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海南频道
“太空种子”。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人民网三亚11月8日电 近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接收了实践十九号卫星带回的“太空种子”,涵盖了玉米、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计划于11月中下旬在三亚崖州湾、乐东等地开展“太空种子”整地备播工作,以培育成稳定的新种质,进一步推动海南农业的科技创新。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侯本军。沙川涛摄
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侯本军介绍,针对本批交付的“太空”种质资源,该团队共筛选了5个玉米种质资源和3个花生种质资源开展育种工作。其中,玉米种质计划于11月中下旬在三亚崖州湾区域进行单粒播种,目前正在进行排水沟挖掘、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一个较为稀缺的绿色种皮花生种质,计划于11月下旬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东实验基地进行培育。
航天育种作为辐射诱变育种的一种重要方式,航天育种具有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等特点,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造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侯本军透露,经过太空诱变的玉米种质需要经过一季(约120天)的种植,产量、抗病性、生育期长短等性状才能够表现出来,而配合力等性状则需要种植两季才能够表现出来。
据悉,航天育种又称为太空育种,是指将植物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或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发射至太空,利用其特殊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性使种质资源产生独特的生物效应,诱发产生新的变异,经过科学家的多代筛选后,最终再培育成稳定的新品种的育种方式。(实习生 沙川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