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
医院风景线
为了应对儿科诊疗高峰□ 特约记者 陈婷
入冬以来,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措并举,通过动态调整出诊医生、延长儿科门诊时间、周末增加儿科门诊出诊医师、增设儿科综合诊疗室等一系列举措,应对患儿就诊高峰,确保做好儿科疾病诊疗。
记者近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综合治疗室看到,十几名儿童正在分别接受输液、雾化、贴敷等治疗,秩序井然。
“孩子的嗓子有点儿红,结合验血结果,应该是病毒性感染……”在儿科门诊,该院儿科主任医师戎萍耐心地向患儿和家长解释病情。
当天7时50分,戎萍就已经坐在门诊室里,到15时许,戎萍共接诊70多名患儿。诊室里的几名医生助手都是戎萍带教的中医儿科专业研究生,他们在预诊、用药、护理等方面的助力,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
近段时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诊疗高峰,日均门急诊量在1800~2000人次,最高峰日达到2400人次,儿科日均门急诊量在700人次左右,患者基本上都是呼吸道感染。
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金贵介绍,该院在今年10月就开始部署应对可能出现的就诊高峰。该院研判后续可能会出现儿科就诊高峰,提前着手准备应对措施,包括重新设置儿科标识,生产储备治疗小儿疾病的院内制剂等。
该院还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在统计患儿就诊高峰时段的基础上,动态调配接诊力量,采取两班制、三班制等方式,随时增减出诊医生。
随着后续患儿增加,该院又将儿科门诊时间延长两个小时;把儿科住院床位由原来的50张增加到70多张,基本上能够满足患儿住院需求。
为了缓解患儿就诊压力,该院还利用急诊室的空间专门开辟儿科综合治疗室,设18个床位,满足患儿雾化、输液、贴敷、推拿等治疗需求。同时,该院梳理全院有儿科资质的医生,把12名医生临时调入儿科,其中8名医生补充到门诊,另外4名医生补充到急诊。
据介绍,该院组织专家及时制订应对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病毒合剂、清肺合剂、小儿止嗽合剂、化痰合剂等院内制剂,有效预防患儿进一步由呼吸道感染转为肺炎,发挥了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