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112封来自父亲的家信,字里行间品父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5-07 21:01:00 来源:锋行天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字里行间品父爱

邵家胜

112封来自父亲的家信,字里行间品父爱

姜晨绘

那天,我不经意间打开了在储藏柜里珍藏的收纳箱。这个小箱子里,装着我当兵20多年来父亲写给我的家信,一共有112封。这些家信记录着我从军路上每一个脚步,也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盼和支持,是我心里最宝贵的财富。当目光触及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三封信时,许多往事再次浮现在我眼前。

“家胜儿,从你的来信中,我们知道严格的入伍训练已经开始了。部队是所大学校,也是个大熔炉,你要克服一切困难,做到能吃苦、多学习。”这是我入伍后收到的第一封家信。

1994年冬,我有了参军入伍的想法,无意间在饭桌上说了一嘴,却被父亲敏锐地捕捉到了。他难掩高兴,拍着我的肩膀说:“想当兵是好事,年轻人保家卫国是条正路,我支持你。”母亲担心我年纪小照顾不好自己,刚开始有点不愿意,但看到父亲如此坚持,便不再说什么。在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我在屋里辗转难眠,偶然间听到父亲对母亲说:“媳妇儿,我怎么这么狠心,把咱这个才十几岁的孩子送到部队去。他身体那么瘦弱,怎么能吃得了当兵的苦呦!”他说着说着就哭了。这是我记忆中父亲第一次流泪。在那个寒冷的冬夜,父亲3次来到我的房间,静静地驻足,不停地抹眼泪。我装作睡着,侧过身去,任凭泪水打湿枕头,内心感受着这份浓浓的父爱。

第二封家信是在家里发生重大变故,我第一次产生退役回家的想法后,父亲写来的。“家胜儿,家里这些年确实不顺利,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和你妈妈身体都很好,能相互照顾,你放心。那天,我骂你,把你赶回部队,你要多理解。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只要干好工作,多立功受奖,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父亲身材高大魁梧,在我们兄弟的眼中,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在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间,我哥哥因病去世,嫂子也离开了家庭,侄子又不幸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家里全靠父亲里里外外操持,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支撑不住了,住进了医院。当时,我正在执行跨区保障任务。当我请假匆匆赶到医院,看到父亲佝偻着身子躺在病床上,双眼深陷,疲惫的面颊上满是胡茬,我的心无比疼痛。我跪在父亲床前,哭着说我要退役,回来伺候他和妈妈。没想到,他一下子发火了,伸出扎着吊瓶的手指着我,颤抖着骂道:“你个没出息的家伙,部队有任务,你这时候请假回来,跟逃兵有什么区别!”就这样,仅仅陪伴了父亲3天,我便被他撵着踏上了返营的归途。后来,我转了高级士官,荣立了二等功,父亲倍感欣慰。

第三封信,是父亲4年前写的。“家胜儿,你能努力干到现在这个样子,爸爸妈妈知道你很不容易,真为你感到高兴。听你说现在很多领导都比你年轻,他们都很给你面子。但是,爸爸要提醒你,千万不能摆老资格,不要翘尾巴,要好好团结同志们,特别是要多关心年轻战士。他们年纪轻,父母又不在身边,你要对他们好一点。”

4年前,刚转为一级军士长后,我感到即将“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有所懈怠,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一些骄傲自满的情绪。已经好几年没有给我写信的父亲,再一次拿起笔,给我敲响了警钟。

记忆中,我每次探亲归队时,父亲都坚持送我到村口的公路边等车。从最初的推自行车,到骑电动车,再到后来年纪越来越大,只能步行。父亲总是习惯性地帮我提起最大的行李,我也从不拒绝。他不知道,我已经把最轻的物件放进了那个看似最大的行囊。那短短的一段乡间道路,成了我记忆中最美丽的风景线。每次汽车启动后,我都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对父亲挥挥手说:“你快点回去吧!放心好了,你说的话我都记住了,回到部队一定好好干。”但是,一路凝视着后视镜的我,明显看到父亲佝偻着身体,轻轻擦拭着眼角,目送我乘坐的车渐渐远去。同样的场景,从春秋到冬夏,一年又一年,已经过去了26载。

前年6月,年近八旬的父亲突发脑出血,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当我赶到医院时,他已经陷入了昏迷。我知道,父亲最爱听我讲部队的事,就在他的耳边,不停地跟他诉说着。我告诉他,我最近工作很踏实,“尾巴”也很少会翘起来,前不久还帮新兵站岗呢。他们年轻,我让他们多睡会儿,领导也都夸我呢,这下你不会再批评我了吧?可是,这些话父亲再也听不见了。那一刻,我才突然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事没来得及跟父亲讲;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向他请教……

后来,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他在本子上写的一句话:“这辈子没能当上军官也挺好!当好一辈子兵,当一辈子好兵!”我突然想起,这是在前些年跟父亲的一次交流中,我流露出没能提干的一丝遗憾。当时,父亲就是这么安慰我的。如今,这句话也被我视作父亲给我写的最后一封家信。

现在,每当看着和我孩子一般大的年轻战士跨入蓝色方阵,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国重任,我都会想起曾经同样稚嫩的我,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在火热军营不断努力付出,不断追逐梦想。今后,我也要像我的父亲一样,善待、宽容、关爱他们成长。同时,我也会永远记得父亲对我说的话:“当好一辈子兵,当一辈子好兵!”

112封来自父亲的家信,字里行间品父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铁汉亦有柔情 武警铜仁支队官兵这样表白父爱
...士刘文旭和父亲据了解,该支队以节日为契机,通过书写家信、视频通话、给父亲寄礼物等方式,组织官兵向远在家乡的父亲表达节日问候,说出平时难以表达的爱。不仅让官兵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
2025-06-15 12:04:00
...:解放军报第74集团军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连——数百封家信助力官兵成长“振宇,其实相比刚入伍时,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班长说你取得了不少好成绩。成长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要太着急……
2023-04-20 10:34:00
文博日历 | 邓恩铭给父亲的家信
文、海报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编辑/吴蔚二审/姚曼三审/黄蔚
2024-06-30 00:53:00
一张插在作战地图旁的照片
...,他心里一直记挂着我。”康明说。在寄给妻子高亚梅的家信中,康致中总牵挂着儿子的近况。“小明近日好吧?请告诉我。”“你最近好吧?小孩亦好吧?请收到信后来回信。今年再给小孩种一次
2023-02-11 05:35:00
饼干盒里的“宝贝”
...它,映入眼帘的竟是我多年前寄回家的一封封厚薄不一的家信。信的开口都很整齐,显然是用剪刀细心剪开的。每个信封的右下角都编着号码,最后一封是136号。这些家信的下面,还夹着一个小
2024-03-24 04:26:00
一封家书三冬暖|新兵团开展家信活动
来源:国防时报滇中暮岁,金香素裹。在这舒适的秋叶铺展的毯子上,阳光正躺在他们身上撒着娇,相互私语着冬天的浪漫。营区里的兵哥哥们,在这个季节里也有很多心里话想说。他们把深情凝结成文
2022-12-16 17:40:00
讲述身边故事 分享戒治心得
...要有“感恩心”。戒治人员杨某,则是从一封纸短情长的家信说起。今年3月上旬,他收到一封来自母亲的家信。杨某介绍,他的母亲已经70多岁了,患有多种疾病。本应该由晚辈悉心照顾,可因
2024-05-08 08:33:00
1800公里的“双向奔赴”
...功喜报寄回家!”“感谢家乡人武部领导,奔波千里送来家信。也请家乡父老放心,咱们赵县娃没有孬种!”近日,河北省赵县人武部根据石家庄警备区统一安排开展新兵回访工作,跨越大半个中国
2023-11-04 13:20:00
今年以来至少11家信托增资获批 合计增资金额逾183亿元 【今年以来至少11家信托增资获批 合计增资金额逾183亿元】财联社12月20日电,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0日,已
2023-12-20 20:2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
爸爸在直播间笨拙跳舞为女儿筹治疗费:多播一分钟,可能多一份经济支撑
大皖新闻讯 每天,张运来会在医院地下室或电梯外的空地进行直播。镜头前,他用笨拙的舞姿跳近8小时,只为换取打赏,给4岁患罕见恶性肿瘤的女儿小沐程筹集医疗费
2025-09-25 1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