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人才济济,是记者接触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后留下的深刻印象。
一个地市级气象局,共127名职工,本科及以上占比92%,包括1名博士、6名硕士;有人获评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有人以甘肃省党代会代表、省政协委员等身份扛起政治担当;有人成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选中国气象局西部青年优秀人才,享受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活跃在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科研业务一线……
所以,武威市局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呢?
溯源
如果说“人才培养”是一条河流,武威市局的这条“河”中能“活水”浩荡,它的源头究竟是什么?
入职11年,任丽雯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她2012年入职,5年后被委任为中国气象局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副站长,今年更是获评副高级工程师——蜕变不可谓不快。这当然与个人的勤奋、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觉得,自己的这份上进、善进还要归结为武威气象人身上那股代代相传的“劲儿”上。
这股“劲儿”,叫敢想敢干,争先创优。比如在前辈中,丁文魁、刘明春等在走访农户时了解到对传统温室转型升级的需求,迅速召集团队,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日光温室智能管理系统,目前已在多个企业推广使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李岩瑛是博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西北地区沙尘暴和干旱研究,主持过国家级、地厅级多个项目,多项成果应用于实际预报中,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比如年轻一代里,“90后”李天江开发了“天马天气”微信小程序、武威市森林草原火险预警平台等多个业务系统,研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网格高 (低) 温预报技术;36岁的工程师杨梅,主持完成温度预报集成输出、多模式数值检验等3个业务系统研发,促使当地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提高9.3%……
在这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中,人,不进则退。但这“进”,不是不择手段、横冲直撞地进。从每一个新人来到这里开始,跟着的、看着的就是这样的人:有人扎根基层,把繁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此基础上研究思考群众面临的具体问题如何从气象视角解决;有人坚守一线,一生就攻关一个问题,坐了“冷板凳”也无怨无悔……参与的、见证的就是这样的事:为了获得一手数据,有人从春到秋,每天通勤十几公里,到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开展观测,一干就是一整天;为了获得精确的模拟试验结果,有人顶着盛夏的阳光,多次携带几十斤的仪器设备和干粮步行超过3公里,到海拔近3000米处花五六个小时提取样本、完成试验……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早就给出了如何进、为何进的答案:以所学所长,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
“如果非要概括武威市气象人的精神特质,那就是‘创新’和‘奉献’。”武威市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雷表示,“我们每一代领导班子要做的,就是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强局战略,在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用更多好的制度、政策拓宽通路、扫平阻碍。”
那么,武威市局又做了哪些事呢?
问渠
先听听一个“90后”年轻职工的故事吧。
对今年29岁的马幸蔚来说,在5年多的职业生涯里,有三个节点对他意义重大:一是2018年毕业后进入永昌县气象局工作;二是2020年在《武威市气象部门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结对子培养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一对一”结对子培养方案》)出台后,申请得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李岩瑛的指导;三是2022年被调入中国气象局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
其中,基层工作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更有机会直面服务对象的需求和一线业务中的难题,并发现了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风能资源普查评估;而后,得益于《“一对一”结对子培养方案》,他在李岩瑛的带领下细化了研究方向、制定了相关计划,跟着导师做项目、编专著,一步步迈进科研大门;进入新的工作平台后,他获得了更多成长机会,其中包括获得跟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项目、开拓眼界的机会。
这三个节点,恰恰对应着武威市局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相关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开辟人才培养新格局的几大重要举措:
鼓励年轻职工在基层中经历淬炼,并为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开辟选拔、任用通道,形成良性循环;压实“传帮带”责任,推动青年人才成长;打造人才成长平台,与多个科研单位建立人才定期交流、访问、合作机制,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就业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
此外,武威市局还每年设立年度科技基金,并鼓励职工教育进修。近5年,全市气象部门有26人通过函授取得本科学历,8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4人取得硕士学位,年均参加各类业务培训85人次;15名青年人才去往基层一线锻炼。
而这些如马幸蔚一样,通过市局提供的各种渠道成长成才的青年干部职工,也同步对照着市局出台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办法、专业技术中级及高级岗位晋级管理办法等关系到评优选先、职称晋升、干部选拔的制度性文件,查缺补漏,为自己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这些“量才”文件,正是武威市气象局专为引导各类人才成长打造的“风向标”: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各类人才,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将学历、奖励情况、科研能力等考核指标量化并区分权重,让人才能否晋升、晋升到何种程度全凭实力说话。其中,每年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级干部还需公开述职、公开测评,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进、出、升”直接挂钩。
据此,武威市局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气象人才培养制度体系,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提供英雄用武之地,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