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汤泉村老街
村民自家院子的温泉池
汤泉米糕
2019年建设的汤泉革命斗争纪念馆
●本报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文 罗珍华/图
素以“风景优美,居民康泰”闻名的大田县太华镇汤泉村是革命老区村,1940年中共大田县委汤泉直属支部成立,通过“中山室读书会”和迎花灯等民间活动,组织街头演讲、话剧表演、传单发放等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这个村是全县姓氏最多的村落,现辖31个村民小组、829户4670人,全村有37个姓氏,人口杂居,长期和谐相处。村中还有全县流量最大、水温最高的温泉,泉三高速、省道306线横贯全境。
隆冬时节,天气骤冷,记者来到位于太华镇西北部的汤泉村,感受山村美好休闲时光。
“滚水源头”造福村民
汤泉村原名叫“沂水乡”“汤头乡”,是当地方言“滚水源头”之意。“汤头”这个民国以前的称谓,至今仍为周边百姓的习惯叫法。
温泉被誉为“金汤”“圣水”,素有“自然之经方,天地之良医”的美称,是一种医疗保健功能良好的天然洁净热能资源。
“村里温泉出水口多,水温达84℃,日流量在400吨以上。”村党支部书记陈维善介绍,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化验分析,该村温泉水质含硫化物较高,带硫磺气味。“最大的特点是浸泡后身体爽滑、头发柔顺,能起到止痒、排毒及解毒的作用。经常洗温泉浴,对人体皮肤病预防和治疗有明显效果,村民中极少有人患皮肤病。”
汤泉流传着美丽传说。从前有个仙女下凡,乔装成乞丐婆。一天,她来到沂水乡,向一户人家讨水喝。这家大嫂见茶壶里已经没有茶水了,就把自家酿造的米酒打了一瓢给女乞丐解渴。仙女感念其心地好,要报答她是要“贵”还是要“溃”?“溃”是当地方言“气”的发音。
大嫂想了想,选择了“溃”。于是,仙女把乞丐杖(打狗棒)递给她,让她插在屋边的菜地上7天后拔出。到了时间,大嫂依仙女所说拔起乞丐杖,只听“哗”的一声,但见一股热气腾腾的“滚水”喷涌而出。
“乡亲们闻讯后,纷纷赶来看稀奇,并扛来石块砌了几口大水池,还挖水圳把热水引进小溪灌田。”温泉池边的村民绘声绘色地说,从此,滚烫的温泉泽惠百姓,大家逢年过节宰杀鸡、鸭和给大肥猪褪毛,省去了劈柴烧水的麻烦,沂水乡也因为有了流不尽的“滚水”改名为“汤头乡”。当然,传说仅仅是传说,温泉的存在是地貌的因素。
温泉水为村民提供了诸多便利,有两处专供集体洗衣用,还有开发了10多亩热带鱼育苗场等。近年来,村民把温泉水引入家中,除了家人洗涤,对外经营招揽生意。
汤泉物产香飘八方
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入水、蜜、枣和栗子,和成硬面团用箬叶裹起来蒸熟——《齐民要术》记述了米糕的做法。
“米糕在汤泉村是美食的招牌,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做米糕,现在列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饶英豪手工制作汤泉米糕,他选用糯性小、口感硬的糯米,浸泡晾干后放到锅里与细沙一起翻炒加热,等米粒熟透膨胀了再分离磨成粉。为了使米粒受热均匀,饶英豪在给糯米加热前,往干净的细沙中添加牛油。
“当年,我们的饶姓祖先从龙岩迁居本地,充分利用温泉水灌溉生长出来的优质糯米,在每年新谷收成后的中秋节前制成米糕。”饶英豪介绍。
陈文青是村中另外一家米糕的主要制作者和零售商,她在米粉中加入花生、黑芝麻、白砂糖、冬瓜糖、香葱油等,擀成型,装入食品盒,五谷杂粮的芳香扑鼻而来,美味令消费者胃口大开。
“米糕好吃并且耐藏,除了自家食用和招待客人,附近的乡邻纷纷求购,作为节日的礼品赠送给亲戚朋友。”陈文青介绍,汤泉米糕寓意层层高,当地人娶亲送礼都离不开这种糕点。如今,产品通过全媒体平台推送,卖到了全国各地,香飘四方。
陈维善开垦茶园、成立大田县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省内600多户养鸡专业户饲养大田土鸡,为市场提供优质高端农产品和实现共同致富。2020年,他成立了大田县康达禽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做大做强土鸡苗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养殖事业。同时,成立大田县康康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大力开拓土鸡优质冰鲜鸡进大型超市,年销售成鸡100万只。
廿日迎花喜庆太平
汤泉村在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是乡镇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人员往来频繁,旧街两侧的商铺、住户、学校和宫庙林立,带来了多元的文化。
“正月二十,汤泉迎花(灯),庆丰收,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今年63岁的村民周万院,小时候跟大人学会了制作花灯。他的花灯扎法别致,竹篾做框架编扎,外面裱以宣油纸,形似花篮。篮上装饰各种纸扎花卉,如牡丹、荷花、梅、兰、菊等各式花;篮中置玻璃瓶,内盛茶籽油,用灯芯草做芯。游灯时,用木棍挑起,一人一盏手擎行进。
汤泉人“迎花”不在元宵节,而是推后了5天,全县独此一处。
“传说是为纪念五代时战死在沙县清源洞的康公侯王太保公,太保公喜欢花卉,汤泉人用迎花灯的形式致敬。”村委会副主任蒋芳谋陈述,正月二十日夜,村中上城坊、中城坊、下城坊、汤池坊、下煲汤坊的5支狮队拉开了迎花灯的序幕,5只狮子在傩面人的引导下边舞边巡游。
狮队后面还有车鼓灯、当年的生肖动物灯,以及跑旱船、舞蚌灯、踩高跷等同行,“地板戏”“高矮人”等小戏表演。领头的牡丹花灯象征富贵,紧跟其后的莲子花灯寓多子多丁、族丁兴旺……花灯迎到天亮,把太保公神像归庙,等人群散去,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才告结束。
“村中迎花灯的习俗跟文化融合有关。”汤泉村关工委主任陈桂太介绍,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二十日,在汤泉老街经商的温氏族人,从老家带来了多盏花灯游玩。这一年,村中添了不少人口,大家认为迎花灯能带来好运,于是在全村兴起。
是夜,一村30多姓氏的人们聚在一起,舞着手中的花灯、龙灯、鱼灯、竹马灯,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商铺在门口扎起了彩棚,供上瓜果与甜点,狮队和灯队可以享用。好客的汤泉人从此广交朋友,欢迎各地的亲戚来做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