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拥抱“绿色经济”新机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1 20: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拥抱“绿色经济”新机遇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无人机照片,2023年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鹰 摄

新华社银川9月21日电 题: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拥抱“绿色经济”新机遇

新华社记者裴剑容、李钧德、艾福梅

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美誉,却一度面临重重生态问题: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干旱少雨,曾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中部城市被沙漠合围,存“沙进人退”之忧;北部的贺兰山被长期无序开采,伤痕累累。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绿色生态保障,加快绿色产业发展……近年来,宁夏这片生态脆弱区正积极拥抱“绿色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拥抱“绿色经济”新机遇

工人在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葡萄基地工作(2023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西海固亮出新名片

“火得很呢!旅游旺季必须提前预定,否则根本订不上房间。大家都想来感受18度的夏天!”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村民冶三成在自家的农家院里骄傲地说。

这位西北农民从未想过自己能享受“避暑经济”的红利。固原市地处西海固核心区,很长一段时间,恶劣生态与深度贫困笼罩此间。为饱口腹,农民只能乱垦滥伐,以生态换粮食,加上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这片土地逐渐山穷水尽、满目焦黄。

“以前日子苦呀,吃水得一大早去沟里挑,买个菜、肉都得走十几公里赶集,遇上天旱忙碌一年还不够吃。”从西海固搬迁到银川市的农民胡守科回忆说。

生态移民,正是中国政府解决生态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关键举措。40余年来,宁夏共搬迁123万余人,给予西海固自然恢复的空间。

从住窝棚、啃干粮植树,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历经几代人的努力,西海固逐渐由“黄”变“绿”。2022年底,固原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4.4%,远高于上世纪80年代的1.4%。

初秋时节,西海固群山葱茏、梯田绿意盎然;一场细雨过后,“六盘烟雨”让人沉醉;金钱豹等大自然精灵更频频现身六盘山……昔日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变身”避暑旅游好去处,更成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菜篮子”。

2013年,广东人梁伟来到固原市原州区种植冷凉蔬菜。“这里海拔高、气候凉、光照强、温差大,蔬菜品质特别好,完全不愁卖,西海固早就不一样了。”他说。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拥抱“绿色经济”新机遇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冶家村村民冶三成利用自家房屋改建的民宿(2023年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草方格里孕生机

1958年,中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建成通车时,有外国专家预言,最多不过30年铁路就会被沙漠掩埋。但时至今日,这条铁路依然车来车往。

这一切都归功于小小的草方格。

“根据研究,沙粒被风吹起、再降落,距离一般不超过1.05米,所以1米乘1米的草方格扎成网状后,正好牢牢锁住流动的沙丘。”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说。

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据记载,流动沙丘前哨在1949年便已逼近中卫县城西门。70多年来,正是依靠麦草扎成的草方格这一“中国魔方”,再加上一线治沙人和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的新技术、新材料,中卫市治理沙漠150万亩,逼退沙漠25公里。

当黄沙的威胁渐渐远去,这个沙漠城市竭力挖掘“沙之利”。

站在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的高处极目远眺,一块块光伏板首尾相连,蔚为壮观;播撒在草方格里的沙生植物绿意盎然……这是中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

“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等未来条件成熟时,我们还要在光伏板下发展种养殖产业,进一步提升生态和经济效益。”宁夏龙源光伏运维中心主任赵强说。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拥抱“绿色经济”新机遇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2023年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贺兰山下绿满荫

贺兰山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然而,因矿产资源丰富,传统粗放式发展令这座宝山遍布“伤疤”。

“当时我们只知道埋头挖煤,高峰时一年从贺兰山挖走50万吨煤。那时候一刮风满天都是黑煤灰,路上什么也看不见。”宁夏石嘴山市原王泉沟煤矿副矿长胡建洲说。

2017年,宁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彻底关停保护区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洗煤储煤厂等。

生态恢复不是件容易的事。“2019年我带了100多人,光草籽就撒了两天。头一年,一部分被风刮掉了,一部分被山鸡吃掉了。第二年我们又撒了一遍,草籽才慢慢地成活。只有草籽成活了,树才好种上。”胡建洲说。

6年来,宁夏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69处人类活动点及外围45处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点位开展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退出煤炭产能1600万吨。如今保护区内森林面积达到2.76万公顷。

漫步在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连片的葡萄园犹如绿色长廊,一垄垄紫色葡萄长势喜人,随风轻摇,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醉人的香气。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从贺兰山矿坑里“长”出来的酒庄。

从2008年至今,这个企业在戈壁荒滩上种植了3000亩酿酒葡萄、9000亩林木,并对6000亩采空区进行了生态修复。“借助好生态,我们率先发展葡萄酒旅游,打响了知名度,更极大带动了酒的销售。”庄主袁园说。

贺兰山东麓地处北纬38度左右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每年有1.38亿瓶葡萄酒从这里走向全世界。依靠发展葡萄酒产业,宁夏已让贺兰山东麓35万亩荒滩地“披绿”,进一步筑牢了生态屏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来,乘着数字经济奔涌的浪潮,青海紧抓低碳转型的产业新机遇,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高地,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探索有效路径。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业内首个
2022-12-24 16:57:00
...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协商议政王沪宁主持本报讯(记者 吕巍)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三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
2025-05-10 08:45:00
...,也善于抢抓政策机遇。省林草局提出“局县合作造林”新机制,她精准把握、积极对接。连续三年,投资4900万元,与吕梁林局完成合作造林3.4万亩,彻底解决当地荒山造林技术力量薄弱
2024-02-20 06:43:00
· 浙企的商机来了?“一带一路”建设迎来绿色新机遇
...决出席并致辞。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浙江企业积极把握RCEP新机遇,推动与东南亚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开展投资合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专家介绍了电力行业绿色发展趋势,中广核、中电建华
2023-09-06 19:16:00
(投资中国)专访安永中国主席陈凯:中国为世界创造新机遇
...(记者 陈溯)“中国不断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新动力、新机遇。”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2024-04-15 16:21:00
“绿色融资与多边开发银行协同增效”主题论坛举办:共商全球气候融资新路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会嘉宾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展开深度交流:全球气候融资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赵幼力开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主持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2025-07-07 06:34:00
在中国,读懂世界发展新机遇(环球热点)
...嘉宾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在中国,读懂世界发展新机遇(环球热点)本报记者 严 瑜 林子涵与会嘉宾在会场阅读书籍。新华社记
2024-12-07 05:34:00
...境,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建立新机制、提出新制度、打造新格局。特别是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农业和畜牧业基础地位重要,煤炭储量极为丰富,基础原材料和
2023-12-06 12:29:00
青岛新机场工程获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水利部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项目名单,青岛新机场工程成功入选,再获殊荣。近年来,随着中国民航产业快速发展,民用机场吞吐量持续增长,“十四五”规划要求我国全面推进以
2023-01-06 08: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