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生活报
残奥会乒乓球冠军、龙江教练员
赵平担任亚残运会火炬手
生活报讯 (记者李丹) 10月20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从广州传递到杭州,与以往不同,残奥会乒乓球冠军、现黑龙江省残疾人乒乓球教练员赵平不再是运动员,而是担任火炬手,在杭州桐庐站传递火炬。今年58岁的乒乓球“老将”赵平说:“虽然未能走进杭州亚残运会赛场,但有机会担任火炬手,心情一样激动、自豪。”
赵平跟记者聊起2010年他参加第一届广州亚残运会时,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时的那份激动。
乒乓球点亮他的生活
34岁那年的一场车祸导致赵平胸部以下截瘫,从那以后他在生活中便要与轮椅为伴,连大小便都需要家人帮忙,更别说工作和梦想了。“我在家不断练习使用轮椅,自己照顾自己,两年多的时间,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赵平说,转机出现在2000年秋天,他看到悉尼残奥会上乒乓球运动员拼搏的身影,想到自己学生时期也学过乒乓球,于是决定当一名运动员。随后,他开始了训练。
“站立打球和坐在轮椅上打球的感觉太不同了,下肢完全没有力量,全靠上肢来发力,一切都要重新适应,要重新摸索适合自己的打球方式。”渐渐地,他的上肢与无力的下肢协调起来,在这个小小的乒乓球前,他一点点自信起来。2002年,赵平第一次参加全省运动会就获得了轮椅组单打第一名,2003年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得了第五名,虽然没有站上颁奖台,但这次比赛坚定了他的目标:打乒乓球这条路,行!
此后,赵平不断参赛,成绩也越来越突出,最终蝉联四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男子TT3级团体冠军,在残奥会赛场斩获了四枚金牌。其间,赵平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为了更好地训练个人技术和忍受能力,他每天坐在轮椅上训练四五个小时,为了不耽误训练,在训练场上他很少喝水,嘴唇起了皮、破了口。
体育精神引领他一直拼搏
20多年来,赵平用双手赢得了荣誉,加入了国家队,也收获了越来越充盈的人生。省残运会、全国残运会、残奥会……在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他不断挑战着自己。赵平说:“年纪虽然增长了,但我的体能没减退,依然可以和年轻运动员一起打比赛,退役一年多的时间,我仍保持着运动员的训练强度,经常和球友切磋技术。体育精神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我觉得体育精神和年龄无关,我依然保持着前进的姿态,奋力拼搏。”如果没有当初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赵平的身体不可能保持如此好的状态,他说,下肢虽然没有知觉,但在运动中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这是运动对身体康复带来的神奇改变。生活中,买菜、做饭、做家务这些事,对于从前需要人照顾的他来说,现在都变得得心应手,轮椅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他可以自如地驾驭它。如今外出参加比赛,赵平都是一个人出行。
“去年,西安残运会结束后,我又多了个新身份——黑龙江省残疾人乒乓球教练员,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竞技水平,20多年的运动生涯给我带来了太多改变,我要把经验传授给更多热爱运动的残疾人。”赵平说,他希望更多残疾人和当初的他一样走出家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图片由省残联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