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头一回读《水浒传》的结局,你会不会有那种“读的是盗版书”的感觉?要知道,谁能料到前期被夸得厉害的梁山好汉们,到了征方腊那部分会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简直就像是为了结束而结束似的。
反正啊,就连梁山的带头大哥宋江也没跑掉,最后皇帝赐给他御酒,他喝了那毒酒就死翘翘了。
小时候总认为梁山好汉是“主角”,不该是那样的下场,可现在又读《水浒传》,才明白梁山的大多数好汉实际上也算是“罪有应得”。
(武松、潘金莲、西门庆的照片)
其实仔细琢磨原著就能晓得答案,武松这个人物,并非像你想的那样完美。
一、毅然断腕
先不说武松是不是梁山最厉害的高手,反正他绝对是特别厉害的高手。哪个好汉在武松跟前,都不敢说肯定能赢他,要知道他可是连老虎都不怕的猛人,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那简直就是神了。
谁能料到,在征方腊那一段,武松居然没了主角的好运气,那个没啥名气的“灵应天师”包道乙靠着飞剑把武松的胳膊给砍断了,自此武松就成了“废人”。
说武松成了废人,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而是宋江的看法。
武松断臂之后,书里有这么个设定提到:“宋江讲折损了将佐,‘武松都成废人了,鲁智深也不知跑哪儿去了,我能不伤心嘛!’”
(武松胳膊断了的剧照)
没法否认,断了一只胳膊肯定会让练武的人战斗力大打折扣,可就武松那功底,绝对不会变成“废人”。宋江这么讲,多少是有点侮辱武松啦。
然而更让人生气的还在后头呢,简直能说宋江把武松给无情地撇下不要了。
在征方腊结束后,宋江劝武松跟他一起回朝接受赏赐的时候,他们俩有了这样一番交流。
据说:“当下宋江去看武松,虽说武松没死,但已成了废人。武松跟宋江讲:‘大哥,小弟如今残疾了,不想去京城朝见皇上,把身边的金银赏赐,都放到这六和寺中给陪堂公用,自己当个清闲道人,特别好。哥哥造册的时候,别写小弟进京。’宋江听了说:‘随你心意。’”
要留意的是这会儿宋江瞅武松,仍然是把他当成“废人”那样的态度。也许你会讲,宋江劝过他,不能算太绝情。但实际上不是这样,你瞧瞧他劝鲁智深的情况,就能明白差别了。
(武松、宋江的图片)
他跟鲁智深滔滔不绝地说了好多,又是动感情又是讲道理,甚至还讲要让鲁智深还俗成家,说道:“那和尚显然是圣僧罗汉,这般显灵。如今您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回到京城禀报朝廷,能够还俗当官,在京城谋求个荫庇子孙、妻子封诰,让祖宗有光,报答父母养育的辛劳恩情。”
可鲁智深走的心思已定,宋江没办法,只好算了。
宋江当初在柴进府上刚碰到武松的时候,可没少拉拢这个小弟,又是夸又是给盘缠,那这会儿咋这么冷淡呢?
也许你瞧瞧武松本人的过往就懂了。
二、武松违背了戒律
武松算是个英雄,可这“英雄”称号前面得加上“打虎”俩字。实际上,要是不算打虎这回事,武松这人的为人称不上特别英雄。
比如说,你瞧瞧第一个让他打破戒律的女子是谁,就能清楚啦。
我说的可不是玉兰、潘金莲啥的,而是王婆。
(潘金莲的剧照)
没错,武松后来从都头变成了武行者,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阳谷县事件”,像“武松杀嫂”“怒杀西门庆”这些事儿,而这一连串事儿的祸根其实就是王婆。
可以讲就是王婆的各种行为,致使武松破了杀戒,从一个差人变成了罪人。
要不是王婆撺掇潘金莲跟西门庆凑一块儿,潘金莲也就不会谋害亲夫。得说,在这整个事儿里,最可恶的就是王婆。
那武松对他们这帮恶人是啥态度、咋处理的?
他先把假装哭丧的潘金莲给杀了,接着又跑到狮子楼把西门庆给收拾了,不过碰到王婆的时候,他没下狠手杀了她,而是把她押到官府去了。
这跟你了解的武松是不是不太相同?
好像在大多数人眼里,武松这人做事的方式那叫一个心狠,要是碰上该杀的人,他绝对不会手软。
但他这时候为啥要把潘金莲、西门庆和那王婆区别对待呢?
挺简单的,这时候的武松压根没想着去落草为寇,潘金莲和西门庆可是直接把他哥哥给害了,他肯定得亲自出手。但王婆不一样,她不过是整个事儿的幕后策划人,没直接杀武大郎,所以武松得靠她来给自己正名。
(武松和王婆的剧照)
把王婆押到官府去,就能让自己杀西门庆、潘金莲的一系列举动变得合情合理,就连他扯潘金莲的衣服,故意让西门庆把手里的刀踢掉,多少都有点制造“斗杀”假象的心思。
要明白在北宋那时候,“斗杀”跟单纯的“谋杀”在量刑上是有区别的。
所以武松对那三人区别对待,就是因为他衡量了得失。
后来他为啥“血溅鸳鸯楼”呢,就是因为他对官场和俗世完全失望了,铁了心去落草为寇,这才不管不顾地疯狂杀人。
三、利益的圈子
其实吧,武松的所有举动都是他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才有的结果。
比如说后来他清楚孙二娘想要杀他,可张青出来了,好酒好菜招待他,他就不好意思了,对张都监也是这样。要是没有后来的诬陷,武松可能真就被张都监给收买了。
说白了,武松这人够狠,还特别精明。
(宋江的照片)
只是武松没料到,当初做下的事,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结局,他懂得权衡得失,宋江也一样懂得权衡得失。
在“权衡利弊”这块儿,宋江可比他厉害多啦,宋江结交各路好汉,其实就是为了自己方便,要是一个人没啥利用价值,他哪还有理由挽留人家?
真得说啊,施耐庵把《水浒传》里的人物给写得活灵活现的,人性的复杂让他给描绘得那叫一个透彻,怪不得《水浒传》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呢,这么用心的作品,就该得到这样的称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