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兰张高铁兰武段
紧锣密鼓保开通
特别报道组 强 科 雒建发
5月1日8时,地处河西走廊的天祝春光明媚,伴着和煦的春风,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永登北综合维修车间天祝西高铁信号工区工长李峣,带着工友们开始了当天的“天窗”作业。当日,他们除了要对正在建设中的兰张高铁兰武段的常规设备进行巡视外,还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治销号。
天祝西高铁信号工区现有职工11人,平均年龄25岁,管辖着包括天祝西站在内的49公里信号设备。兰张高铁兰武段联调联试以来,这帮年轻人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42天。
甘肃天祝地处乌鞘岭脚下,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时节虽已临近立夏,职工们作业时仍然穿着棉衣。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冯兴祥说:“现场风很大,穿着棉衣也不感觉热,每天班前会李工长都会叮嘱大家多穿点儿。”目前,兰张高铁兰武段正处于联调联试的关键阶段,人员相对紧张,李峣十分关心职工的身体状况,确保大家都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联调联试开始以来,我每天平均要接打100多个电话,基本都是和施工单位对接设备问题和‘天窗’计划。”今年28岁的李峣说,“按照作业流程,我们要与施工单位的人员一起,对室内外信号设备进行平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联调联试第一天,我睡了不到4个小时。”铁路信号工就像信号设备的“医生”,只有确保信号设备耳聪目明,才能保证联调联试检测列车的正常运行。
10时32分,李峣打开4号道岔转辙机箱盒,和冯兴祥相互配合,紧固、测量、润滑注油、调整参数、调试压力,工具在手中不停替换,好似进行一场外科手术,节奏紧张、工序精准。
2号道岔处,职工王楠正在更换破皮的防腐线。只见他手持铁锤使劲向塞钉砸去,重复六七下之后,塞钉被结结实实地安装在钢轨上。经过测试,塞钉阻抗0.4毫欧,符合标准,王楠这才满意地在问题整治单上画上对号。32岁的王楠是天祝西高铁信号工区的“老师傅”。他介绍:“今天是‘五一’,我们既然坚守在岗位上,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确保处理一项、合格一项。这样的坚守才有意义。”
“兄弟们,吃饭喽。”12时,李峣吆喝工友们收拾工机具暂时下道。在工程车上,他们说说笑笑地吃着午饭,谈论的话题是设备还有哪些缺点,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干完……匆忙吃过午饭,李峣又和工友们返回线路上,开始排查全站道岔的自动开闭器状态,保证作用良好。
电容标识喷涂、电缆盒铭牌补齐……经过10个多小时的“天窗”作业,18时12分,他们完成了今天的所有作业内容,背起工具包踏上了收工路。
去年3月开始,李峣就介入兰张高铁兰武段电务组相关工作。从3月春风到8月处暑,从10月飞雪到4月花开,从施工监管到联调联试……他和伙伴们栉风沐雨、披星戴月,每日与施工单位对接工作内容,明确施工标准,从现场着手,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以赴提高设备质量。
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天祝西高铁信号工区的这帮年轻人们都觉得付出是值得的。“以后家里人坐着高铁去兰州的时候,我就可以自豪地说,这条高铁是我参与建设的。”家在武威的冯兴祥说。
“五一”假期,兰张高铁兰武段联调联试指挥部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大点天窗”,组织工务、供电、电务、房建等系统的干部职工进行最后的设备克缺,盯关键、抓细节,紧锣密鼓提升设备质量,为确保兰张高铁兰武段顺利开通运营奋力前行。
图为李峣在兰张高铁兰武段天祝西站对信号机进行一级测试作业。强 科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