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17 05:2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

“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胡瑞忠(右)在跟同事探讨大陆板块内部矿产成矿关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供图

人物名片

胡瑞忠:1958年12月生,湖南道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在现代矿床学研究方法、陆内成矿理论及找矿预测研究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曾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走进位于贵州贵阳市观山湖区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岩石陈列馆里,上千种形态各异的石头静静躺在橱窗内,它们有的历尽沧桑,曾深藏地底,有的曾裸露于地表,承受过亿万年风吹日晒,还有的曾划破长空,以“天外来客”身份来到地球……

每一块色彩斑斓的矿物岩石,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成长历程,也蕴含着独特的研究价值。作为矿床学家,胡瑞忠的工作就是对各种矿石开展分析研究,确定它们的物质组成、成矿条件与找矿标志,为矿产资源精准勘查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方法。

刻苦学习,从一名初中代课教师成长为地质科研工作者

来到实验室,穿上白大褂,胡瑞忠小心翼翼地将矿石样品放入精密仪器中。很快,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不同形状的曲线和图像,他一边紧盯曲线和图像的变化,一边耐心地讲解着其中的规律。学生们认真听讲,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知识点……

这样的教学场景放在40多年前,胡瑞忠想都不敢想。“那会儿我还是一名代课老师,教初中数学,上大学对我来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1977年恢复高考,为这位19岁的农村青年打开了改变命运的大门。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复习,胡瑞忠顺利考入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胡瑞忠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把满腔热情投入学习中。通过不懈努力,他在成都地质学院从本科生一路读到博士生,在地质学家金景福等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走进梦想中的学术殿堂。“老师们的高尚品行、丰富学识,深深地影响了我。”胡瑞忠说。

当年跟着导师进矿山实习的情景,胡瑞忠仍历历在目。由于交通不便,胡瑞忠要先坐两天火车再转汽车,前后颠簸三四天,才能到达位于广东韶关的矿山。到了以后,导师带着大家实地观察、讲解原理、实践操作,一起对矿床成矿理论、成矿规律等进行研究,一待就是几十天。“正是老一辈科学家的教导带动,激发了我投身地质事业的热情。”胡瑞忠说。

瞄准前沿,探究陆内成矿规律并拓展找矿应用体系

博士毕业后,胡瑞忠留校任教。一年后,他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一次,胡瑞忠在报纸上了解到,虽然我国很多矿产资源十分紧缺,但找矿潜力仍很大,“关键是缺少找矿技术!”这篇文章深深触动了胡瑞忠,此后,他主动承担矿产资源相关研究项目,瞄准学科前沿,全力开展矿床成矿模式和成因分类研究,并创造性地提出“地幔排气铀成矿模式”和以矿化剂为主线的分类方案。这一理论成果,对相关矿产勘查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发表,胡瑞忠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收到了很多单位的邀请。“我看中的是研究环境,而不是生活条件。大自然就是开展研究的大舞台,与矿山离得越近,越能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平台就很好,是从事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的好地方。”1991年,博士后出站的胡瑞忠,放弃了去沿海城市发展的机会,选择留在贵州工作。

胡瑞忠立足西南,面向全国,以铁、铜、金、锑、铅、锌、钨、锡和分散元素等重要矿种为研究对象,对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从1999年开始,胡瑞忠带领团队围绕探究华南陆块陆内成矿作用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

“除了野外考察,大多数工作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为了尽快攻克科研难题,胡瑞忠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度过,不是做数据分析研究,就是开展基于计算和实验的模拟研究,几乎每天都是办公室、实验室和家“三点一线”。

“以往的成矿理论主要注重板块边缘,其实大陆板块内部也能成矿,但大陆板块内部的矿是如何形成的,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胡瑞忠发现,大陆板块内部极具成矿潜力。通过10多年艰辛探索,他的团队终于揭开了华南陆块3个成矿系统的成矿年代格架及其与主要地质事件的关系和成矿过程,并建立了以“多块体作用驱动、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为重点的大陆板块内部成矿新理论。胡瑞忠领衔的“华南陆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成果,拓展了矿床学的理论和找矿应用体系,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些成果既是站在前辈们肩膀上取得的,也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所做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胡瑞忠谦虚地说。

言传身教,带领学生开展野外调查、传承好学风

满头乌发,声音洪亮,尽管年逾花甲,胡瑞忠仍精神饱满,尤其谈到专业领域时,思维敏捷,充满热情。在他看来,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下,自己还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得益于长期野外调查,艰苦的环境既强健体魄又磨炼意志。

“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肯定会怕。”进入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不久,胡瑞忠就前往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有一次,胡瑞忠背着采集到的20多公斤样品,边走边想问题,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旁边就是峡谷,山路又窄又滑,路边长着一些稀疏的杂草和小灌木。幸好他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身边的灌木枝,才没滑下去。

经历了高山峡谷、高原缺氧以及强紫外线等考验,胡瑞忠终于在青藏高原找到了合适的矿石样品。此次科考的研究论文很快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胡瑞忠还带着这项科研成果受邀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

胡瑞忠特别重视野外调查,有时甚至一年里有超过3个月的时间外出调查采样。“野外调查是地质研究的基础,做学问没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胡瑞忠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们也喜欢到野外开展调查采样,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有6人还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除了野外科考、在实验室里钻研,胡瑞忠深知,要提升科研水平,学术交流必不可少。“实践与理论,不可偏废。”从1999年开始,胡瑞忠领衔创建了两年一届的“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系列学术研讨会。如今,这个学术会议已成为我国矿床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他还先后10余次担任矿床学界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副主席和专题召集人,为推动国际矿床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43种主要矿产中我国目前有30多种的消费量居全球第一,有很多矿产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我们还任重道远。”胡瑞忠说。

青年时的胡瑞忠有不少业余爱好,自学过书法和绘画,也拉得一手好二胡,因为工作繁忙,这些爱好都渐渐生疏了。他说,等闲暇时再把这些爱好拾起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记者手记

脚踏实地 科研攻关

采访胡瑞忠的过程比较曲折,断断续续地持续了半年,甚至有一次已经见了面,又因他临时有事不得不改期。胡瑞忠的确太忙了,日历本上写满了待办事项,都是与科研相关的工作。

自求学以来,胡瑞忠扎根西部大地40多年,在矿床学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在贵州工作的数十年,他的足迹踏遍那里的山山水水,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倾尽全力,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胡瑞忠从不满足于已有成绩,总是说地质科研工作者还须负重前行。胡瑞忠时刻不忘金景福、涂光炽、欧阳自远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也正是因为这些老师的教导,他才拥有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境界。良好的学风和扎实的功底,在胡瑞忠和他的学生们身上传承,他们立志并正在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起倾听科学的声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知名科学家向大众讲述前沿探索与突破——一起倾听科学的声音本报记者 刘少华腾讯科学WE大会闪耀成都天府双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
2024-11-15 06:00:00
...道尔深入非洲丛林探秘研究黑猩猩的故事。作为一位女性科学家,她用最专业的态度和坚毅的科学精神,为世界揭开关于黑猩猩等野生动物的重大发现。23岁开始,她离开温馨富饶的伦敦,进入非
2023-10-17 11:57:00
“我与名家画恐龙”公益艺术联创展览开幕
...科普活动,都是在尽可能地向青少年群体传递科研成果和科学家精神。“不只是科学家精神,也是科学精神。”开幕仪式上,金海月发布博物馆暑期科普计划。暑假期间,博物馆还将面向少年儿童,
2025-05-25 17:42:00
把力量汇聚在一个突破口上(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刘蕾已将铰链部位的结构和物质组成解析出来,“此前,科学家们都在关注河蚌珍珠层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几乎没人注意到铰链区域。”刘蕾说,他想把已有的成果整理一下,发表出来。没想到,俞
2024-01-24 06:19:00
一个女人,投资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这三个
...“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教育,就是那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2025-02-04 19:11:00
神奇的土地 光辉的事业
...藏高原自然之美与门巴族生活风情的作品,更是一本献给科学家的礼赞之书。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倒叙的手法,叙事人达瓦顿珠也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开始时,他是一位为青藏科考队服务的司
2024-06-26 09:36:00
世界上“最隐秘”的河流,6公里内滴水不见,却能听闻水流的声音
...任何水源。这就好像河流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一样。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最终发现了造成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原来,这条河流的源头是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巨大洞穴。这个洞穴的内
2024-06-19 14:02:00
...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该技术制造出的生物有机阵列,科学家们可以道法自然进行仿生制造,开发出更加高性能的功能器件。这不仅将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便捷、智能和
2023-10-03 08:08:00
深海冷泉区 海底深处的生命舞台
...。它不仅扩展了我们对地球生命多样性的理解,还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宇宙生命可能性的无限遐想:在遥远星球的某个角落,是否也有着这样的生命奇观?1、藏在海底深处的生命绿洲海底并不是一无
2024-02-22 04: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定档10月6日 献礼建校25周年
由吉林动画学院师生原创制作的科幻冒险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官宣定档10月6日,正式跻身国庆黄金档,为吉林动画学院建校25周年献上一份重磅贺礼
2025-09-19 21:28:00
合肥市庐阳区:力争到2035年 建成“全产业链”的智能传感器千亿产业集群
大皖新闻讯 9月19日,2025年合肥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庐阳区召开。200余家智能传感器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围绕“传世界 感未来 聚庐阳”主题
2025-09-19 19:28:00
东南网龙岩9月19日讯(通讯员陈俣杉)近日,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成功落地龙岩市首笔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挂钩贷款,为光伏发电企业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提供万元绿色普惠贷款
2025-09-19 18:42:00
近日,中国银行迁安支行通过快速响应与高效协作,成功拦截一起跨境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32万元港币的经济损失。9月5日
2025-09-19 16:59:00
盼十一假期的打工人,都在熬夜钻研这份厕评红黑榜
作者:小树苗盼望着,盼望着,九月终于来了,打工人九月的主线任务之一就是——等十一假期!于是在网上疯狂搜集出行攻略成了日常摸鱼的to do list之一
2025-09-19 08:42:00
东湖评论:长江水润书香浓,楚地文兴聚知音
秋意渐浓的武汉,风里已裹着桂花的清甜,而比花香更沁人心脾的,是一场即将启幕的书香之约。9月19日,2025年“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华中图书交易会盛大启幕
2025-09-19 16:28:00
翱翔长空|长光卫星:“吉林一号”助力 领跑中国商业航天
中国网长春9月19日讯(记者 李平书)18日,记者跟随 “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来到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09-19 16:09:00
294所校外培训机构被教育局列入“黑名单”,家长注意避雷
近日,记者在济南市教育局官方网站获悉,济南市教育局发布了济南市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2025年8月份),对历下区
2025-09-19 16:08:00
中德帆船少年开启必胜客之旅,“扬帆必胜”餐厅成文化交流新窗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万众瞩目的2025第十七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暨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海洋体育大会赛事正酣
2025-09-19 16:07:00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据中国民航局网站19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重要决策部署
2025-09-19 12:21:00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19日消息,9月19日,河北、湖南、辽宁等地税务部门曝光依法查处的2起MCN机构涉税违法和1起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
2025-09-19 12:24:00
小叶医探 | 全球首个!安徽专家团队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带来新曙光
大皖新闻讯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发表一项重要医学突破—
2025-09-19 12:30:00
无为101岁老太独自探亲失联 民警多方联动平安寻回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无为市一位101岁的老太在独自出门探亲后,与亲属失联。当地警方接到报警求助后,立即投入工作。经一番细致查找
2025-09-19 12:31:00
横峰农商银行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联建共建工作,促进金融服务与关爱退役军人的深度融合,切实提升退役军人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9月15日,横峰农商银行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一场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2025-09-19 13:05:00
直击环翠送兵现场:三代人穿军装,妈妈喂的饺子藏着最暖的牵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秋风带着清爽的凉意拂过,环翠区民兵训练基地里,胸戴大红花的应征入伍新兵们身着戎装
2025-09-19 1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