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出山入海 看贵州黄牛如何成就“美味产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04 09: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

米粉放入开水中烫熟,捞出放入香菜、葱末,舀上滚烫的原汤及牛肉粒,一碗色泽清亮、肉香浓郁的牛肉粉就做好了。食客根据口味加入酸菜、糊辣椒,再以酸萝卜、辣椒段佐之。

嗦一碗牛肉粉,是黔西人必不可少的早餐选择。以本地肉牛为主料,黔西牛肉粉“清、鲜、浓、香”的特质,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食客,遍布大街小巷的184家门店,每月消耗肉牛500余头。

出山入海 看贵州黄牛如何成就“美味产业”

规模化养殖。黔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烟火升腾,离不开稳中向好的产业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全省牛饲养量671.44万头,牛存栏503.6万头、出栏167.8万头,牛肉产量22.2万吨,牛存栏、出栏、肉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9位、第14位、第12位,呈现出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

生态养殖 缔造舌尖美味

“哞……”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肉牛养殖场内,欢快的牛叫声此起彼伏。闻声望去,工人正忙着添加草料,一头头体格健硕的安格斯牛纷纷探出头来品尝“美餐”。

黔西地处乌蒙高原,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山区,150多种野生牧草恣意生长,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黔西生态黄牛高原产区。

生长在高山牧场的广阔天地里,黔西黄牛肌肉含量高而脂肪少,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走俏省内外市场。2023年,该市肉牛存栏14.34万头、出栏4.56万头,现有大湾区肉牛生产供应基地2个。

出山入海 看贵州黄牛如何成就“美味产业”

牧草繁盛。黔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武陵山区,沿河县河坝村村民杜显权与牛打了多年交道。“最多时有110头,平均每年出栏70多头。”杜显权的“养牛之道”,在于种好草。他说,以前本地种植的饲草数量有限,从外地购买成本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养牛的积极性。

为加快饲草料体系建设步伐,沿河不断扩大人工种植牧草、改良天然草地,保证肉牛天然的进食草料。2023年,沿河新增种植甜高粱1.5万亩、23个乡镇(街道)实施新增人工种草面积1.2万亩,持续为全县肉牛提供优质“口粮”。

饲料是肉牛产业发展的“核心”。作为喀斯特地貌孕育的奇迹,贵州全省共有草地282.45万亩,且水热条件好、产草量高、青草期长,牧草资源丰富。

以“打造南方草地生态畜牧业重点省”为目标,贵州持续加大各项草原保护制度落实力度和牧草种植面积。同时,大力推进人工草地建植,组织落实牧草管护利用措施,人工种草保留种植面积101万亩,高大型牧草保留面积45.86万亩。

黔州大地,环山抱水。好山好水和丰富的林草资源,养育了品质优良的贵州黄牛,成就了肉香味鲜、嚼劲十足、营养丰富的优异品质。当前,贵州黄牛已有5个地方品种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关岭牛”2021年荣获第106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出山入海 看贵州黄牛如何成就“美味产业”

黔西牛肉粉。黔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品牌驱动 黔牛出山入海

将活牛从贵州运输到江苏无锡的屠宰场,当晚宰杀冷鲜转运到上海金山的分割配送中心,次日一早新鲜的贵州黄牛肉就能上线长三角区域各大生鲜销售平台。

出山入海 看贵州黄牛如何成就“美味产业”

悠闲觅食的牛群。黔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跨越一千多公里出山入海,“鲜”到长三角。为了这份“鲜”,贵州做了许多探索与实践:

品牌端发力。“贵州黄牛”入选全省10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系列产品已进驻盒马鲜生、大润发等全国300多家生鲜超市并设置专售档口;

贯通产加销。一条覆盖肉牛贩运、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涉及冷鲜、热鲜、调理制品等39个产品种类的贵州肉牛制品香飘四海;

贯通大市场。持续拓宽贵州肉牛对接消费大市场的销路,分别在上海、广州、成都建成3个牛肉精细分割加工中心,每年销售到省外的牛肉达4万吨左右。

去年5月,首届贵州黄牛烹饪大赛暨招商引资活动上,国内50位知名烹饪厨师同台竞技,50道优质贵州黄牛菜品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热潮;7月,在第六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贵州黄牛”鲜牛肉、牛肉干等系列产品受到上海市民热情追捧;9月,首个贵州关岭黄牛品鉴中心落户广东佛山禅城,成为当地消费者的“心头好”……

政府牵线搭台,企业供应保障,产品以质取胜。眼下,贵州以关岭、思南为代表的7个肉牛示范县发展迅猛,扩群增量快速增长。乘着“黔货出山”东风,贵州黄牛北上京津冀、南下粤港澳,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并凭借其生态健康、营养美味和独特口感获得了省内外市场的一致认可。

出山入海 看贵州黄牛如何成就“美味产业”

在黔西市百味“嗦粉街”,市民游客正在品尝牛肉粉。黔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黄牛“出山入海”,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养殖户。截至目前,贵州已累计发展肉牛养殖场(户)49万户,建成家庭农场12267个,新增养殖场户10703个,覆盖带动60万人参与肉牛产业。

从高原到餐桌,从原生态的跑山牛到舌尖上的美味享受,贵州黄牛成了名副其实的“美味产业”,而凭借群众基础好、产业链条长、带富能力强,贵州肉牛产业正继续书写着“一头牛带富一方人”的新“牛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行贵阳朝阳支行:金融“清风”拭亮黔牛土特产品牌
再过不久,关岭自治县上关牛场又一批2000余头的贵州本地黄牛就要出栏了,它们将在园区进行标准化屠宰处理后,经集团配套的冷链运输发往全国各地大型商超,不消24小时就能将牛肉鲜味送抵
2023-06-07 18:34:00
“贵品进京·致力黔行”贵州特色商品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为进一步助推“黔货出山”、扩大贵州品牌影响力。9月24日,“贵品进京·致力黔行”贵州特色商品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省商务厅 供图)推介会现场,贵京荟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黄
2023-09-24 21:12:00
武陵山区牧歌嘹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安宏 杨飞飞入夜的贵州思南街头,食物的香味指引着我们找到一片灯火通明的美食天堂,在这个滨江城市的小吃街里,小肉串最能惊艳食客的味蕾。店老板告诉我们美味的
2023-01-02 13:48:00
...、卤鸡、竹荪鸡汤等10余款产品,身价翻了10倍。出山又入海 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初夏时节,赫章县松林坡乡香葱基地绿意盎然。“作为粤黔共建蔬菜基地,这些蔬菜主要销往大湾区,丰富大
2024-06-05 06:02:00
中秋、国庆假期,牛肉消费日益火热,高品质的贵州牛肉备受消费者喜爱,不仅走俏本地市场,还销往省外各地。“贵州黄牛”金字招牌走出深山,端上更多人家餐桌。热销的背后,是稳中向好的产业规
2023-10-02 05:19:00
...本数字化转型……8月29日上午,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贵州获奖项目路演展示活动创新力、渗透力和带动力“数”值满满,在2024数博会火热“出圈”。这项比赛由国家数据局主办
2024-08-31 06:01: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去年养了100头,产值110万元。”这是毕节市黔西市金碧镇双寨村养牛大户赵杰的“丰收账单”。从几头到二三十头,再到规模化养殖上百头,赵杰已成为村里的养
2024-11-14 06:17:00
肉牛产业尽显“科技范”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节本增效 优质高产肉牛产业尽显“科技范”文/图 邹林 徐龙鑫↑优良青贮玉米饲草料生产种植示范。 →贵州黄牛品种资源基础良好。日前,在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贵州省
2023-11-30 06:11:00
↑农忙的时节,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机电系派出优秀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打土作业,两位同学边工作边交流心得,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基地特色。←1月18日,中国现代山地生态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
2024-01-22 06: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