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官宣入秋!南京打破秋天“迟到”纪录

类别: 发布时间:2025-10-21 07:45:00 来源:南京日报

官宣入秋!南京打破秋天“迟到”纪录

今年夏季长达159天,但冷空气令人猝不及防,明天最低气温将降至1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

南京入秋了!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今年入秋磨磨蹭蹭,螃蟹上桌也迟了一步。昨天,南京官宣“入秋”,螃蟹也即将大规模上市,进入最佳品味期。

官宣入秋,“超长夏天”终于结束

昨天,南京市气象台宣布,根据监测和预报数据综合分析,南京国家基准气候站10月18日起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22℃以下,也就是说,18日起,我市正式进入气象学上的秋季。

根据气候统计分析,南京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秋时间是9月24日,今年入秋时间异常偏晚。2000年后,最晚入秋时间是2021年的10月15日,今年再一次打破秋天“迟到”纪录。

超长待机的夏天打破纪录,今年入夏时间是5月12日,整个夏季有159天,长达5个多月。

2025年的夏天不仅时间长,还有些热,夏季平均气温(5月12日—10月17日)为27.2℃,比常年同期偏高2.2℃。极端最高气温38.4℃,出现在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5.3℃,出现在5月12日。

降雨量796.9毫米,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

就全省来看,南京属于最晚入秋的城市。全省第一个入秋的城市是徐州,9月18日就进入了秋天的怀抱;其余城市均在国庆后入秋,宿迁10月10日、连云港和淮安10月12日、盐城和镇江10月13日,南京、扬州、泰州、无锡、苏州、常州、南通在10月18日齐步走入秋。

螃蟹即将大规模上市,虽迟但口感更好

都要穿羽绒服了,怎么还没吃上大闸蟹?这两天,“为什么今年的大闸蟹还没上市”上了热搜。

每年9月底10月初,鲜美的河蟹一直是食客舌尖上的盛宴,今年有些反常。

“天气热,确实影响了河蟹的上市时间。”高淳区气象局正研级工程师时冬头介绍,今年不少螃蟹9月中旬才完成最后一次蜕壳,还有的螃蟹到了10月上旬才蜕壳。

据统计,今夏的高淳确实有点热,平均气温较往年偏高,高温日数高达50天,为1959年高淳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四高;再加上降水较集中,影响了螃蟹的蜕壳生长。

持续高温让螃蟹“吃不下睡不着”,蜕壳时间普遍推迟,不过,并非如网友所称“螃蟹未上市”。时冬头解释,9月底以来,陆陆续续有螃蟹上市,只是多为一些体型较小的母蟹,大螃蟹还未成熟。这几天,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气温下降,到了适合螃蟹生长发育的温度,“我赶紧通知蟹农,螃蟹长膘时候到了,要多喂食。”他笑着说。

生长周期稍长,反而给了螃蟹更充足的时间吸收营养,积累风味物质,口感更好。时冬头表示,今年螃蟹大规模成熟时间比往年晚了20天左右,预计下周开始进入“膏满黄肥”状态,大批量上市,这段时期也是螃蟹风味最好的时段。

冷空气凶猛,最低气温将降至10℃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冷空气持续影响,本周气温较低,其中22日最低气温10℃到11℃;23日最高气温18℃,为本周最“暖”的一天。

降水方面,预计今天和25日,受高空槽影响,部分地区将阴有小雨,其余时段以多云天气为主。20日—21日风力较大,偏北风陆上5—7级、水面6—8级。

近期体感快速转凉,又到了乱穿衣的季节。提醒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增加衣物,谨防感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管理释放“蟹经济”“钳”力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坐标:江苏南京高淳河蟹养殖气象科技小院科学管理释放“蟹经济”“钳”力本报通讯 员 赵文陈晓颖孔伟平 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一片片蟹塘中,刚刚投放的蟹苗正茁壮生长
2024-05-29 09:27:00
你在鼓楼淋着雨,我在秦淮晒太阳南京最近的雨就像开“盲盒”□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预计未来雷阵雨天气频发,16日全市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9月开始,“分散性降
2025-09-16 07:47:00
...报网讯(记者马忆玲)终于入冬!市气象部门昨天官宣:南京已于12月4日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新一轮强冷空气将南京一举“拽”进冬天。根据市气象部门监测和预测数据综合分析,受其
2024-12-08 09:58:00
换乘两小时地铁不慎摔伤,77岁老人只为买螃蟹给儿女尝鲜,看看
“我想买点螃蟹送给你们尝尝的……”近日,南京一名七旬老人辗转两小时地铁赶到高淳给儿女买螃蟹,结果在返程搭乘电扶梯时意外摔伤,所幸被地铁警方及车站工作人员及时救治,已无大碍。当天1
2023-10-27 21:42:00
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国庆中秋假期,南京人气爆棚、气温看涨。受副热带高压增强西伸影响,6日南京站最高气温达到35.6℃,刷新建站以来最晚高温日纪录,此前南京站最晚高温日是2022
2025-10-09 07:33:00
2024三伏高温排行榜出炉,大数据揭秘哪里高温最猛
...州更是达到了37天,高温几乎贯穿整个三伏,耐力十足。南京、长沙、南昌、福州高温日数也超过了20天,炎热持久。 杭州高温火力最猛 以41.9°C打破观测史纪录杭州不仅高温最持
2024-08-24 13:44:00
...水产品专业合作社重675克的公蟹荣获“蟹王”称号,来自南京黄金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重500克的母蟹荣获“蟹后”称号,双双刷新固城湖螃蟹个体重量纪录。现场,20余家单位选送的参赛
2023-11-14 06:48:00
...高气温纪录,其中盱眙、溧阳都超过了31℃。昨天午后,南京多站最高气温突破29℃,六合站和浦口站打破了11月同期最高气温纪录。今明两天冷空气启程,将为我国北部带来降温,但是对南
2023-11-02 07:39:00
...须给安排上。”“秋天的第一口栗子”火了如果有人说“南京的秋天,是糖炒栗子味的!”相信不少人会产生共鸣。一到秋天,南京的大街小巷就弥漫着浓郁的板栗香气。“秋天的第一口栗子”成为
2023-10-23 00:32: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彩叶映前湖 秋染月牙堤
10月21日,南京东郊前湖月牙堤已入最佳观赏期。百米堤岸层林尽染,乌桕的红、银杏的黄与鸡爪槭的艳色竞相铺展,斑斓色彩倒映湖面,与明城墙、紫金山相映,晕染出金陵独有的秋韵之美。南京
2025-10-22 07:46:00
后湖飞鹜
湖面上栖息的鸬鹚。湖面上游玩的白骨顶鸡。10月21日,鸳鸯、鸬鹚、白骨顶鸡等候鸟陆续飞抵玄武湖,在湖面、芦苇丛栖息觅食,“后湖飞鹜”生态之美尽显。通讯员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
2025-10-22 07:47:00
高淳螃蟹上市推迟,蟹农为啥不着急?从“看天吃饭”到气象数据“保驾护航”□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通讯员开丽下周,高淳螃蟹将迎来大量上市
2025-10-22 07:47:00
鲁网10月21日讯山东荣成的赤山,每到秋天,便成为赏枫的理想之地。这里秋色明快、氛围轻松,很适合追求自然体验的游客。赤山森林覆盖率超过95%
2025-10-21 18:28:00
鲁网10月21日讯这个秋天,最精彩的旅程就在荣成!当巨大的热气球在晨光或暮色中缓缓升空,您将从独一无二的视角,俯瞰金色沙滩与蔚蓝大海的交响乐
2025-10-21 18:30:00
只有一个黄山:云海、日出共绘出动人画卷(图)
一场秋雨过后,黄山风景区迎来了震撼的日出、云海景观。山谷间积蓄的水分被阳光唤醒,化为缕缕云雾,缓缓升腾,在山风的吹拂下
2025-10-21 18:51:00
杠赛来!泰安玉泉寺初秋渐入佳境,古寺、银杏、热茶,慢享初秋时光
10月20日,泰山脚下的泰安玉泉寺,正悄然酝酿着一场初秋限定的浪漫。连日甘霖洗去山间尘埃,让每一寸草木都焕发生机——溪水暴涨
2025-10-21 19:24:00
鲁网10月21日讯夏末秋初,天光微亮,因为海域蒸发旺盛,空气湿度极高,加之昼夜温差影响,广西防城港海域的清晨时常被雾气笼罩
2025-10-21 19:41:00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琅琊港的“攻坚战”
鲁网10月21日讯“康调,现场温度太高,吊机钢丝绳晒得发烫,吊臂有点卡壳!”“立刻停吊,用凉水给钢索降温,我马上调备用吊车过去
2025-10-21 19:44:00
金秋十月,晋源区晋祠镇野庄村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金黄稻浪随风起伏。就在这片稻浪之下,另一番丰收正热闹上演——稻蟹共生养殖区里
2025-10-21 20:13:00
当落叶被城市温柔留存,长春的秋便有了仪式感
秋风起又到长春“叶”色浓时刚踏上春城大街鞋底就撞上一层软绒黄的、红的落叶随风飘落不小心踩上发出细微的“咔嚓”声像秋风咬碎了阳光这份触得到的秋意藏在2020年《长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
2025-10-21 20:14: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贵州的秋满是柔光——枝桠缀着金叶,风过便飘下细碎的暖;枫树裹着浅红,连成一片艳
2025-10-21 20:19:00
辛弃疾诗词来添彩 福州菊花亮相中国菊花展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石磊磊/文 西湖公园管理处供图)一城一菊一故事。10月15日至11月25日,第十五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在河南开封举办
2025-10-22 00:04:00
天黑渐早 福州部分公园提前亮灯便民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石磊磊/文 陈暖/摄)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本周市区一些公园景区开始动态调节公园照明和亮灯时间
2025-10-22 00:04:00
福州新闻网10月2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石磊磊)互花米草是全球最具危险性的入侵物种之一,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通过对这种“小草”的治理
2025-10-22 0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