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在苍溪县百利镇高玉村耀德杨梅家庭农场,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杨梅,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我在杨梅山庄干活,一个月有近五千块钱的收入,一年有五六万块钱,既照顾了家,也挣到了钱!”刘刚是高玉村本村人,自杨梅产业园开始建设就在园区里从头务工,主要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2018年,青年大学生仲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业成立了耀德杨梅家庭农场,流转摆荒土地面积1000亩,建成杨梅特色产业园173亩,新建苍溪梨产业园、种植新品种柑橘、李子、枣子以及林下农作物约800亩,建园至今农场总投资787.28万元。2020年7月耀德杨梅家庭农场被县农业农村局命名为“家庭农场县级示范场”,2021年8月被市农业农村局命名为“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场”。
“杨梅种植了五年,今年初投产就迎来了丰收。今年大概有五千斤杨梅,按市场价20元/斤计算,有十万左右的收入。”耀德杨梅家庭农场主仲耀介绍,盛果期一棵杨梅树可产二十多斤果,园区栽种果树三千余株,盛果期能产果五万多斤。
据了解,百利镇高玉村在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休闲观光园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浮板稻”特色产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6月13日,在该村的水产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在种植“浮板稻”,有的在链接浮板,有的将秧苗插进小桶里,还有的将种植好的秧苗放在浮板上……种植现场每一个环节紧扣衔接,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据了解,“浮板稻”主要采用水面种稻、水下养鱼,不用施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种出来的稻谷完全是绿色食品。在大面积收割稻谷时只需把固定的绳索松开,将浮板拉至岸边即可进行收割。
“我们在这儿种浮板稻,一天有六十块的工钱,已经做十多天了。”百利镇高玉村村民张德炳说。
“高玉村种植的‘浮板稻’,是政府的主导产业之一。”百利镇高玉村党支部书记张保介绍,目前,根据秧苗的长势情况,亩产应该能达到500到600斤,目前在高玉村、李家河村、观音村种植浮板稻1.6万平方米。产业引进来后,不仅能解决老百姓的临时就业问题,鱼塘的水质也得到了净化。
近年来,苍溪县百利镇紧紧围绕县委“543”发展战略,锚定目标,抢抓先机,主动作为,采用业主承包、村集体管理、群众自主经营的方式,根据区位优势制定“一村一品”村级特色产业发展目标,聚力推动全镇“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实现了环嘉陵江产业带苍溪梨产业1850亩整体提升,预计产量达到60余万斤;建成高玉杨梅180亩、涧溪桃200亩、金陵沃柑150亩等特色产业,通过组织电商销售,集中采摘,超市订购等方式,已销售杨梅1000斤,涧淫桃3000斤,实现增收3.05万元;利用广豪的鱼塘、河道水域,种植浮板稻1.6万平方米,实现了“以鱼养稻、以稻净水”的良性循环,预计下半年可产大米1.2万斤,可收水产300余吨。(詹磊 冯金虎)
【责任编辑:尤自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7: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