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的确良”曾经是一种风靡全国的布料。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身上所穿的衣服,使用的布料都是“的确良”。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确良”似乎已经消亡了。市面上能够看到的衣服,不是真纤维,就是各种化学材料合成而成的。
“的确良”材料又去哪里了呢?其实“的确良”材料并没有消亡,它只是换了一种名字。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购买到的一些衣物上,恐怕还可以看到”的确良”材料。
一、“的确良”材料是化学材料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的确良”材料。“的确良”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制作“的确良”的材料和制作塑料瓶子的化学材料基本相同。
只不过整块的”的确良”材料被用来做瓶子了。剩下的一些材料,则被通过一种叫做喷丝板的设备,变成了细长的纤维。然后再用这些纤维编织衣服,就成为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的确良”衣服。
而第一个大量生产和售卖这些衣服的,是一家美国公司杜邦。这种材料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曾经全球流行。后来随着更加先进的人工纤维出现,“的确良”就逐渐被取代了。
到了50年代以后,“的确良”材料反而受到了中国的青睐。这也和当时的特殊国情有直接关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我们就有大量的人口。但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国,基本上没有工业存在。纺织产业的主体,也还是比较传统的手工纺织业。
传统手工纺织业在建国以后,就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了。那时的国家,考虑的是如何让每一个国民都能够买得上、用得上质量还算不错的衣服。
可因为工业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根本不可能为所有的国民,都提供上使用天然纤维的衣服。而”的确良”这种产量大,造价低廉,并且原材料易得的产品,就入了领导层的眼。
早在60年代的时候,我国的工厂就开始小批量的生产使用“的确良”制作而成的各种衣服。
不过,当时因为技术等其他方面的限制,“的确良”虽然相比于传统的自然纤维产量要大一点。可还是只能够在沿海地带,几个更容易接触到外国的地区流行。越往内地走,“的确良”就越少。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确良”才有了全国流行的基础。当时毛主席到南方视察工作,视察的重点就是考察建国以后的这些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明显提高。
毛主席在视察时,无意从周围工作人员那里听到了一句话。很多工作人员排了一整天的长队,才能够买到梦寐以求的“的确良”衣服。很多人都排队去买“的确良”布料,主要也是因为这种布料确实又结实又美观。
毛主席也就知道了,如今”的确良”材料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毛主席就嘱咐周总理说,人民需要大量的“的确良”材料。我们应该通过政策性扶持的方式,加大“的确良”材料的生产。
毛主席下令后,我国于1972年,花了三亿美元从法国引进了全套的“的确良”生产设备。还在东三省建立了“的确良”生产厂。
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的确良”的产量逐年提高,逐渐能够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到70年代末,我国就已经实现了“的确良”自由。
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70年代末80年代初,位于辽阳的“的确良”生产基地,每年的“的确良”产量高达7.4万吨。
那为什么现在我们看不到”的确良”了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国民,也使用上了更好的人造纤维,甚至是自然纤维制作的布料和衣服。
二、经济发展改变一切
7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动开放策略,允许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某些市场。从1982年开始,我国也开放了纺织品的供应。当时还免掉了布票,大量的布料成为了可以到社会中流通的产品。
在纤维市场民间化、社会化的前期,“的确良”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当时的国人使用“的确良”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国内的”的确良”产量确实也比较大。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在中国建厂,一些中国的纤维生产企业,依托外国的生产线和先进技术,也开始可以生产一些与外国技术水平相当的人造纤维。这些纤维比“的确良”更加好用。
而且随着产量的提高,价格也逐渐降低。“的确良”作为一种比较老旧的材料,开始被那些新兴材料打得节节败退。
纯棉面料的产生,更是给“的确良”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纯棉面料质量更好,穿在身上更加舒服,纯棉的面料也更轻,也更易于活动。
虽然没有那么耐磨损,但舒适性的确更高。反观“的确良”,穿在身上会锁住热气。冬天还好,但在夏天,穿着“的确良”制作的衣服和裤子,就会有些难受。
而且一旦到了雨天,用“的确良”布料所制作的衣服,就会紧紧的贴在身上,让人感到非常难受。哪怕“的确良”的耐磨性和坚固性要比纯棉面料强不少,但出于舒适性的考虑,“的确良”还是逐渐退出了市场。
到了本世纪初以后,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各种天然纤维价格也在迅速降低。很多衣服在生产的时候,使用的也都是天然纤维。
与天然纤维相比,“的确良”这种人工纤维更是没有任何的优势。2000年以后,使用“的确良”所制作的衣服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那这是否代表着,“的确良”已经完全消亡了呢?其实也不见得。“的确良”只是换了一种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衣物上。
三、“的确良”换了名字
“的确良”并不是完全消亡了,它只是在市场上换了一个名字,如今“的确良”的名字叫涤纶。“的确良”没有被完全取代,甚至能够改名重生,主要是因为它对比其他的一些传统面料,的确也有自己的优势。
比如更加坚固耐用,更加抗皱。只不过想要见到完全由“的确良”制作的衣服,已经不可能了。
很多人购买的衣服上,只含有一定的“的确良”,比如说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使用到了“的确良”。而“的确良”使用量比较多的衣物,是各种工作服,比如说在工厂里工作的衣服。还有一些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衣服,依旧大量使用了“的确良”。
各种床上用品,比如床单、被罩,还有窗帘。这些用品上,也有大量的“的确良”存在。所以“的确良”已经重新转生了,只是它的使用频率没有以前那么高。
而“的确良”的发展和衰落,其实恰好也和我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有直接关系。
当年我国会大量生产“的确良”,主要是因为“的确良”原材料易得,产量大,能够满足现实需求。可如今,“的确良”对比其他的一些人工纤维材料的确没有优势,所以才会逐渐被时代所抛弃。
与“的确良”市场占有量逐渐降低相对的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其他更加舒适的纤维材料。所以“的确良”的变迁,本质上来看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确良”的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的确良”逐渐被市场所抛弃,甚至被迫改名,并不是一个值得惋惜的事情。反而象征着中华民族勇于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勇气。
为什么我们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从落后经济体逐渐发展成了世界一流经济体。靠的不恰好就是这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吗?创新也是现在中国最主要的发展类之一。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感谢“的确良”。在物资比较匮乏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的确良”,很多的老百姓才能够穿得起衣服。
如今,在社会中我们能够买到使用各种原材料生产出来的衣服,这些衣服更加鲜艳,更加舒适。但我们也不能够忘记那些廉价,并且看起来粗糙的“的确良”。
“的确良”应该永远存在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因为它象征着那个不屈的年代,象征着那些为了国家发展,而英勇奋斗的先辈。
结语:
国人对衣服面料的需求是一直在变化的,从原先的有衣服穿,到后来要穿的舒适,再到如今要又好看又舒适。这本身就是我国工业和经济发展趋势下,社会变化的必然。
原本的中国只是一个农业国,我们就是想生产各种舒适好看的衣服,也不可能。如今中国经济和工业都高度发达,对于老百姓来说,穿上各种舒适衣服已不再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穿着又舒服又好看的衣服。走在阳光之下,我们就更不应该忘记“的确良”这种材料。只有铭记历史,中国才能够发展的更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