人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找来朋友“顶包”。这一番煞费苦心的操作,不仅没能逃脱法律制裁,反而让朋友一同站上了被告席
2025-11-19 07:46:00
我省2025年成人高考评卷工作圆满结束,成绩于11月19日公布,省招考中心公布了成绩查询方式。考生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
2025-11-19 07:55:00
探秘“建筑的铠甲”:“抗震明星”小雁塔 被称为古建筑里的“不倒翁”
对于人类,地震意味着灾难。那么建筑如何“强身健体”?如何拥有抗震的智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与抗震实验室里尽是答案。这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担着全国许多项重要科研实验
2025-11-19 07:47:00
被罚224.05万元!遵化市千里行加油加气站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有结果
前期,国家税务总局唐山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遵化市千里行加油加气站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经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
2025-11-18 14:33: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近日,湖南汉寿县职业中专学校再度引爆舆论:40件崭新演出服被学生集体网购、统一穿着参加活动后,竟以“七天无理由退货”为由全数退回
2025-11-18 14:36:00
鲍磊小说集《等在雨季》出版
近日,内蒙古籍作家鲍磊全新中短篇小说集《等在雨季》,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该书收录了作者2022年至2025年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12篇中短篇小说
2025-11-18 15:08:00
知名学者鲍鹏山合肥勉励大学生:世界那么大,你得多看看
大皖新闻讯 鲍鹏山是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2025中国黄山书会期间
2025-11-18 15:09:00
2025长三角非遗活化与当代设计对话论坛在芜湖举办 探索传统文化“在地重生”新路径
大皖新闻讯 11月16日,以“文化叙事·在地重生”为主题的2025长三角非遗活化与当代设计对话论坛在芜湖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指导
2025-11-18 15:43:00
全网牵挂的“詹胡涛号”驶向远方!父母将在自家面馆贴上“免费吃面”告示:温暖更多身处困境的人
大皖新闻讯 2025年初冬,安徽省太湖县詹家店村的一栋两层小楼里,一整面墙的奖状依然熠熠生辉,只是那个曾经让这个家充满希望的少年
2025-11-18 15:45:00
鲁网11月18日讯自2019年底搬迁至距临沂市人民医院新址后,农行临沂南京路支行便以1.6公里的“近邻”之姿,聚焦住院患者行动不便的痛点
2025-11-18 15:45:00
鲁网11月18日讯清晨的阳光刚透过建行海曲支行网点的玻璃窗,大堂经理已站在门口,整理好工牌,露出温和的微笑。作为客户踏入银行的第一道“风景线”
2025-11-18 15:48:00
鲁网11月18日讯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临沂大学计算机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2025-11-18 15:48:00
农行临沂市中文峰支行:守护“育苗钱”!反诈宣传走进幼儿园
鲁网11月18日讯为提升家长群体反诈意识,筑牢家庭财产安全防线,近日,农行临沂文峰支行抓住家长接送幼儿的关键时段,走进周边幼儿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2025-11-18 1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