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
教育的力量:她们由此走向远方
作者:毛彦
妇女受教育权利与妇女收入等问题,一直是全球性问题。在宁蒗,如果往回看的话,我们会感叹这里在提升女性教育权利、解决女性经济问题上的努力与成效。
在提升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工作中,宁蒗民族中学在1991年所开办的“民族女子班”是宁蒗县的一次创新尝试。创办于1981年的宁蒗民族中学,在招生中也一直坚持“一个面向(面向农村),一个比例(按民族比例),三个照顾(照顾区域、照顾空白、照顾女生)”的原则招生。
但如今,这里再也没有女子班,也没有专门为女性设置的优惠或奖励。而这一转变是因为,从1990年以来,宁蒗女性受教育的整体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
社会支持与自主选择:教育的意义
“目前该校学前班有学生48人,其中女生23人;一年级有学生28人,其中女生12人;二年级有学生23人,其中女生5人;三年级28人,女生4人;四年级31人,女生8人;五年级23人,女生无;六年级10人,女生无。可以看出越往高年级,女生就越少。”
以上统计数据,出自1991年宁蒗县政府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教委、丽江行署等单位发出的请示——《关于请求扶持开办民族女子中学的请示》〔宁政请(1991) 30号〕。这里描述的,是当时宁蒗相对较好的牦牛坪完小的男女生入学比例现状。在全县范围内,据1990年的数据,“全县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仅为25%”。
在这一请示中,还描述了如下状况:“目前,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班,已经没有女生;全县少数民族妇女就学、招工、招干的比例严重失衡,少数民族妇女干部青黄不接,就连本应女同志担任的计划生育干事,也不得不由男同志担任。全县16乡(镇)计划生育专职干事全部是男同志,91个行政村计划生育宣传员中,仅有7个女同志。”
女童如果不上学,她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在宁蒗山区,如果一家人劳力少,需要孩子替补时,会首先考虑让女孩辍学,原因很简单,“女孩子是‘外人’,书读得再好,也是嫁人的”。
女性的命运由此被限定。在彝族诗歌《妈妈的女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人生选择的匮乏。
“妈妈的女儿哟!从前兄妹同生又同长,今天这时才明白:哥哥是主人,妹妹是客人……妈妈干活无帮手,火钳当妈妈的帮手了,可是火钳不能离开锅庄了啊……女儿想在婆家死,又怕哥哥受连累;女儿想在娘家死,又怕财产拿去赔。”
宁蒗的传统地方文化中,家族观念很重。在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交交往中,女性的力量是微弱的,个人的选择尤其在婚姻和就业上的自主变得困难,她们很难决定自己的命运。
而教育似乎为她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过渡空间,在校园里,她们脱离了家庭环境,传统的家族力量被削弱。在校园这个过渡空间中她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下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榜样和楷模,还可以在家族之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男性一起竞争……
1991年开始,对于宁蒗的女性来说,这个过渡空间正逐渐向她们打开大门。
1982—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990年女性的文盲率为31.9%,彼时宁蒗县的数据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全县妇女人口9万多,其中文盲有7万多,超80%。同年数据显示,宁蒗县贫困人口中农村妇女占60%,当时妇女群体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于是,宁蒗在1990年前后开始大力推动女童入学。在宁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基础上,解决妇女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成为解决妇女群体贫困问题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时任宁蒗县委书记杨文彬以及教育局局长金克鲁史为提高宁蒗县妇女儿童教育水平,促进男女平等和社会公平,提出了创办民族女子班的举措。
1991年9月,宁蒗民族中学在初中部创办首期“民族女子班”,共招生60人。从1991年到2011年,宁蒗县共创办了20期“民族女子班”,培养了各民族妇女1000多名。
王顺海与肖凯薇便是其中两名受益者,在女子班这个过渡空间中,她们有了机会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作为宁蒗女性群体的两个缩影,我们可以从她们的故事中感受到,教育对她们意义重大,是她们不断走向远方的力量源泉。
王顺海:“通过书籍了解比狭小的村子更广阔的世界”
王顺海是民族中学第二期女子班学生,算是最早一批受益于女子班政策的女性之一。上世纪70年代出生在宁蒗县境内最偏远的乡镇——拉伯乡,一个长期因为不通车而与外界甚少交流的地方。交流的匮乏也意味着保守与传统,王顺海是村里第一个去县城上初中的女性,她的姐姐是村里第一个上中专的女性,姐妹俩与村里其他同龄女性不同的生命轨迹被王顺海更多地归因于她的父亲身上。
王顺海的父亲是当地的乡村老师,用每个月的微薄薪资供养着包括王顺海哥哥在内的三个孩子上学。作为教师的父亲在传统的观念框架下衍生出一种超前的想法:“家里所有的东西,甚至一颗石子将来都属于儿子,所以女儿们更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去挣自己的‘饭碗’,不受他人欺负。”村子里的人经常和她的父母说养女儿最终都为别人家养的,没有必要供养她们上学,但王顺海父母很坚持。
为了供养孩子们上学,王顺海的父亲甚至把抽了多年的烟给戒了,借了很多钱。家里最穷的时候,他还曾徒步走到四川去做牲畜生意,由于交通不便,这门生意花费了他近两个月的时间。在父母的支持下,不管后来生活多么辛苦,王顺海都没有过辍学的念头。
在王顺海上小学五年级时,宁蒗县民族中学开办了第一期女子班。不负众望,王顺海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以宁蒗县所有纳西族考生中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民族中学第二期女子班。
因为交通不便,王顺海去民族中学上学需要先花费一天时间从村里走到乡政府所在地,再花费一天时间走到永宁乡,最后花费一天时间从永宁坐班车到宁蒗县城,全程需要三天。如果下雨天,路不好走,可能会花费更长时间。但对于她来说,这并不算困难。考上女子班,对于王顺海的家庭而言,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彼时,宁蒗县对于女子班的优惠政策是,凡女子班学生,初中三年学费全免,并且还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这使得王顺海去县城上初中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王顺海读初中的时候,民族中学的条件也不算好,当时的学生宿舍由废弃的木板搭建而成,经常会漏雨,地上都是稀泥。从小爱好文学的王顺海在校园里也很难找到课外书的身影。每个月,她会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出3元钱在宁蒗县城菜市场旁的综合商店买一本《读者》,3元钱对于她来说意味着可以多吃几餐饭,但她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到她高中毕业。(未完待续)
(来源:《中国财富》微信公众号) 作者:毛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6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