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逻辑探寻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12 09: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南京工程学院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逻辑探寻

纵览南京工程学院百余年根植行业、服务产业的办学历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如同一条鲜明的动力线,一直贯穿其间,推动学校不断向着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工程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进入新时代,伴随全球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现代工程与产业技术呈现出跨界整合、交叉融合、高度集成、快速多变的新特征。如何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成为每一所应用型高校面临的时代命题。南京工程学院基于国家教育部门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等10多项国家试点项目和研究课题的探索与实践,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知识适切、技术精湛”“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有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特质,确立了“综合应用、工程实践、创新创业、持续发展”四大能力新标准和“价值主线、能力导向,实践主导、理实交融”教学改革新理念。聚焦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学校提出并持续探索工程化项目引领的系列化项目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发展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双提升”,跑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加速度”,提供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卓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生动范例。

奏响产教融合“协奏曲”,为新工科打造“应用型项目教学”新模式

2016年,学校开展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的探索和实践。“建设新工科,就是要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因此,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必须因时而动,培养过程与企业的对接必须积极开放。”学校校长史金飞说。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特色,构建“业界全程参与、校企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开发了一大批基于实际研发项目、在对接专业类行业企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场景中开展的工程化教学项目,为新工科背景下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应用型本科特色的项目教学新模式。

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学校协同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轨道门智能化、数字化研发计划为基础,设计了“塞拉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8个工程化项目,分解出200多个不同层级的子项目,开发出可应用于高校学生、企业职工、产品用户培训的项目化课程。学校还先后与淮安市、江宁区、宜兴市等地方共建,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体现行业先进水平的实验室174个、实习实训基地36个、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89个。校企联合打造了5个Ⅰ级工程化项目教学示范平台,共同围绕产业技术、新产品研发开发二级教学项目50个、三级教学项目148个、支撑项目892个。校企双方通过“培养方案共商、教学平台共建、教学队伍共组、教学内容共授、教学材料共编、教学竞赛共导、教学评价共定”,将行业企业资源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构建促进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学校产学研新成果等优质资源转化与反哺专业建设的机制,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近五年,学校引导和支持教师分解转化自己承担的应用型研发课题的教学要素和内容,建设综合性、层次性项目教学新模块203个;模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过程开发新型教学项目,转化场景学习特色的实训或实验项目800余个;将教师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遵循“研学做创”一体思路,凝练形成具有工程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大学生“双创”项目2000余项。形式多样的工程化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岗位考核、技能考级、竞赛获奖、创新成果与课程学分互通的多路径学习选择,有效地引导和支持了学生个性成长与特长发展。

更新项目教学“升级包”,为学生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2016年,从立项建设首批工程化项目教学平台开始,学校开启了工程化项目教学改革的新征程。此后的6年里,学校在调研近千家企业,密切跟踪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基础上,从以实践教学为主、到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再到专业培养全链创新为目标,持续迭代升级系列化项目教学的内涵和模式;并按照“学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课程结构对接能力进阶、课程内容对接技术发展、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组织实施对接学生志趣、质量评价对接育人目标”的“六对接”要求,不断拓展项目教学的向下“包容性”,强调以“教学性”“真实性”为第一属性,打造密切行业企业的教学项目,构建“实践主导、理实交融、能力进阶”的四级系列化项目课程体系,重构“工程化环境、项目化载体、团队式指导、协作式学习”教学形态,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N+1”产业学院等平台载体,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学生综合能力进阶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培养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牵引下,学校所有专业、全体学生都可以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基于个人特长和学习志趣,灵活选择项目化课程,形成不断优化的课程与项目学习交融的个性化修读路径。以工业中心实施的“421”项目化教学体系为例,学生在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各项任务之外,4年内还必须参加4个一般课程项目、2个专业核心项目和1个综合性工程项目,实现了项目教学全面覆盖和全程贯通。

有了工程化项目引领,就能有效汇聚和统一企业与高校的研发需求、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实现教研相长、教学相长;有了项目作载体,校企就能共同引导专业和课程发挥项目教学的场景教学优势,形成以素质培养为主线,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一体化培养的新形态;有了教学项目的开发、建设、运用纽带,就能强化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和学校师生的同理心,打造产学研教育共同体。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促成了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学校建设了两个产业学院、9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建设了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产业的7个新兴专业,建设了一批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了包括机械类专业“大课程、小项目”、电力类专业“工程引领,产教融合”等特色系列项目化课程在内的工程化教学项目课程460门。师资队伍的工程与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行、校、企组成了教学团队130余个,共同开发编写了针对性特色讲义、教材。

跑好创新创业“接力赛”,为卓越人才培养提质增效赋新动能

早在2007年,学校就提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统一、从业能力与个性成长相统一、校内教育与校外体验相统一、校园文化与‘双创’氛围相统一”的“四统一”改革理念,构建了面向全校学生、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贯穿育人全过程、贯通课内外、融通校内外的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平台,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09年成功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陆续建成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众创空间、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优质“双创”平台,大学生突出的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和成功创业的典型群体成为人才培养新亮点。

近年来,学校构建了由“基本素质层次、专业知识与能力层次,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双创’能力层次,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基础理论、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创新创业”构成的“三层次、六模块、‘双创’教育贯穿全程”的“双创”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创新创业成果与课程学分的替换、课程绩点奖励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与标准,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互补,有效激活学生自身学习活力。

学校改革创新将原两门共4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必修通识课程,改革为成果导向、探究学习、融入专业要素,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教学目标相融,实现“四统一”培养的“1234”式新型群集课程。建成了知识、技能、案例、素质拓展四类200多门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群,编写了特色“双创”教材讲义113本。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了30个动态更新的创业案例库,每学期提供600个左右的学习岗位开展案例教学。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动态引进100门创新、创业、学科前沿的慕课课程。

学校积极探索将工程化项目教学改革融入“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分层递进”的“双创”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按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中级、高级三类创新创业训练班,开设智能制造专业“创新实验班”,不断探索构建融“双创”理论教学、创业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的“双创”教学新模式、新形态。

学校坚持“引培并举、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双创”教育相关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开展“双创”教学专项培训、组织教师赴企业实地学习交流、专项研修,增强教师“双创”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双创”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制定优秀“双创”导师岗位政策机制,聘请校内外优秀导师,特别是杰出校友担任“双创”导师,建立了一支引领“双创”教育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双创”导师获批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省级“双创”团队5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9项、全国性教学竞赛一等奖9项。

持续绽放的“双创”教育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四创”平台已累计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220余家,孵化成功率高达80%,参与学生超5000人。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实现专业教学与“双创”教育相融互通、双向赋能,学生参加“双创”竞赛累计获国际奖14项、国家奖551项、省级奖1286项,在全国电子设计等重大赛事中连续获得全国一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亚太区亚军;先后获“互联网+”“挑战杯”竞赛国家奖7项、省级奖80项、省级优秀组织奖5次。

持续升级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因综合素质高、新技术掌握与应用能力强,得到行业、社会高度认可。近年来,学校相继在国家就业工作督查会、“办实事见实效”新闻发布会上交流就业工作做法和经验,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就业是有力证明。我们有信心将更多有理想、有学识、有技能、有创新力、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送上适合的、满意的就业岗位,成就学生卓越、学校发展。未来,南京工程学院将持续为培养高素质卓越应用型人才蓄势赋能,向着‘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工程大学’的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学校党委书记史国君表示。

(王丽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坊”
12月21-22日,黄河科技学院举办“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坊”,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75位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以及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孔留安致欢迎辞,首先对到学校参加工作
2024-12-30 12:59:00
...山东华宇工学院对接“三业” 践行“九化” 产教融合育应用型人才山东华宇工学院是一所民办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拥有“中国中央空调城”等城市名片的山东省德州市。学校始建于20
2023-10-15 09:11:00
共筑教育新生态 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二期“应用型高校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坊”
大河网讯 为探索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路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助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3月8日至9日,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二期“应用型高校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坊”。本
2025-03-13 11:12:00
黄河科技学院荣获第十四届(2024)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优秀办学案例
...。在此次大会上,学校“目标驱动 评价牵引 高质量推进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案例被评为“第十四届(2024)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优秀办学案例”,是河南省获此荣誉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2025-01-16 12:16:00
...案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展与补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院紧密结合新文科、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双一流”等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思路,
2023-03-17 09:06:00
...学院有信心和实力培育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记者了解到,嘉兴学院具备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的雄厚基础,一方面该专业汇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
2023-05-04 06:47:00
...是地方高校的使命担当,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好应用型大学的必答题。高校与区域同频共振,已形成血脉相连、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
2024-03-26 06:22:00
...对托育服务、社区治理等民生短板,通过专业群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实践路径:资源整合与协同治理创新第一,要推进资源整合的系统重构。跨专业共享实训基地是
2025-07-07 23:05:00
...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以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发展。应充分认识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发展定
2023-08-29 06:3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红色故事润童心!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开学第一课“干货”满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延瑜9月1日,晨光洒遍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的校园操场,全体师生及家长齐聚一堂,一场以“山河不会忘记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新学期开学典礼暨升旗仪式启幕
2025-09-03 11:04:00
“三位一体”育根基 “以生为本”助成长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全链条保障体系
鲁网9月3日讯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治理理念持续革新的背景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2025-09-03 11:07:00
学校赋权增能,学生立体自治 “山小商”社区成就学生成长“大舞台”
鲁网9月3日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推动育人模式创新,将学生参与作为关键环节,以促进学生德、智
2025-09-03 11:10:00
商脉铸魂 仁智润心中华优秀传统商业文化赋能学生社区建设新范式
鲁网9月3日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山东省“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立足学校商科办学特色,以中华优秀传统商业文化为引领
2025-09-03 11:50:00
垦利实验中学举行2025秋季开学典礼
9月1日上午,垦利实验中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全体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校园,共同开启新学期的崭新篇章。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升国旗
2025-09-02 09:11:00
萌娃入园绽笑颜 快乐成长再启航 广饶县大王镇实验幼儿园开学第一天活动纪实
大众网记者 孙淑娟 通讯员 温春燕 刘敏 东营报道金秋送爽,伴随着晨光与欢笑声,广饶县大王镇实验幼儿园正式迎来开学第一天
2025-09-02 09:14:00
大众网记者 商永恒 东营报道9月1日清晨,垦利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渐次热闹起来。红毯铺就、拱门矗立,学生们背着书包有序入校
2025-09-02 09:16:00
九月的风拂过校园仿佛听见您走来的沉稳步履二十载光阴未曾模糊您亲切高大的身姿多少温暖的记忆珍藏在我们心头多少难忘的场景镌刻在黄科大光辉史册里一路凯歌高奏捷报频传的黄科大是胡大白董事
2025-09-02 11:12:00
喻新安|杨钟瑶: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的总设计师
杨钟瑶: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的总设计师——纪念杨钟瑶先生逝世20周年今天,2025年9月1日,是中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之一
2025-09-02 11:12:00
光阴流转,时序变迁,黄河科技学院的总设计师杨钟瑶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这位中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用一生诠释了“黄钟大吕
2025-09-02 11:12:00
以孩子们的方式讲好故事,航天四小高燃“开学第一课”将“六爱”具象化
“航天主题报告的小实验好神奇!”“交警人偶能和我握握手吗?”……9月1日上午,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的报告厅内,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把新学期的热闹直接拉满——一堂藏着“六爱”惊喜
2025-09-02 14:01:00
荆楚开学联播丨开学了 官小学子以英雄故事点燃担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王雪 张雨涵)9月1日上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官士墩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校园,以“铭记历史砺担当 薪火相传向未来”为主题
2025-09-02 15:01:00
荆楚开学联播 | 开学思政课,武昌学子开学远观山海 如愿以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煜、熊一丞 实习生李彤)“我们胜利了吗?”“我们胜利了!”伴着清澈纯真的童声
2025-09-02 15:02:00
西咸新区这所新建校开学啦 小学生座椅能秒变“午休小床”
9月1日,西安又一所新学校投入使用——西咸新区泾河第八学校正式开学,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快来看看这所学校长啥样
2025-09-02 15:05:00
“数”领潮向 “蝶变”筑梦打造高校“一站式”学生智慧社区新范式
鲁网9月2日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构筑成“三全育人”前沿阵地,创建面向全校学生
2025-09-02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