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游戏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类别:游戏 发布时间:2024-09-27 11:50:00 来源:阳光生活

前阵子,某邻国推出的的古装新剧《于氏王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并非国产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但并不是褒义上的轩然大波。由于这部剧“借鉴”了过多中国元素,以致于整部剧一眼看上去跟国产古装剧没什么两样,某国网友在评论区下当场蚌埠住了。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而基于过往某国频繁的小动作,这部新剧的诞生再一次毫不意外地沦为了中国网友的笑柄之一。

文化保卫战

这样的借鉴显然已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虽说见到这种事情难免膈应,但从另一面看,我们的传统文化确实已经深入人心,连许多外国网友也能够一眼认出:“这不是中国的服饰吗?”;而面对部分红温破防的某国网友的言论,我们也能够从容的搬出史实,据理力争进行“友好”交流。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时尚杂志《VOGUE》一条关于汉服动态的评论区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中国网友的反击

古有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今有赛博猛男以一敌十。这场小型“文化保卫战”的展开不仅点燃了不少年轻人的斗志,还激发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部分网友们(甚至有外国网友)在高强度对线之余,还不忘给外国网友科普历史相关知识,属于是拳套涂碘伏,边打边消毒了。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在外头,他们网络与魑魅魍魉激情对线,在里头,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得到新的传承与发扬:B站上,许多UP主将传统文化制作成科普视频,将文化与历史娓娓道来,并得到了网友们的一众点赞与极高的播放量;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或是将传统戏曲相关的资料、文献收集、录入,从而打造出极其详实的信息库“梨园精舍”平台;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而传统戏曲结合数字化技术藏品则是作为戏曲文化的新时代表达方式——这种将赛博世界与传统戏曲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反差感以及新鲜感,更是深受年轻人喜爱。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戏曲数字艺术藏品——左:《花木兰》 右:《贵妃醉酒》

经典永不过时

而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了新的途径——游戏。

在传统文化推广的道路上,游戏界可没少出力。以戏曲为例,就像前阵子《黑神话》中第二章过场动画中那段极其带感的小曲《黄风起兮》,就给国内外玩家来了一场小小的“中式震撼”。网友们纷纷上网查找这段“中式RAP”的来源,因此,陕北说书的历史以及乐器三弦在网上的搜索量瞬间暴涨,而陕北说书这一地方性的传统文化也因为《黑神话》的出圈引起了海内外网友们的高度关注。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当然,《黑神话》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止于此

如果说《黑神话》的爆火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证明了游戏也可以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那么《逆水寒》端游则是证明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的确是条可行的道路。

在众多游戏中,有些优秀的国风类游戏的游戏内容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元素本就相当契合。古城市井之中,搭一个戏台,开一家戏院,玩家在里面排座听戏,没有任何违和感,并且这种形式的融合对于这些传统戏曲而言,亦是一种“赛博传承”。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而这样的“元宇宙听戏”,《逆水寒》端游在许久之前已经实现了。

所谓的“数字化”,并非只是生硬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成一段音频。通俗地讲,就是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途径来保存、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而《逆水寒》端游选择了先“破壁”,以更贴近年轻一代的新颖形式来展现传统文化——即游戏。玩家们足不出户在游戏中也能够能领略各地传统文化的魅力。早先推出的瓦舍听戏系统中,汴京“梨韵阁”戏院,已经为玩家们献上了无数场精彩的折子戏,这新奇的“赛博戏台”让众多玩家流连忘返。

并非只是在一个场景里单纯的放段音频。在梨韵阁中,所有的戏曲均由国内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们亲自演唱,加上动捕,从而进行一场游戏中的完美复现。作为戏曲中的“赛博曲库”,梨韵阁为玩家们提供了诸多选择,像是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祝》......当这些戏曲中的形象通过数字化变成游戏中鲜活生动的人物,借以多视角的观戏,玩家们仿佛置身戏中的世界,感受主角的风采。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今年加入的晋剧《烂柯山下》

而梨韵阁也从未停止更新的脚步,从去年加入的京剧再到今年新添的晋剧,这一“赛博曲库”仍在不断地增加曲目,除了官方的更新,不少玩家也在社区里踊跃提供自己的意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瓦舍听戏的加入,让许多对戏曲文化本无接触的年轻人开始主动去搜索相关信息,有些甚至养成了听曲的习惯。直到现在,仍有许多玩家还在官方社区下为梨韵阁添砖加瓦,而剧院中爆满的盛况,足以验证一句老话:经典永不过时。

而这些经典能够在如今再次焕发光彩,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逆水寒》端游的数字化。如果只是单纯的将这些传统文化摆上来“仅供观赏”,我可能只会觉得实在太过生硬;但当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游戏之中,甚至是能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之时,我想我会更愿意主动去了解——为玩家灌输传统文化知识,《逆水寒》在某种意义上还起了寓教于乐的作用,我们确实能在这些事上窥见几分《逆水寒》的社会责任感。

除了数字化,《逆水寒》端游做出的“合璧”也相当优秀。所谓合璧,即是在游戏与传统文化两者之间,进行传统文化的输出的同时完美地与游戏融合。作为一款MMO游戏,将原创戏曲融合游戏玩法来创造副本,会是什么样子?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在今年9月的新资料片【侠客行】中,《逆水寒》端游携手余青峰(国家一级编剧,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屈曌洁(国家一级编剧,曹禺剧本奖获得者)两位老师联合打造,结合逆水寒,进行了越剧新编。这种以戏曲为基础来构建副本,并将副本与戏曲高度融合的新颖表现方式,让戏曲艺术以一种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从上至下: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

这场梁祝惊梦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游戏变得更加鲜活。玩家在副本中将伴随着婉转悠扬的越剧唱段,在战斗中体验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之间的爱恨恩怨。而这三位“戏中人”的技能正对应了故事中各自的经历。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出嫁时代表着大喜的绣球,却成为了祝英台的攻击手段;

梁山伯所释放的泪蝶,则会随着数量增加让玩家们寸步难行,或许也意味着他当时的处境;

马文才,字佛念,而他的攻击方式正如他的名字一般,佛珠所引发的十字爆炸让玩家不得不四散而避,有着些许拆散鸳鸯的意味。

玩家将在这场与戏中人的交锋中,亲身体验这段传统爱情故事中刻骨铭心的爱恨纠缠,此刻,玩家亦是故事中的见证者。这样的沉浸感,或许只有在文化与游戏的结合中才能够感受到。而这正是《逆水寒》端游为文化传承所努力的结果——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复原、历史的再现、戏曲文化的推广......这些在中国最经典的故事与戏曲,在游戏中得以永远地传承下来。《逆水寒》也早已不仅是一款游戏,称之为文化传播数字化的载体或许更加合适。

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传统文化得以在赛博世界中焕发出无数个“第二春”,从以往汝窑、剪纸、醒狮等非遗文化的植入,再从梨韵阁到即将面世的【梁祝惊梦】,《逆水寒》一直在用独有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作为一款游戏,在《逆水寒》端游死磕文化传承的决心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逆水寒》的团队所展现出的厚重的文化责任感。

结语

为了这场大宋的“文艺复兴”,《逆水寒》端游所从一开始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挖掘,就不仅是浮于表面做简单的脸谱化塑造,而是深挖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大程度保留戏曲传统之美的同时,将其用游戏的新潮形式呈现,用著名历史学家纪连海的评论来说,正是“传统文化并没有沉睡在历史中”,这场复兴之风仍将长久地吹拂下去。

传统文化的复兴,竟然是靠这座赛博戏台?

当然,《逆水寒》端游所做的并不止于此,像是构建繁华的北宋元宇宙;考据敦煌文化的鸿音流派;在大宋之中再现千年前的春节场景......《逆水寒》端游正在用自己的技术与审美,创造种种游戏与文化的交织,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迄今为止的种种创新,也证明了《逆水寒》端游已经走在传统文化数字化的最前沿。对玩家而言,这个“会呼吸的江湖”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鲜活的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才会更加的真实。/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一回,《大闷》和“五娘”是熟悉的陌生人
...折子戏《大闷》到《平行时空·陈三五娘》再到《大闷·赛博朋克》,表演空间里的五娘仍是愁闷中思念情郎的五娘,梨园戏却不仅仅是梨园戏了,《大闷》从传统戏曲舞台上相对独立的一折折子戏
2023-12-26 05:47:00
汉服的复兴,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汉服的改良问题,我个人是偏向“不改”或“少改”的。但由于汉服的复兴是个复杂而长远的问题,我想在目前缺少统一认识的情况下,不如大家分头发展,各自站稳脚跟,以求最终实现汉服推广的
2024-06-16 08:10:00
东郊记忆“国潮”度元宵
...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园区内人头攒动:在复古火车头、赛博朋克街区、“成都墙”前,是忙着打卡的市民游客;在潮玩店、时尚买手店里,挤满了逛街购物的年轻人;在剧场里,看演出、打卡展览
2024-02-25 01:21:00
2024传媒年会·采风|即墨古城:探寻历史传承与文旅新篇
...时,以县衙为载体创作的德廉题材情景剧也定期演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侧记:初遇青岛,沉浸式体验山水风物十一月的即墨古城,秋意渐浓。本次传媒年会,
2024-11-03 08:50:00
南京乡村戏台多 新春“好戏”过足瘾
...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足大戏,过足戏瘾,在看戏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看戏中增强文化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4-02-19 08:17:00
...粹,斑驳的墙壁渲染着过往烟尘。古镇中心,一座古老的戏台矗立于四方天井之间。戏台之上,曲悠长、步飞扬。作为文化大省,浙江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街
2024-04-24 06:16:00
古韵今风·风雅彭镇 以传统艺术川剧点亮现代生活
...体验川剧后台化妆、戏服制作等环节,加深了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点亮生活,共筑文化认同此次演出,不仅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推动彭镇文化发展中起
2024-04-22 09:41:00
新年新事|水乡周庄:昆曲与书法的诗意巡游
...法展的创作者,在书法艺术领域颇有建树。他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作,对“玉山雅集文化”“昆曲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霍先生的书法,笔法精湛,风格独特,既有着传统书法的
2024-12-31 11:48:00
文脉华章丨“越”满中秋
...百转千回声,曲曲诉衷情。传统节日中凝聚了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里蕴藏着民族情感。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心与保护从未间断。在基层调研和重要会议上,他数次强调中
2024-09-17 12:13:00
更多关于游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