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5 17:56:00 来源:光明网

6月2日,据央视新闻消息,

两名游客在浙江台州石人峡

横渡溪流时被水冲走失联,

牵动了不少网友的心。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

噩耗还是传来……

6月4日,

据黄岩区应急管理局

最新通报,

2名落水失联驴友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通报全文如下

↓↓↓

6月2日11时51分接到报警求助,有2名驴友在浙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接警后,黄岩区组织应急管理、公安、卫健、消防救援、属地政府及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等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因搜救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地势陡峭,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4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善后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据了解,事发地不对外开放。一位熟悉当地地形的人告诉记者,石人峡的山溪水往下汇入屿头乡的主要溪流是柔极溪,然后流入长潭水库。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此处的打卡攻略,从以往图片及视频来看,出事地点水流不急,人可以趟着溪水穿过。之所以会出现视频中水流湍急的情况,与事发前的暴雨有关。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据介绍,

当地从6月1日到6月2日

连续两天雨水天气,

导致平时几乎没什么水流的

山涧水位暴涨,

受山地坡度的影响加上河道狭窄,

山溪中的水流十分湍急,

涉水危险很大。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网传出事地点丰水期(左)和枯水期(右)对比↑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

已获悉失联驴友中的男子身份。

据一位知情者透露,在事故中溺水身亡的红衣男子是宁波当地资深户外爱好者章先生,网名叫“万XXX到”,熟识的人都叫他“万万”。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遇难的章先生是宁波当地知名户外博主。网络图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据网络发布的视频中,

有网友留言指出,

视频中绳索的架设方式,

让横渡的驴友受到强力的水流推拉,

形成了典型的死亡“V”字型,

“陷入死亡V,

任何人都坚持不了一分钟”。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在网上,

不少网友都提到了

这个“死亡V”。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死亡V”是指人在绳索固定下,被水流压至水面以下无法呼吸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通过激流时,绳索的起点应更靠近上游,终点更靠近下游。在水流的作用下,人在被往下游冲的同时,也会沿着绳索向对岸滑动。但如果绳索没绷紧,或绳索两头都垂直于岸基搭建,人就会被困在呈V字型的绳索当中。在绳索限定了人不能被水流带向下游时,水就会从人的身上盖过去,造成无法呼吸的情况。

“两名失联游客当时已陷入严重的死亡V,却因绳索链接无法解除,直接发生溺水。”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两名游客陷入死亡V状态

还有户外专业人士表示,涉事人员在天气、线路、横渡方式、绳索、携带装备以及应急预案多个方面都没做好。这起事故中,从组织者到失联者,再到画面中的施救者,都缺乏基本户外自救常识,多环节的错误叠加,导致了目前这一结果。

公益人士、户外救援专业人士王英颉告诉记者,进行户外运动时,首先应掌握天气情况。此外,组织者抵达现场后,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对路线最新情况做评估。他认为,视频中该团队没有避开雨季,且线路需要横穿涉水山谷,在这个季节和这个地势,应考虑到随时会暴发山洪。

王英颉表示,户外运动本着“欺山不欺水”的原则,若前行路上有河流阻断,应选择原路返回或者从山上绕行,不可冒险涉水。需要横渡激流时,也应首选搭建离水横渡系统,例如用树木搭桥或者绳索横渡系统,尽量不让人从水里过。

他表示,视频中人员辅助过河使用的软连接,在水中是无法帮助人抵抗洪水的冲击力的,应使用竹竿或者绳索在离水状态将两头拴紧。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视频中只设置了保护绳,没有设置牵引绳,所以人掉下去两边没法拉。”王英颉称,通常情况下,过河时应设置两条绳索,渡河遇到危险时,岸上的人可以用牵引绳将河里的人移动,视频中的情况,即便人被拉得站立起来,也还在原地。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此外,他表示,视频中用的绳子不是专业绳索,像是拖车时用的扁绳。

“人能涉水的深度为大腿根部以下,超过这个深度,人力已经无法抵抗水流。人、包应分开过河,否则背包会成为你的累赘。”王英颉说,视频中这种情况,原本或许还有最后救援机会,即松开一侧扁绳,并在松开侧末端打三个大结,从单侧往上拉或许还有机会。

汛期出游注意安全

随着气温升高,

人们野外出游不断增加,

当下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

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部分地区可能出现

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汛期野外游玩,

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下相关案例警钟长鸣

↓↓↓

打卡拍照突遇洪水 7人死亡

2023年8月9日,四川雅安雨城区鱼鳞坝网红打卡点,十余名游客正在拍照打卡,突遇河道涨水,多人被洪水冲走,造成7人遇难。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野外玩水突遇涨水 4人死亡

2023年8月1日,广东汕尾海丰县多名游客在莲花山大东门玩水时遇涨水,多人被冲走,造成4人死亡。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很多野外景点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完善的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等无法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请选择正规景区游玩,不要在滩涂、河道、山脚、泄洪道等区域游览、野营和露宿,自觉抵制到“野景点”旅游打卡的行为。增强涉水活动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定,不在危险位置拍照;警惕落水、跌落等风险。

汛期户外出行,

有哪些需要警惕的事项。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汛期出行,

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应该如何避险自救。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确认了,两人已无生命体征!全网在科普的“死亡V”究竟是啥

综合:央视新闻、新闻坊、新民晚报、上游新闻、橙柿互动、大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中国探险协会、中国蓝新闻、黄岩发布、网友评论等

来源: 广州反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痛心!3人身亡,系三姐弟
...男性获救,三名意外落水者紧急送医院后,经医生诊断无生命体征。五华县相关工作人员称,三人分别为20岁(女)、17岁(女)、15岁(男),是三姐弟。最新消息:3落水者被找到,已经
2023-08-30 16:32:00
沣峪口河道突然涨水有7人被救 警方证实另有2人遇难
...将被救女子抬到河内一较大的石头上进行抢救,但其已无生命体征。该网友称,除女子外,还有一位孩子不幸身亡,身亡两人系母子关系。8月1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西安市联动特勤
2023-08-02 12:28:00
新技术新手段新装备!全国应急救援队伍来渝“大比武”
...检查,并能通过红外热成像在完全无光的黑暗环境中搜救生命体,为救援人员快速准确掌握人员被困区域的真实情况提供技术帮助。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是由应急管理部牵头规划,在重点行
2024-11-06 21:32:00
5岁男童不慎掉入水井,多部门组织人员展开救援!
...救援组缓慢匀速上拉绳索晚上8点30分男童被成功救出目前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家长看护孩子不能大意一定要引导孩子远离危险区域!
2023-03-13 22:22:00
“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目启新程
...DNA知识课堂与水果DNA提取实验,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不同生命体的遗传特征,深入感受基因组学作为生命科学基础学科的魅力所在。随着项目开展进入第三年,“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
2024-05-07 08:46:00
玩水好时节,这些事情要注意 | 健康过暑假
...业人士切勿贸然下水。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立刻判断其生命体征。可用力拍打溺水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如果溺水者还有呼吸,意识清醒,可以给他盖上毛巾保暖,并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再送到
2024-07-01 16:21:00
大理洱源应急综合演练现场:“蓝朋友”快速搜救转移受伤群众
...员决定利用绳索斜向救援方式进行营救。“受伤群众还有生命体征!大家加快速度!”消防员迅速架设地面锚点、三脚架支点,将受伤群众快速固定在救援担架上,利用三脚架与地面锚点之间连接的
2023-03-16 11:26:00
广西柳州3名儿童落水 当地通报:已全部打捞起 无生命体征
...,已全部打捞起3名落水儿童,经现场医务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善后工作正有序开展。经核查,3名落水儿童均为来宾市学生,于周末结伴外出游玩。当前正值汛期,河道水流湍急。特提醒广大
2025-06-10 00:23:00
走上废弃海上栈桥女子踩空跌落礁石受伤
...边,导致左手部骨折和腿部受伤,身体无法移动,但好在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但是,当时天色已晚,受潮汐影响救援现场海浪浪势逐渐增大,且水平面持续升高,随时可能淹没防浪堤、乱石区和部分
2023-10-23 01:3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解锁亲子“新玩法”,背后乐趣藏不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晚上六点半,威海市环翠区嵩山城市书房里,一场特殊的“约会”如期而至——“六点半阅读会”的成员们正齐声共读《大学》
2025-09-09 17:06:00
以专业铸魂 用真情架桥——泰安市中心医院康复医生李光援疆纪实
当银翼划破戈壁长空,天山脚下的苍茫大地映入眼帘时,泰安市中心医院医疗援疆骨干李光的心中,既有对未知征程的期许,更有对使命担当的笃定
2025-09-09 17:06:00
微记录·聊城|一位语文老师的37年,他坚持做“擦星星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崔宇晴 通讯员 刘明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刚过,青年周黎明怀揣着父亲的奖品——一个崭新的黑色提包
2025-09-09 17:06:00
临沂农行河东九曲支行利用近期大学新生开学前开立借记卡、激活借记卡的业务高峰的契机,结合大学新生的消费习惯和实际需求,侧重实用性
2025-09-09 17:11:00
2024年7月1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调整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2025-09-09 17:25: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队”余兵:于细微处守护呼吸
鲁网9月9日讯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耕耘三十余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余兵教授亲历了中国呼吸道疾病谱的变化与诊疗技术的迭代
2025-09-09 17:32:00
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墨香润校园
鲁网9月9日讯书法是临沂新桥大官小学的校园特色课程。近日,临沂新桥大官小学开展的 “我为学校题校名” 活动,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展现书法才华
2025-09-09 17:32:00
血管外科“国家队”专家李清乐:守护血管“生命线”,为家乡医疗添“京”彩
鲁网9月9日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脏器”,因人体全身遍布血管,血管外科也被誉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它不仅是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支撑
2025-09-09 17:32:00
无声世界二十载,一朝手术获新声!耳鼻咽喉头颈专家夏瑞明教授成功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术
鲁网9月9日讯五十七岁的郑女士(化名)在无声世界二十年后,终于有机会再次听到亲人的呼唤,这意味着她即将告别寂静世界,重新融入有声社会
2025-09-09 17:33:00
【天眼关注】从“母婴”到“育婴”,育儿空间优化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近日,全国多地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标牌更换,出现了“育婴室”“父婴室”等新名称,引发网友热议。从名称变更到设施细分,从管理制度到社会共识
2025-09-09 17:34:00
艺术市南・庭院有约 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正式发布
鲁网9月9日讯9月9日,2025青岛(市南)秋季庭院艺术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安娜别墅举行。据悉,在这个秋天,庭院艺术活动以“老建筑活化+文化赋能”为核心
2025-09-09 17:34:00
“老师夸夸大会”开幕啦!快来壹点情报站开启花式赞美模式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长春 张雅楠教师节来临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情报站“老师夸夸大会”正式开幕啦!把花式赞美送上,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2025-09-09 17:38:00
9月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香港航商总会主席、华光海运控股集团执行董事长赵式庆在采访中表示:青岛港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绿色港口模型,是全球少数实现能源自给自
2025-09-09 17:43:00
太平人寿:高效服务暖人心 客户致谢赠锦旗
大众网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燕燕 李琛 潍坊报道近日,太平人寿潍坊诸城支公司收到一面写有“理赔迅速 行业典范 风险无情 太平有爱”的锦旗
2025-09-09 17:49:00
菏泽市三院工作人员热心相助 七旬退伍老兵丢失钱包及时找回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王霞 菏泽报道9月7日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伍老兵在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八一路院区就医缴费时
2025-09-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